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共6题,每题0分,满分0分)
2013年3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读图,回答1-2题。
1 (4分)图中干旱严重的主要省(区)缩写是()
A. 陕西、广西、湖南B. 云南、贵州、蜀C. 云南、贵州、湖南D. 陕西、蜀、广西
2 (4分) 在严重或极端干旱的地区,这个时期最有可能发生()
A.山体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灾保险D.土壤盐碱化
读图,回答3-4题。
3 (4分)图中所示区域从海岸到内陆,自然陆地区域为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给该地区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4.(4分)R到达()
A.季节流量变化较大B.春季洪水明显
C河流聚积作用强D.河谷断面呈槽形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的月降水量累积曲线。读图,回答5-6题。
5.(4分)该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秋季D. 冬季
6 (4分)利用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的产业是()
A. 棉纺织品B.甘蔗生产C. 葡萄酒D. 大豆加工
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森林树木分布。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为30米。读图,回答7-8题。
7.(4分)林木的生长与土壤湿度条件有关。图中茂密的森林区域位于()
A. Saddle B. Valley C山脊D.山顶
8.(4分)图中所示区域东西两侧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 米B. 178 米C 220 米D 255米
图为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名叫土宫。这种住宅较高,有拱形或平顶,墙壁为土坯,很厚。相应回答问题9-10。
9 (4分)此类居住环境的突出特点包括()
A. 昼夜温差大B. 秋雨持续C气候炎热潮湿D.台风频繁
10.(4分)当地时间6月8日15:00,照在地球拱门上的阳光来自()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
该表是我国不同时期城镇土地年均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的统计表。根据表格回答第11 至12 题。
期间(年)
19851990
1990年2000年
2000年2011年
城镇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11 (4分)1985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城镇土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 先增加后减少B. 先减少后增加C. 不断增加D. 逐渐减少
12.(4分)根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自1985年以来,我国( )
A、本市新增用地主要为商业用地
B农村人口持续增长
C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减少
2.非选择题(共2题,满分52分)
13.(26分)图1、图2分别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月15日我国东北部地区部分地区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比图(图中距平指气温或降水该期间)与当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张图片来描述气温或降水量与一年同期相比的差异。
(2)根据图1、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中区域内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并说明原因。
(3)结合东北地区农作物成熟制度和耕地类型,分析气温和降水条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素材1 下图是A国地图。A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其服装生产中心在A市;首都B市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中心,以纺织、食品、制糖为主要工业部门。
(1) 简述A国的地理位置。
(2)与A国东部城市进行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3)分析A市成为全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资料2:2012年7月,A国决定修建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船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利用船闸来调节船舶的水位。如图所示,加通湖的水流入船闸。船舶从大西洋进入,依次通过1、2、3号船闸,上升至加通湖水面,再通过4、5、6号船闸,下降至太平洋。完成航程。
(4)根据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原理,分析L湖为A国修建船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
2013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1、选择题(共6题,每题0分,满分0分)
2013年3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读图,回答1-2题。
1 (4分)图中干旱严重的主要省(区)缩写是()
A. 陕西、广西、湖南B. 云南、贵州、蜀C. 云南、贵州、湖南D. 陕西、蜀、广西
【分析】根据图例中的信息,图中出现严重干旱的省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四川简称“川”或“蜀”,云南简称“云”或“滇”,贵州简称“黔”。
【答案】答案:根据中国政区地图以及西南地区重旱、特旱的分布情况,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分布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信息可以从图表中获取,并不困难。
2 (4分) 在严重或极端干旱的地区,这个时期最有可能发生()
A.山体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灾保险D.土壤盐碱化
【分析】干旱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降水稀少,这是干旱的自然基础;二是对人类的影响,这是干旱成为灾害的条件。
气候干旱最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主要监测手段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定期监测。
【答案】解:A.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大雨很容易引起山体滑坡,但干旱则不会引起山体滑坡。 A是错误的;
B、沙尘暴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北部地区。图中,西北、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正常。严重、特旱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部。 B是错误的;
C、图中严重、特旱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部。西南山区幅员辽阔,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干燥,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C正确;
D、土壤盐碱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的。干旱不会直接导致土壤盐碱化。 D 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预报,必须实时观测5个火灾风险气象要素,即:森林防火期间日最高气温。 森林防火期间每日最低相对湿度。 森林防火期间初期或当日降水量及此后连续无降水天数。 森林防火期间日最大风力。 修正了森林防火期间生物和非生物物候季节的影响指数。
读图,回答3-4题。
3 (4分)图中所示区域从海岸到内陆,自然陆地区域为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给该地区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解析】本题考察世界的区域定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地带的分布。从图解和资料来看,该地区越往北纬度越高,因此属于北半球,可能位于非洲大陆或南亚。其次,通过了解风气压带的季节性运动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可以得出答案。
【答】解:根据图中纬度的排列,判断这个地方位于北半球,可能在非洲大陆或南亚;根据问题描述: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草原。它在非洲分布最为广泛。所以这个地区就是非洲西海岸。 1月份该地区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 7月,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
故选:B.
【点评】了解掌握世界区域定位的方法,掌握风压带季节性运动对非洲大陆降水的影响。内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
4.(4分)R到达()
A.季节流量变化较大B.春季洪水明显
C河流聚积作用强D.河谷断面呈槽形
【分析】根据图片可以判断R河段位于热带季风区。该地区河流的特点是河水流量变化较大。
【答】解:R河段地处热带季风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A 项是正确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夏季洪水明显,B项错误;河段地处山区,河流侵蚀强烈,故C项错误;位于河流中上游,河谷断面呈“V”形,故D项错误。
故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验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的月降水量累积曲线。读图,回答5-6题。
5.(4分)该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秋季D. 冬季
【解析】本题考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图中降水量以12月份最多。因为它是北半球亚热带某个地方降水量的月累积曲线,所以是降水量最多的冬季。物质的量越大,运动越活跃。从水循环的阶段来看,冬季水循环最活跃。
【答案】解:A、春季降水量不是最高的,所以不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所以不符合题意;
B、夏季降水量并不是最高的,因此不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因此不符合问题的含义;
C.秋季降水量不是最高的,因此不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因此不符合问题的含义;
D、图中降水量以12月份最多。因为它是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某个地方降水量的月累积曲线,所以冬季降水量最多。根据水循环的阶段来看,冬季水循环最活跃,因此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察水循环的各个方面。水循环环节中的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解决问题时请记住这一点。
6 (4分)利用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的产业是()
A. 棉纺织品B.甘蔗生产C. 葡萄酒D. 大豆加工
【分析】地中海气候,又称亚热带夏季干燥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属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海岸。因最典型的地中海沿岸地区而得名。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解:从题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图中的降水量是12月份最高的。因为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的月降水量累积曲线,所以判断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可以发展的产业是葡萄酒。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根据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某地的月降水量累积曲线得出的。这是一道知识性题,考验学生阅读和运用图片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农业生产的分布和特点。解题时要注意课本上的知识。
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森林树木分布。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为30米。读图,回答7-8题。
7.(4分)林木的生长与土壤湿度条件有关。图中茂密的森林区域位于()
A. Saddle B. Valley C山脊D.山顶
【分析】世界主要地形:高原特点:海拔1000米以上,面积广阔。盆地特征:面积大、中部低、周边高。平原特点:地势平坦,面积广阔。山地特点: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丘陵特征:地势低缓,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下。
【解答】解答:从题目中的材料可以看出,根据图中密林区等高线的弯曲程度,可以判断密林区可能位于山谷、山脊。根据提问,林木的生长与土壤湿度条件有关。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分,河谷地区是集水区,水源比较充足,所以森林茂密的地区都位于河谷地区。
故选:B.
【点评】本题是根据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的森林树木分布情况进行的。这是一道知识性题,考验学生阅读和运用图片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地形区域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解题时要注意课本上的知识。
8.(4分)图中所示区域东西两侧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 米B. 178 米C 220 米D 255米
【分析】相对高度表示一个位置高于另一位置的垂直距离;通过计算图中东西两侧的等高距离,即可找到最大高差。
【答案】解:从图上看,东西两侧有六个等高间隔,高差为180米,最大高差为180-240米;最一致的是C项。
故选:C。
【点评】考查等高线图的解读,注重灵活的解题方法。
图为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名叫土宫。这种住宅较高,有拱形或平顶,墙壁为土坯,很厚。相应回答问题9-10。
9 (4分)此类居住环境的突出特点包括()
A. 昼夜温差大B. 秋雨持续C气候炎热潮湿D.台风频繁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解:土工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特色民居。屋顶呈拱形或平坦,表明该地区降水较少;墙体厚度大,说明该地区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故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住宅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关键是要结合当地气候分析。
10.(4分)当地时间6月8日15:00,照在地球拱门上的阳光来自()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
【解析】本题考察太阳方位角的问题。太阳的方位角就是太阳的方向。它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可以近似认为是太阳光下地面上的一条直线的角度。阴影与正南之间的角度。太阳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太阳的运动轨迹来判断:下图为30N处太阳的运动轨迹,右下角小图为30N处太阳的运动轨迹N日夏至。
从右下角小图不难看出,夏至这天,在北纬30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日出时间早于6点),太阳位于正午时分南天(当地时间12点),西北方落下(日落时间晚于18:00);并且可以看出,不同时间太阳的方位是不同的。例如,15:00,北纬30区域的太阳方位为西南方向。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利用夏至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来解答。
【答案】解答:本题主要测试太阳的方向。这个地方位于亚洲的中纬度地区。中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此时的当地时间是15点,表明已经是下午了,所以太阳应该位于西南天空。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学科的特色。研究地球运动时,脑子里要有一个画面,而且是动态的画面。用图片来回答一些看似困难的问题,问题会变得更有趣。这很简单。
该表是我国不同时期城镇土地年均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的统计表。根据表格回答第11 至12 题。
期间(年)
19851990
1990年2000年
2000年2011年
城镇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11 (4分)1985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城镇土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 先增加后减少B. 先减少后增加C. 不断增加D. 逐渐减少
【解析】解读我国不同时期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城镇用地年均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经历了三个时期先下降后上升的情况。
【答案】解决方法:读表。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虽然发生变化,但始终为正值,表明城市人均用地在增加;只要增长率大于0,价值就在增加。只是增长速度的不同而已。没有减少。
故选:C。
【点评】这道题不是很难。主要考察我国城市人均城市土地总体变化趋势。明白了就够了。
12.(4分)根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自1985年以来,我国( )
A、本市新增用地主要为商业用地
B农村人口持续增长
C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减少
【解析】解读我国不同时期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城镇用地年均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经历了三个时期先下降后上升的情况。
【答】解:随着我国城市土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用地面积必然有所增加和减少。但表中新增城市用地并未明确作为商业用地;表中数据不涉及农村人口。数量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增长主要由机械性迁移带动。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我国不同时期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表中获取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来回答。
2.非选择题(共2题,满分52分)
13.(26分)图1、图2分别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月15日我国东北部地区部分地区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比图(图中距平指气温或降水该期间)与当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张图片来描述气温或降水量与一年同期相比的差异。
(2)根据图1、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中区域内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并说明原因。
(3)结合东北地区农作物成熟制度和耕地类型,分析气温和降水条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分析】(1)仔细阅读图表,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判断:先解释总体差异,再解释分布变化,然后找到极值的位置。
(2)本题中,春季气温回升过快导致洪涝灾害的地区是冬季降雪较多的地区、春季气温较高的地区以及地形平坦的地区。冬季降雪较多,气温低,融水少,春季气温高,融水多。水量大,低洼平原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水。
(3)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的农作物成熟制度和耕地类型。东北地区热量低,农作物一年只能收获一次,降水量也少。主要是旱地。主要来自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答】解决方法:(1)根据上述分析;如果选择图1中的气温异常图来回答,根据图:图中气温低于常年同期;低值一般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西部最大最低气温在4以上。如果选择图2降水距平百分比图来回答,根据图: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于常年同期;降水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加;西部降水量最大,可达1-2倍。
(2)春季气温升高,导致洪涝灾区严重,主要表现为冬季降雪量大,但气温低,融水少,导致地面积雪较多。西部地区气温最常偏低,降雪偏多,积雪量大。从图中等高线来看,西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低洼平原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热量较低,农作物一年只能收获一次,降水量较少,且以旱地为主。气温低于常年,导致春播推迟,生育期缩短。降雨量偏多,土壤含水量过高,耕作困难。这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影响农作物产量。
所以答案是:
(1)图1:图中所示区域气温均低于常年同期(或大部分地区低2-4)(;较低值一般由东南向西北升高(或从由东向西)(;西部(或西部平原)最低气温在4以上。
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于常年同期;降水量大致从东北向西南(或从东向西)增加;西南地区(或西部平原)降水量最大,可达1-2倍。
(二)西部平原地区;该地区气温最大程度低于正常水平;雪(水)量比平常多;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成熟一次,春播秋收;春季气温低于常年,春播推迟;生育期缩短(或收获推迟,农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和冷害)。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含水量过高,难以耕种;不利于作物生长。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区域气候特征、自然灾害、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综合解读地理图表的能力。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充分理解知识。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素材1 下图是A国地图。A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其服装生产中心在A市;首都B市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中心,以纺织、食品、制糖为主要工业部门。
(1) 简述A国的地理位置。
(2)与A国东部城市进行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3)分析A市成为全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资料2:2012年7月,A国决定修建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船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利用船闸来调节船舶的水位。如图所示,加通湖的水流入船闸。船舶从大西洋进入,依次通过1、2、3号船闸,上升至加通湖水面,再通过4、5、6号船闸,下降至太平洋。完成航程。
(4)根据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原理,分析L湖为A国修建船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
【分析】(1)本题考察的地理位置主要注重经纬位置和海洋、陆地位置的分析。该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北美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它东临加勒比海,西临加勒比海。它面向太平洋;它北与洪都拉斯相连,南与哥斯达黎加相连。
(2)城市分布包括城市位置、城市分布密度、城市等级等。
(三)服装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应从原材料、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
(4)这里湖泊的主要作用是为运河提供水源,又由于湖水位高,可以靠重力流入水闸。
【答】解:(1)A国地理位置:该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位于北美洲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东临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它北与洪都拉斯接壤,南与洪都拉斯接壤。甚至哥斯达黎加。
(2)从图上分析:西部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沿湖、海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相对密集;还有很多级别更高的城市。
(三)靠近纺织工业中心B市,靠近原料来源地; A市有通往美国的铁路(或海港),交通便利;靠近美国,靠近消费市场; A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4) 湖泊与流出河道相连。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可靠重力流入水闸。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所以答案是:
(1) 该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北美洲南部;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东临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北邻洪都拉斯,南邻哥斯达黎加。
(2)西部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泊、海岸沿线;交通便利;他们靠近美国,靠近消费市场; A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3)靠近原料区;交通便利;贴近消费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用户评论
清原
终于找到2013年四川高考地理试卷了!当年考的怎么样,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做错最后一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这试卷现在看起来还挺有意思,回忆起当年做题的酸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当年地理真难,这试卷真是勾起了我的痛苦回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这试卷现在看着有点简单,当年怎么就那么难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四川高考地理卷,当年真是我的噩梦,太难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感谢分享,当年没考好,现在看看答案,涨点知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真怀念当年,这试卷让我重温高考的感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看看答案,当年到底错在哪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有没有当年一起奋斗的同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2013年的试卷,有点怀旧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当年地理考得真差,现在看看答案,真是涨见识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回忆一下高考,当年那些地理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感谢分享!当年真难,现在看看答案,还挺有收获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2013年的试题,现在看起来有点简单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高考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回忆一下当年,感慨万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感谢分享,这试卷让我回想起当年高考时的紧张和激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当年地理考得不错,现在看看答案,感觉还是挺有把握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2013年,那是一个难忘的年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灬一抹丶苍白
这试卷真是勾起了我的回忆,当年真是难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当年真是拼了命地学地理,现在看看答案,感觉还挺简单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