90后美女学霸当选博导、26岁女生做科研,行吗?

90后美女学者当选博士生导师,26岁女孩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两三年发表SCI文章十几篇……在各种娱乐八卦充斥荧幕的当下,时不时就有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风潮。 吹。

浙江大学一名90后女学生27岁成为博士生导师。

看着网友们纷纷表示“看不懂”的简历,这些女医生的胜利者般的生活似乎比过去更加辉煌。

90后女博士,985大学特聘教师。

羡慕的声音、感叹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并不是“女医生”这个关键词引起的唯一热议。

“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医生。”

“海归相亲聚集,女医生处于中国式相亲链的最底层。”

“女孩子适合做科研吗?”……

医生是一个小众群体,女医生是少数。 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学习成绩优异、德、智、体、艺、体全面发展的女学生占据了排行榜的主导地位。 但在博士层面,2017年我国36万多名博士生中,女博士仅占30%以上。

这个团体不乏争议。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一路读到博士学位。 /

无论是自嘲嘲讽,还是他人的歧视,女医生在性别、年龄、能力、婚姻、爱情等话题上,都被全社会无数次暗示。

攻读博士学位的路上,一边是让黑发变白、变细的杀手论文,一边是看得见、看不见的屏障和天花板——他们的处境更加普通、普遍、未知,这其实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尴尬。 。

女医生遇到的陷阱中,性别是最大的陷阱

说起“女医生”这个词,我们不免会想到大龄女性的婚姻问题。

这种在中国社会已经达到自然水平的条件反射,是女医生必然的成长轨迹造成的。

在人生赢家的场景中,一个小女孩六岁开始上小学。 她很聪明,偶尔会跳级。 二十岁大学毕业后,她开始读研究生,花了两三年时间,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 三四年获得学位。 当你得到它时,你应该在二十多岁。

报告指出,在相亲角,北京女医生是仅次于非北京户籍的第二弱势群体。

听起来年轻,但根据中华妇联2015年发起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晚2.3岁。 9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24.3岁)比80后的平均结婚年龄(26.2岁)提前了两年。

也就是说,在女博士们忙着科研、论文,每天睡七个小时已经是奢侈的时候,大量同龄女孩已经结婚生子,让她们沉迷于在世俗判断标准的竞争中独自学习。 路后端。

具有较强学历、一定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女博士在选择伴侣时更有发言权,对伴侣的要求也会更高。

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男性普遍倾向于选择学历或条件比自己差的女性。 由于两人的“不愿意”,引发了“女医生不能结婚”的争论。

女医生唯一要操心的就是结婚生子?

结婚、生子、攻读博士学位。 就像三座大山矗立在女医生面前。

如果你忽视婚姻和生育,你就会被贴上不孝顺或缺乏吸引力的标签。 如果你糊涂了,你就对不起了100多人的家庭群体; 如果你忽视学业,你就会因为多年的苦读而受到批评。

手里的青春是有限的。 应该满足哪一方面呢? 这是一道选择题,每个女医生晚上肯定都睡不着觉。

“博士毕业生娃”,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我国女性博士相对稀缺,不仅是婚姻观、育儿观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与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有关。

博士自然、工程、医学、科学技术等专业学科中学位占多数。 然而,中国仅有40%和29%的女性博士学习科学和工程。

进一步追根究底,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家宝曾表示,女性之所以远离专业科目,是因为低估自己表现的心理习惯,导致她们更容易焦虑。在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时。

毕业后他们去了哪里?

女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有开始和结束。 大学让他们取得了成功,他们选择在这里定居,尽管这并不是他们职业理想的全部。

据教育部官方统计,进入大学担任教师的女博士生人数逐年稳步增长。 目前,全国高校30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女性占63%。 从整体来看,大学女教师也占了近一半。

北京,2013年5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研究生春季招聘会在学校图书馆举行。 /土虫创意

从表面上看,这是女性学者学术生涯充满活力的标志,但如果仔细观察,现实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2017年,在高校男女教师数量极其相似的情况下,能够担任研究生(硕士、博士)导师的女性不足36%,而男性导师的数量是女性导师的近两倍。

在职称评审方面,女性学者的被动地位更为明显。

2017年,中国高校(含成人高校)本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1万人,其中男性近70%; 副高级职称人员49.76万人,其中女性占46.75%。

在象牙塔里已经是这样了,那里的人们思想更加开放,对个人情况更加宽容。 校外的职场对于女医生这样的高学历女性来说,最大的考验不是最大的考验,而是更大的考验。

越往上走,女老师面前的路就越窄。 /制图:青塔

在用人单位眼里,一个远离社会多年的医生在实际操作上可能不如年轻的竞争对手,而且劳动力成本也不低。 除非是高科技研发岗位,否则请医生并不划算。

就博士学位本身而言,也可能是由于学术追求、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缺乏竞争力等原因,人们纷纷返回校园。

比请医生更划算的是请一位已达到法定结婚生育年龄的女医生。 潜规则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小新也无意重复。 值得一提的是,女医生的困境并非中国独有。

博士生在寻找自己选择的工作时面临的困难不会减少。 /土虫创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美国和德国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博士的​​全职就业率低于男性博士。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科学和工程博士就业前景的一项调查发现,两年制社区学院的女性博士更为常见,而研究型大学的男性博士比例更高。

这些有些残酷的数据告诉我们,女医生走到哪里都是女医生。 他们的智慧、无奈和困境是相似的。

女医生的偏见标签早就该摘掉了

假期里三姨和六姨的唠叨,同学同事的不断攀登,雇主的无声质问……女医生最清楚自己遇到的各种“特殊待遇”。

在最近热播的法律职业综艺节目《激动人心的offer》中,8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法学院学生要在一个月内争夺成为律师事务所全职实习生的唯一机会。

实习生的年龄、年级、学习经历各不相同。 其中,梅珍是博士。 来自北京大学。

但从面试一开始,她就面临着与其他实习生不一样的目光。

首先首当其冲的就是“女医生”这个标签。

耀眼的高学历立刻吸引了四位面试官的注意。 一位老师甚至毫不犹豫地称赞她:“从你的简历来看,你的经历非常好,是一个典型的学者。”

同时,也有老师提出疑问:如果现在开始做见习律师,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毕竟,和梅珍竞争同样职位的,大部分都是硕士生和本科生。 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的证明,但依然绕不开别人对你“意气风发”的质疑。

她不仅是一名医生,美珍还戏称自己是“已婚女医生”。

当已婚的状态叠加在这位女医生身上时,经典问题又来了:

女医生、律师助理、已婚,你确定能在职场中平衡好这三者的关系吗?

听起来,当女性进入“博士”的语境,当女医生进入职场环境,魔咒就会突然降临,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这个例子的背后,是数十万“普通”女医生,以及她们所遭受的各种莫名的偏见。 那些“平凡”的女医生走过了多么崎岖的道路,又有多少人在战斗中奋力克服困难、放弃。

她们有的被称为“剩女”,有的被形容为难相处、被嘲笑、被歧视。 他们偶尔在网络上的反击显得软弱而尴尬。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的是,他们仍然比大多数人要优秀。 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评判陌生人,但没有人可以轻易成为一名女医生。

因为上了热搜负面头条的女医生不少,逃票、治病、学术造假等原因确实不可调和,该被嘲笑的就必须被嘲笑。

但如果是因为“沉迷学术不懂得打扮/年纪大了炫耀”等原因,那就绝对不行了。

【欢迎留言讨论】

对于女医生的存在,你怎么看?

撰写者 | 隋浩然

编辑| 秋裤

排版| 阿明

*未标注来源图片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