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和复旦差距大吗,复旦与清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清北和复旦差距大吗,复旦与清北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清北和复旦差距大吗,复旦与清北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复旦大学VS浙江大学!来看看两校共同开设的53个专业到底孰强孰弱

在前面几天的文章里,小编讲了四大国际主流机构对于我国高等学府的排名之后,评论区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到底清北之后的排名是怎样的呢?到底是复旦大学位列清北之后,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名列第三,又或者是浙江大学领跑这三所高校呢?今天我们通过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共同开设的53个专业来对比一下,两校部分专业的实力情况!

首先,在这里做一个说明,图中仅仅比较的是两校共同开设的53门专业的排名,其他很多两校之间不是共有的专业在这里我们并不涉及讨论。同时,本张图片也不能够决定到底谁强谁弱,还请各位看官老爷们用一个比较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比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从图中我们看到,在这53门专业里,复旦大学总计拥有31个共同专业是要比浙江大学的相同专业排名来的高的,而浙江大学则是有22个相同专业比复旦大学排名来得高。具体到各个学科大类来看,我们看到复旦大学在19个文科专业,7个理科专业,1个工科专业和4个医学专业上是比浙江大学同专业的名次靠前的。而浙江大学则是在8个文科专业,2个理科专业,11个工科专业和1个医学专业当中领先复旦大学。所以这两所高校擅长的专业类型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我们知道,其实复旦大学作为一所文理科见长的院校,其实是有“小北大”的称谓的,而与之类似的情况也在浙江大学的身上发生,其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其实更像是“小清华”的存在。但是,由于浙江大学合并了浙江省内多所的一本院校,所以其不仅仅在工科上有着比较强的实力,其专业门类的广度是浙江大学引以为傲的东西。哪怕是不算上农学,浙江大学在全国一众高校当中的竞争力还是十分不错的!

具体到部分专业来看,我们看到文科方面复旦大学在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金融学、历史学、经济、财政学当中对于浙江大学的领先都比较大,而浙大则是在工商管理、俄语这两门专业上有着不错的优势。理科方面,复旦大学除了心理学位列全国第11之外,其余和浙江大学开设的相同的专业的排名几乎都是跻身全国前6的,特别是在统计学当中,对于浙江大学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其余的各个理科方向的专业,两校之间差别不是很大。

再到工科领域,其余的部分专业两校的差距也不太大,主要还是浙江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三大专业上对于复旦大学有着比较大的领先优势。其余的由于复旦大学本身工科类的专业开设的就比较少,所以很多工科类专业没法同时进行比较,所以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浙江大学的工科实力也不过如此。医学方面则是口腔领域浙江大学的实力要优于复旦大学,其他的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复旦则是位列全国前列的。

总的来看,复旦和浙大在共同开设的53门专业上的比较是比较占优势的,以31:22的成绩小胜一筹。但是这也仅仅是两所高校共同开设的专业的对比!所以仅仅也只是两所大学实力一部分的体现。如果后续各位读者朋友对于同类话题还感兴趣的话,小编也会收集更多院校之间的对比,来满足大家的需求!

2025年最穷的985大学,经费预算不足70亿元,一流高校二流待遇?

2025年,清华预算近400亿元。南开大学却不足70亿元。这不是段子,是最新公开数据。985,“顶流”高校,竟有“贫富差距”?这背后的逻辑,值得每个关注高等教育的家长、学生细细琢磨——你选校时,到底看重什么?仅仅是排名?还是那一串让人咋舌的预算数字?

985高校,在很多人心目中几乎等同于“顶级资源+顶级师资+无限可能”。但现实呢?2025年全国27所985高校经费突破百亿,南开大学却仅66.78亿元。这个数字,是清华的六分之一,还不如同城的天津大学。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意外?南开,百年名校,学科齐全,文理并重。可为什么在预算上总是“垫底”?难道南开不够优秀吗?

这里有个迷思。很多家长跟我聊选校,都会问:“985不都差不多吗?只要是985,资源都很丰厚吧?”说实话,经费规模差距大,背后有多重因素——学科结构、地理位置、行业属性、地方经济……每一样都不简单。

先来说说学科结构。南开以基础学科见长,尤其文理科。可在当前高校经费分配机制下,工科、医学优势明显。为什么?工科项目多,企业合作广,国家重点工程也偏好工学。医学更不用说,附属医院带来的营收,是许多高校羡慕的“造血机”。南开的短板,恰好在这两块。

再看地理位置和地方经济。天津经济增速这些年平平,地方财政能投给高校的资源有限。不信?拿北京、上海的高校作对比——预算往往比南开高出一大截。

还有“自我创收”能力。南开的社会资源、校友捐赠,和清北、复旦差距明显。中国海洋大学也是类似的局面。正厅级单位,财政补贴有限,热门学科更偏冷门……说到底,实力强,也要“会赚钱”才行。

有一次我在南开调研,碰到一位教授感慨:“我们一流,但待遇有时真是二流。”他说得很坦率,可这不只是南开的困境。很多老牌名校,也正经历着“如何在有限经费下,继续保持学术活力”的拷问。

“985内部也有天壤之别?”——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咨询答疑里。确实,资源分配不均,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有人说,“强者恒强”,有的学校靠历史底蕴和学科优势拿到更多蛋糕;而一些名气不小、底蕴深厚的学校,却因为学科冷门、地理劣势、产业支持弱等原因,只能“精打细算”。

但反过来想,预算多,未必等于教育质量高。有学校手里钱多,照样有“躺平”的风险。预算紧张,也能逼出创新。南开这些年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上的突破,依然亮眼。说到底,教育的投入产出,很难用一串数字一言以蔽之。

如果你是考生家长,会怎么选?是选大城市、预算高的“热门”985,还是愿意相信一个“低调但硬核”的学术品牌?这个问题……嗯,还真没有标准答案。

回到现实,“一流高校,二流待遇”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种倒逼。逼高校改革产教融合,逼学科结构调整,也逼我们重新思考选校、选专业的逻辑。未来,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在推进,经费分配改革也在酝酿。也许,再过几年,这种“穷”与“富”的对比会有所缓和——但短期内,差异还会存在。

所以,我的建议是:看学校,不要只看数字和头衔。深入了解学科实力、师资氛围、创新环境——试着去探究那些预算数字背后的“活力”与“潜力”。每一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至于南开、海大们的“拮据”,或许只是中国高教发展中的一段小插曲。教育选择,既要看当下,也要看长远。你说呢?

——下一次,我们聊聊“学科冷热”与就业趋势的那些事儿。想听吗?

复旦名校与清北学生差距很大吗?未来就业前景有什么不同

欢迎你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互动加油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与清华、北大常常被一同提及,但在一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

从学术资源来看,清北在整体的资源丰富度上略胜一筹。清北每年能够获得国家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云集。例如在一些高精尖的科研领域,如航天航空相关学科的大型研究项目、前沿的计算机算法与人工智能的国家级课题等,清北往往更容易牵头主导。而复旦大学虽然也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但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相对而言会稍显逊色。这使得清北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中,接触到顶尖的科研设备与前沿的学术思想,对于培养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复旦的学生则可能需要在有限的资源里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和挖掘机会,不过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

在师资力量方面,清北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顶尖学者、院士等。这些大师级人物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斐然,在教学过程中也能给予学生高屋建瓴的指导。他们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能够带领学生更快地融入国际学术前沿。复旦大学同样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乏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但相比之下,清北的师资阵容在数量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方面有一定优势。这对于学生而言,清北的学生能在更具国际视野的导师引领下,拓宽学术视野,为未来进一步深造或在国际舞台上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复旦的教师则更注重对学生的本土特色教育与专业深耕,使学生在国内的专业领域也能有扎实的根基。

从就业前景来看,在国内的顶尖企业招聘中,清北和复旦的学生都会受到青睐。然而,清北的招牌在某些超大型国企、跨国巨头的核心岗位招聘时可能会更具吸引力。比如在金融领域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清北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他们被认为在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上经过了更为严苛的选拔。而复旦大学在上海本地及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例如在上海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以及一些大型企业总部,复旦的毕业生数量众多且表现出色。复旦学生凭借对本地市场的熟悉和学校在地区的人脉资源,在这些企业中能够较快地适应和发展。在新兴的科技创业领域,清北由于其强大的技术研发氛围和创业扶持体系,诞生了不少成功的创业案例,其学生在创业方面也更具冒险和创新精神。复旦学生则更多地会依托上海的商业环境和校友网络,在一些相对稳健、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创业项目上发力。

在深造方面,清北学生在申请国外顶尖名校研究生或博士时,由于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声誉,往往更容易获得国外名校导师的认可。但复旦大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其与欧洲、亚洲一些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项目众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项目获得独特的国际交流经历,在申请这些合作院校或者其他重视多元文化交流的高校时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总之,复旦与清北虽存在差距,但都是国内高等教育的佼佼者。复旦学生在就业和深造方面有自身独特的路径和优势,而清北学生在更宏观、更高端的资源平台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哪所学校的学生,自身的努力、对机遇的把握以及明确的职业规划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关注孩子成长自己!

关于清北和复旦差距大吗,复旦与清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灬一抹丶苍白

我觉得清北和复旦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都是顶尖学府,培养出的学生都很优秀,重点是选择适合自己方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作为一个复旦毕业生,我很认同这篇博文。清北确实有自己的优势,但复旦也很出色!尤其是在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方面表现更突出,各有各的特色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我个人觉得清华和北大在科研实力上更强,资源也更充足。而复旦则更加注重综合教育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这个话题永远都是争论不休,我觉得清北复旦之间差距其实不大!最终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真正检验实力的地方不是学校名头,而是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积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我是清大附中的高三生,我一直对清华、北大人文类学科课程很感兴趣。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校,而不是盲目追求某个学校的声誉。有些学生可能在清北体制内更容易融入,也有些人更适宜复旦的学术氛围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清北复旦都是顶尖学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应该相互学习提升,而不是简单地做比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我是为了读物理专业才选了复旦的,听说他们家的实验设备很先进,教学也很注重实战。所以我想说这篇文章说的可能过于片面了一些,毕竟每个专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清华北大复旦实力都很强,作为家长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孩子发展方向、发挥潜力的学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我认为,清北和复旦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科门类和科研实力上,当然这并不代表复旦在其他方面就比不上清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到很多人把重点放在清北复旦的排名争论上,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应该被重视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我想说的是其实清华、北大或者复旦这些学校,都是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的。他们每个都有一些独特的办学特色,对中国未来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我觉得这篇文章偏激了一点,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清北复旦的区别吧? 毕竟现在教育环境越来越多元化了,不应该把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放在一个维度上比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我不同意这种说清北实力完全碾压复旦的说法,总觉得有点太过于狭隘的认知。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比如复旦在社会科学方面非常出色,这篇文章应该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那刺眼的温柔

我觉得清北复旦之间的差距确实客观存在,尤其是在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上有所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这些学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作为一位刚从复旦毕业的同学,我非常认同这篇博文的一些观点。虽然复旦在某些领域和清北相比还有些差距,但我依然为我们选择在这所学校学习感到骄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我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太主观了,每个人对学校的评价会有不同的标准。有些学生更注重学术研究氛围,而另一些人可能更看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机会。清北复旦各有优势,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