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日本最顶级的艺术品画展;日本最顶级的艺术品画展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4国艺术品亮相“云南新博物志—向天歌”展览 呈现文化交流之美
中新网昆明6月18日电 (郝益旻)17日,“云南新博物志—向天歌”展览正在昆明展出,150余件(套)来自中国、法国、日本、比利时4国的艺术品集中亮相云纺博物馆,吸引市民前往观展。
本次展览为融合型展览,呈现了中国的隋白、日本的伊万里瓷等瓷器,中国清代外销通草画、日本的大和绘等绘画作品,以及法国摄影家方苏雅、比利时画家查尔斯·沃兰、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宏、林国成等诸多名家作品。展览以丰富的展品类型、巧妙的排布方式,打造多文化碰撞的美学空间。
图为观展者观看“云南新博物志—向天歌”展览的展品。郝益旻 摄
走进展馆,造型生动、色彩浓艳的通草画十分吸睛。通草画是一种在通脱木制成的通草纸上,运用西方绘画原理,描绘清朝时期风土人情的画作。其质地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能在光下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很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通草的原产地在中国,中国制造的通草纸,画上西方审美的清朝人像等画作后远销国外,这之间来回曲折的故事就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真实写照。”策展人姜涛表示。
“本次展览的照片展区,与通草画有一些联系。”姜涛介绍说,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技术,通草画随之逐渐消失,化为历史长河中一颗流星。巧合的是,法国人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苏雅)镜头下的云南,成为亚洲最早记录一个国家社会概貌的纪实性摄影作品,现在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和珍贵的记忆。
“伊万里瓷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它是日本著名的外销瓷器,日本伊万里瓷与中国伊万里瓷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相互借鉴、相互竞争,是大航海时代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云纺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观展者讲解,比利时画家查尔斯·沃兰画的这几幅手摇、手磨咖啡图,与它旁边的日本大和绘所呈现的贵族唯美主义情趣的饮茶场景,形成了一种“咖啡与茶”的文化碰撞。
此次展出的不仅有传统艺术品,还有众多将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文创产品。其中,产自云南大理的“销法沱”背后讲述了一段半个世纪的“中法茶缘”;刘闻山通草画奶茶文创、大地物源“从山林到餐桌”云南野生菌美食文创等,从概念、包装、口味上展现出对艺术美感的追求与探索,提升了观展的趣味性。
“吸引公众走进展览,助推云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是我们打造这一‘美学空间’的初心。未来,本系列展览还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展陈活动形式,用美学阐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姜涛说。
此次展览于6月16日开幕,将持续展出30天。(完)
“三绝诗书画”,看纽约大都会的日本艺术收藏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本艺术与“完美”有着复杂的关系,但其文化概念“侘寂”则主张残缺之美。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日对外展出的日本艺术新展以“三绝”(The Three Perfections)为题,呈现了日本艺术的千年流传。“三绝”传承自中国文人艺术,指的是诗歌、书法和绘画,展览关注将这三种独特表达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作品。
遗憾的是,曾在日本流传极广被尊为“南画”的艺术形式在当下已趋于式微。
与谢芜村,《寒山拾得图》(局部),1770年代早期
“三绝:玛丽和切尼·考尔斯收藏的日本诗歌、书法和绘画”延续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示日本艺术的传统。2015年,该馆举办了广受欢迎的“发现日本艺术”,以超过200件杰作,涵盖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多种艺术形式,并讲述了博物馆如何在一个多世纪里建立起一流的日本艺术收藏。2017年的“日本竹艺”展也是一场令人瞩目的展览,通过与和服、根付(微型雕塑)、挂轴等多种艺术品的配合展示,呈现了日本竹编艺术。
在此次展览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再次以丰富的日本工艺品环绕其主题艺术,意图让观众沉浸在日本文化与美学氛围中,同时尽可能调动观众的各种感官。“当你创作书法时,你会闻到墨香,触摸毛笔,还有精致的漆器盒。这个展览中有许多类似的联系,汇聚了各种感官体验。”展览策展人约翰·T.卡彭特(John T. Carpenter)和莫妮卡·宾西克(Monika Bincsik)说。
小野于通书《源氏物语画帖》(局部)
“诗书画”作为“三绝”的概念来自中国。在古代中国,士大夫通过这些艺术形式进行自我表达。绘画被认为是“无声的诗”,而诗歌则是“有声的画”。士大夫自幼接受书法的训练,以书法用笔入画。
根据英国艺术史家,汉学家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1974年著作《三绝:中国的绘画、诗歌与书法》的说法,“三绝”这一术语起源于唐代诗人、画家兼书法家郑虔(691年-759),唐玄宗欣赏其才学,曾于其《沧州图》后题“郑虔三绝”四字。
书法在中国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和表达性独立于文字的含义。关于书法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手段,揭示书写者的性格,汉代的儒者扬雄(又作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曾写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但直到北宋时期,绘画才真正与诗歌、书法等同,苏轼评价唐代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好友黄庭坚对李公麟作品的评价:“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也揭示了当时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
原在中,《兰亭曲水图》,1829
此次展览,以汉字文化中“诗书画”为线索,展出由考尔斯夫妇(Mary and Cheney Cowles)捐赠(或即将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日本绘画和书法珍品,这些作品跨越近千年,展示了书法的力量和复杂性,以及其与绘画图像的创造性结合。
展览的十个展厅都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带领观众进入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日本美学。例如,其中一个展厅充满了11世纪的诗歌吟诵声,这些声音令人陶醉(且具有催眠效果)。“这声音非常悠扬而宁静。”卡彭特说道,“当诗歌被吟诵出来,会改变其节奏和意义,就像通过书法将其铭刻于作品中一样。”
另一个展厅让观众见证一场诗会,试图将观众带回到那个雅集的时代。还有一个展厅展示了僧侣制作的漆器,这些漆器最初被作为崇拜之物,无数信徒在神道教神社和佛教寺庙中会抚摸这些物品以祈福。“你可以看到人们多年来触摸留下的痕迹。”宾西克说道。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是展览中许多艺术品的灵感来源之一,尽管其作者紫式部是女性,但由此书衍生出的书法传统却以男性艺术家为中心。
土佐派画,小野于通书《源氏物语画帖》,17世纪早期(一页)
展览试图挖掘女性创作,小野于通(1559/68年-1631年)是安土桃山至江户时代初期最受赞誉的艺术家之一,是精通诗书画琴的才女。小野于通将经典诗歌转化为书法,装饰在土佐派画家(这些画作曾被归于土佐光吉)绘制的《源氏物语》册页上,其夸张的竖笔,是桃山时代(1573-1615)女性书法的最佳范例之一。“我认为她甚至比当时的三位著名的男性书法家更出色。”卡彭特说道。
土佐派画,小野于通书《源氏物语画帖》,17世纪早期
土佐派画,小野于通书《源氏物语画帖》,17世纪早期
在更早的平安时代(794-1185),女性在日本独特的文字系统假名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假名被称为“女手”。在(传)小大君(平安时代中期女性和歌歌人)的《丽花集》抄录中展现了这一时代女性书法的流畅优雅,并展示了书法家在抄录通俗诗歌时如何打破列式,创造出一种动态的构图。
(传)小大君,《丽花集》,11世纪晚期。
释文:“我想知道野樱花是否只是为了颜色。花虽落却风不吹的世界”
17世纪中期的《游女读书图》则附有京都岛原区的花魁藻潮的题字,诗句改编自诗人、学者和书法家藤原定家(1162–1241):“谁在世间,显现色彩,笔端闲趣,流露深意。画中的年轻女子在灯光下读书,她的发髻是改良版的“御所风”。
佚名,《游女读书图》,约 1655–1661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禅宗和茶道也深受书法影响,此次展览中策展人精心布置了用于营造茶道氛围的精美艺术品,展现了日本茶道的一角。卡彭特提到:“在茶会中展示的书法作品对于营造氛围非常重要,有人认为茶道中最重要的器具就是悬挂的书法卷轴。”
禅宗僧侣梦窗疏石(1275-1351)和卖茶翁(本名柴山元昭,1675-1763)的书法大胆而粗犷。这些作品完全用汉字书写,体现了禅宗超越常规以实现精神启蒙的理想,其中渴笔飞白表现出笔触的紧迫感、自发性和自由感。
梦窗疏石是日本镰仓末期至室町时代初期著名佛教临济宗僧人,是日本早期禅宗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僧侣之一,他没有像许多前辈那样前往中国,而是师从于流亡禅师一山一宁(1247-1317)以及一些曾经到过中国的日本高僧。梦窗疏石主要在镰仓活动,直到1333年应天皇邀请迁至京都,并在京都度过余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传达了一个基本的禅宗理念——觉醒可以通过超越物质和眼下的世界来实现。
梦窗疏石,《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14世纪早期
卖茶翁是黄檗禅宗僧侣,在推广中国煎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继承中国书法传统,并发展出一种大胆、充满活力且流畅的风格。在这里,他书写了一首由中国唐代诗僧寒山所作的著名诗句——“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卖茶翁,《寒山五言绝句“秋月”》,1760年
寒山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日本绘画中,江户时代中期的俳人、画家与谢芜村(1716–1783)以双联画的形式描绘了两位八世纪的禅宗怪杰——右侧是寒山,他手持诗歌的卷轴。另一侧的拾得背对观者,被一顶大竹帽遮挡,他手中的扫帚提醒人们他在寺庙中担任杂役的角色。寒山与拾得象征着禅宗佛教的反传统追求,常常成为绘画和诗歌中的主题。
与谢芜村,《寒山拾得图》,1770年代早期
在这件作品中,与谢芜村运用了粗犷的笔触,以大笔勾勒袍子,展现书法用笔的精湛技艺。对于头发,芜村在湿墨渲染的基础上,使用枯笔,使得头发呈现出凌乱的质感,捕捉到了隐士们不羁的本性。
圆山应举,《龙虎图》,1770年
龙虎作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画题材之一,也被广泛移植到日本。东亚的龙通常被描绘在云雾中,象征着水,体现了在雷暴中显现的动态自然力量。传说龙掌管天界,而虎则被认为统治大地,尽管老虎并非日本本土的动物。
圆山应举,《龙虎图》,1770年
在这幅完全单色的画作中,右侧的画轴上,圆山应举以他著名的柔和水墨层次展现了从云中现身的龙。左侧的画轴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老虎的毛发,尽管它怒视着上方的龙,但表现出极少的凶猛之感,这也符合日本对老虎的典型描绘风格。
虽然展览的大部分展品涵盖了久远的历史时期,但也有一些作品展现了20世纪以来传统艺术的发展,带来更为现代的视角。这些书法作品蕴含着一种能量和图形的力量,让人联想到波洛克的画作。它们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并促使人们了解这些传统在现代如何继续演变。在欣赏“三绝”的过程中,不仅有机会沉浸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还可以以冥想和沉思的方式暂时逃离纷扰的世界。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3日。本文编译自《卫报》和大都会展览网站。
用户评论
隔壁阿不都
我已经开始期待这场展览了!我一直想看一些真正的日本艺术大师的作品,听说这次是他们最顶尖的收藏,我一定会去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太棒了!我去年去东京玩的时候就对日本当代艺术很感兴趣,希望这次展览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大师们的创作理念。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知相惜
日本画一直是世界领先艺术潮流的一部分,这个展览肯定很精彩,我要邀请我的朋友一起去看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这个时间点可真合适,刚好可以趁着节日假期去游览一下东京,还可以顺便参观这届最顶级的艺术品画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不过我比较喜欢西方现代艺术,不知道日本传统的绘画风格是不是适合我的口味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日本的绘画技艺确实非常了不起,传承了几百年,这次的展览一定能展现出他们的独特魅力!我已经在网上订好了门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忘那段似水年华
我一直对日本国粹艺术文化很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看这场画展!希望有时间可以看到那些传世的珍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哇,真期待啊!如果这个展览能囊括全部日本最顶级的艺术品的话,那真是太棒了!我可以提前预定了酒店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听说这次展览还有很多互动体验项目吗?到时候可以和我的孩子一起去看,亲身体验日本的艺术文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我希望展览会组织一些详细的讲解活动,能让我更好地了解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和创作灵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这个展览真是太棒了! 终于有机会近距离观看那些名家大师的作品 ,我一定会带家人一起去参观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日本的艺术品也总是那么精致细腻,这次展览应该非常值得一看! 希望到时候能在画展中找到一些灵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希望展览能尽量控制人流量,要不然挤得像公交车一样,很难好好欣赏画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我很想知道他们从哪些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处借来了这些艺术品? 日本最顶级画家的作品真的价值连城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我有点担心展览的票价太贵!如果价格accessible了的话,我觉得很多人都能够去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丢了爱情i
希望这次展览能呈现出日本艺术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风格!期待现代和当代艺术的作品也能有精彩的表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我对日本艺人的创作理念和技艺非常着迷,期待这场画展能够带领我更深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底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这个时间点不太适合我去看展览啊,希望他们以后还会举办类似的活动,这样我就能有机会去感受一下日本的艺术魅力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