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科学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 “先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不是从天而降的天才思想,也不是完全照搬西方“输入”。 它是在继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最新回答。 从毛泽东开始,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期间的成功和挫折,都成为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这种科学思想的沃土。 。 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前的一切发展都是不科学的。 没有前人的艰苦探索,就不可能形成今天的正确思想。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从另一个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多地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自然发展。 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往往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开始建设的,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展经济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 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行政命令和计划经济手段,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考虑不够,对人与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重视不够。 因此,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但却未能促进人的发展。 在国家自由全面发展的这个关键方面也存在错误和不足。 科学发展观首次从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把发展视为全面、综合、协调、可持续的过程,是社会各子系统相互支持、协作的过程。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实质的最好理解,是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及时学习,也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期待。 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 每一点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但科学发展观绝不只是这四句话,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只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能创造性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工作。 比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经济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没有发展就没有科学。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压倒一切的问题仍然是发展。 只有增强国力,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应对国内外挑战。 发展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企业现代化和创新、加强和改进党。 国家建设依靠政府职能转变。 总之,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的共同努力; 发展需要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不仅要在国内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命线”。 在国际上我们也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意识形态划定界限,广交朋友,以“和谐世界”的理念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三大规律”的最新成果,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党的各个方面。和新世纪的国家建设。 其理论主线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指导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工作的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