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深泉学院骗局-深泉学院校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深泉学院,传说比哈佛耶鲁更难进?
前言
老查将于2016年9月17日到10月8日赴美国考察,期间非常重要的一站就是于9月26日探访传说中比哈佛耶鲁更难进的大学-美国深泉学院。
事实上,网络上有关于这所坐落在美国加州“死亡谷”荒漠深处的深泉学院的各种定义让人目不暇接:世界上最难进的大学、最神秘的大学、比哈佛还牛的大学、乌托邦式大学、只有 26 人的大学……
几根木棒搭起的简陋校门,如果不是上面的“Deep Springs College”,恐怕你很难想象,这就是美国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深泉学院是一所世外桃源式的学府,离最近的小城镇Bishop也有30英里,车程约1小时,如果遇上冬季暴雪封山,公路、电话和互联网将全部中断。
深泉学院是一所两年制的文科学院,学费和生活费全免,学校还给每个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校园是一座占地120平方英里的牧场。除了学习以外,学生每周要在农场至少劳动20个小时,包括挤奶、宰牛、做农活……学校一切运营管理(包括教授聘请、校长任免)也由学生表决自治。因此有人形容说:这是一所教授和学生都会烤面包,编织的文科学院;这是一所学生要6点起床开始干农活儿的学校;这是一所要通过卫星信号上网的学院……
深泉学院的课程采取的是西方经典的博雅教育,偏重人文,以讨论和写作为主,很少有考试。一学年共有6个学期,每学期约7-8周,中间各有1-2周假期间隔,全年无休,每学年大概要修完15门课程,这样算下来每学期需要完成2门甚至3门课程,整年行课时间超过300天,课程强度与行课时间远超过普通的大学。课程内容也以哲学、历史、文学、数学方面的课程为主,因此在深泉的阅读量是比较大的,有的时候一天可能要读两百页马克思和涂尔干的哲学著作。
不过必修课只有两门:写作与公开演讲。每名学生每年至少要完成8次10分钟以上的公共演讲,并且由学生评审团与教授们共同评分。这对对学生而言挑战性很高。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各种选修课也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或是实际需要而设定。比如要饲养牲畜,就搭配选修生物学;要春种秋收,就搭配选修植物学。
该校最有特点的是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学校的一切日常管理都由学生们自己负责,作出民主决策,包括学校开什么课程、任免教授、雇佣哪位老师和校工、下一年度新生录取、是否允许访问者的进入……,都由学生董事会参与,而且决定权很大。
由于1:3左右的师生比例,深泉学院的每一名学生可以得到教授近乎一对一的面传身授。学校有一条规定:教授夜间房屋走廊的灯不能关,以便学生们可以随时敲门进去一对一地讨论问题。每门课程均为一名教授对数名学生,甚至是一对一的教授课程,学生要想偷懒,几乎门都没有。
两年学制结束后,学生会获得副学士学位。常年紧张的课程学习,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还有在沙漠里培养出来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坚韧的性格与合作精神,所有这些学生的品质无疑都是哈佛、耶鲁这类以培养领导者为己任的一流大学所看重的。根据深泉学院此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毕业生转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学业,约有三分之二拿到学士学位,更有二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就是这么一所特立独行的牛仔式大学,成为了美国优秀学生的乌托邦,同时也成为了美国高等教育实验的成功典范。根据美国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的数据显示,这所学校的学术质量得分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
招生政策
深泉每年只招收13名学生,所有学生都是男性,同时在校学习的只有26名学生。学校官网介绍,每年,学校会从100-200名申请者中录取11-15名学生。因此,每年的录取比例在6%至15%之间。
申请者要先递交两轮共计7篇个人论述材料,题目通常是某个艰深的论题;被选中后,还得前往学校接受4天的农场劳动、课堂考验和面试。面试官是9名在校学生组成的委员会,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例如:鲨鱼和北极熊在中性的胶状物质中打架,谁会赢?
招生理念
深泉学院由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创办,这位创始人当年以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的水电站而名满天下。因为希望借由这种把男生与物质世界隔离的方式,来培养自己心目中的“少数精英”,深泉学院由此创立。纳恩认为,真正的伟人要能倾听“荒漠的声音”,并为深泉学院定下了影响至今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labor, academics, and self-governance)。
典型的“深泉”一天
-
早上:约6点起床,负责挤牛奶和喂马的学生需要4点起床,负责做早餐的同学也会更早一些,早餐后上课直到中午。
-
午饭:由专门的厨师带领一部分学生负责,2011年的主厨是曾经的深泉毕业生,刚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
下午:种地、喂牛、清扫、捡鸡蛋、喂羊、喂马、骑马驱赶牛群、修理机械、驾驶拖拉机播种、农场劳动、盖房子(目前正在建造谷仓)、修剪树木、劈柴、挖掘水渠等等。
-
晚饭:晚上6点开始吃晚饭。
-
晚饭后:有人负责打扫食堂,有人去照看奶牛,其他人学习、进行讨论、或者各个学生委员会(学术规划委员会、新生录取委员会、对外通讯交流委员会等)开会讨论学校运营事宜。
-
睡觉:晚上12点左右,时间不限制,但由于工作劳动压力之外繁重的学业压力,大部分人睡得很晚,通宵工作在这里相当常见。一天24小时里的任何时刻,你几乎都能在学校图书馆里见到埋头工作的学生。
而在深泉学院97年的校史里共有4名中国大陆学生被录取:
1989年 厦门大学 刘海云
80年代,中国第一位被深泉录取的学生叫刘海云,曾就读厦门大学外语系,大学二年级时申请美国深泉学院。目前移居美国,现在是everbrightsolar公司的总经理。他哥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刘海云在2008年度成为他们那一届学生中为母校捐款最高的校友。
2006年 苏州中学 李栋
(2006级深泉学生合照,第二排右一是李栋)
李栋曾是00级苏州中学科少班的学生,2003年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读了两年大学,在大学里申请了美国深泉学院。当年的校刊介绍说,他是一个初来乍到还在努力适应美国本土文化的中国古诗爱好者。李栋在深泉学院毕业后,升入美国布朗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继续留在布朗读研究生。
2007年 甘肃 常思远
甘肃小伙常思远成为当年唯一招收的国际学生,在深泉学院学习了2年后,他顺利转入了哈佛大学。当年与他同届升入哈佛的有四个学生,包括一名美籍华人,名叫廖杰。
2011年 南京外国语学校 万欣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万欣被深泉学院录取,据深泉学院的香港籍学生透露:由于家里的原因,最终还是和他一起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留学地。但是因为他太喜欢深泉,第二年又去面试,因为准备的没有第一年充分,没有被录取。
2014年 重庆南开中学 彭书涵
重庆南开中学毕业的彭书涵(SAT2300,TOEFL110)考上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大学”——美国深泉学院,一度引起轰动。
此外,台湾和香港也有学生就读“深泉学院”,例如2010年,深泉学院录取过一位台湾籍学生,该生同时得到耶鲁大学录取,最终放弃耶鲁的offer前往就读深泉学院;2011年,另一位来自香港的高中毕业生Lucas Tse得到录取,该生放弃牛津大学录取通知,前往就读深泉学院。
在当今世界,深泉学院并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提倡清心寡欲,有点中世纪大学或隐士的味道。因此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美国,尽管深泉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但是它“非主流”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引起美国社会太多的惊叹。再加上深泉的理念中的一部分:是用沙漠的宁静和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探索内心的平和。一直以来,深泉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存在,就连大名鼎鼎的英国《卫报》也是在申请了五个月以后才得到它的采访批准。
2014年重庆南开中学学霸彭书涵的录取,深泉学院在中国媒体上瞬间大红大紫起来,并且得到了中国学生和家长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媒体的报道用这类标题:《美国“幽泉学院”:学费生活费全免 门槛比哈佛高》《深泉学院——美国最特立独行的大学》《美沙漠牛校:幽泉学院仅26学生 录取率低于哈佛》《比哈佛还“牛”的高校》《“幽泉学院”让哈佛逊色》等等。《美“沙漠牛校”门槛比哈佛高》。许多人拿深泉和哈佛大学相比,美国最权威的大学评估机构之一《普林斯顿评论》给两者的教学评分都是99分,更强化了这种比较。也有人说深泉的教育模式存在争议: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一些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新环境,甚至不习惯交新朋友,没法和女生一起出门。
事实上,这种比较完全没有必要, 深泉学院更像是美国教育史上一个大胆而特别的教育改革实验,并且成功地维持了将近一百年。它更像是一种理念的坚持,显然他不适合大部分人,只适合一小部分与它气质相符的人。
就像创始人卢西恩·卢修斯·纳恩所说:“绅士们,你们来到荒漠深处,不是为了学习传统的书本知识,不是为了体验农场生活,不是为了个人未来的物质享受和职业追求而掌握某种技能,你来这里是为了社会服务而做准备,希望你们在这里获得最顶尖的能力和最无私的精神。”
老查希望这次的美国之行能亲身去体会深泉的精神。
老查留学文书,美国大学申请文书辅助工具,下载APP,看视频!
老查留学公众号(laocha100),离美本名校,你还差一个关注!
关注看:美国大学、专业排名,留学必备工具汇总,10w+干货图文…..
老查美本留学文书请访问:http://iessay100.com
老查留学,让申请成为一门科学:http://www.niuschools.com/article/cate/cid/88
隐姓埋名的幽泉学院,国内一考生放弃耶鲁报考
原创2021-09-21 11:22·HH小屋
录取难度超过哈佛耶鲁的“幽灵学院”,每年只招13名男生,大部分毕业后深造取得了哈佛耶鲁的博士学位。
哈佛大学,享誉世界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于1636年建校至今,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截至2019年10月,哈佛大学校友和科研人员中有160位诺贝尔奖得主,14位图灵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位列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U.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三。
哈佛大学的荣誉不胜枚举,这样一所世界顶尖的大学,入学难度也称得上是地狱级别,最低要求也要托福10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不同学院要求不一样,商学院就达到托福109 分的恐怖高度。除此之外,还需要SAT(美国高考),ACT取得高分,我国每年能进入这所顶尖学府的只有寥寥数十位而已。
就是这样一所顶级学府,录取难度还不是最大的。世界最难录取的学校是这所,坐落在美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White山脉和Inyo山脉之间幽泉谷的幽泉学院,也叫深泉学院。
这所大学比哈佛还难入,每年只招收13名男生,面向全世界范围内招生,并且只要“学神”。收到录取通知书还不能真正算入学,学生必须亲自前往学院,进行为期四天的农场劳动,课堂考验和面试,最后还要通过学校委员会的同意才算正式入学。可以说,进入这里真的都是天之骄子,拿2014年入学的彭书涵(来自重庆南开中学)为例,他是以托福110分,SAT2300的成绩才录取。要知道,托福满分才120,SAT满分也才2400,这所学院的录取难度可见一斑。
入学后的同学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全部费用由学校承担,但你必须每周参加30小时的农场劳动。校规非常严格,未经允许不得外出,毕竟是在山沟沟里,还是在学校比较安全。学院的课业当然也非常的繁重,他们是两年的学制,但却要修几十门课,虽然是选修课,但在那里的“学神”都是当必修来学的。
两年学期满后,学生会拿到一个副学士学位,凭借着这张学位证书再去其他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的学习,据悉大部分毕业生转入哈佛耶鲁,约三分之二拿到学士学位,剩下的继续深造,也有二分之一获得了博士学位。
录取可这所大学,基本上可以就迈入了世界学术的顶级殿堂。我国一共有五位同学曾进入该校学习,在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名台湾籍的学生,他放弃了耶鲁大学的offer自愿来到幽泉学院学习。除此以外还有在1989年入学的刘海云,2006六年入学的苏州男生,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万欣(外号深泉哥),2014年重庆南开中学的彭书涵曾入该校学习。
想要申请这所学院,1.需要提供官方成绩,三篇短文以及SAT或ACT成绩
2.托福110分以上
3.需要提供2篇介绍信
4.参加面试
5,参加四天的体验生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申请一下,万一就录取了呢。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加关注吧
醉了。几十万读私立,最后还要被学校渣?
图 | 三十而已
文 | miki粥
全文2684字,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上周刚说了荟同风波不断,校长说换就换,美国的总校区说关就关,搞得家长心慌慌…
就看到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家长爆出学校邮件,直接宣布学校剥离清华附中,重组管理团队,和探月学院战略合作,负责中学部教学和运营管理。
公开信中显示,清森学校的校长、人力资源部主任等多个重要岗位由探月学院接管。
看了这条新闻我非常震惊。
虽然这两年学校换校长、外教流动、改课程的事儿很高频发生,但是像清森这样颠覆式的教学改造,真的是完全没有见过。
01
之前的清森(曾用名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是一所什么学校?
清华附中管理团队的入驻,课程和师资教学,基本延续了清华附中国际化教育体系的内容:
小学是以国家课程为主,融入了国际课程资源,如新加坡数学是IPC(国际小学课程)的双语教学;
中学延续了双语课程系统,高中阶段使用了三大国际课程之一的AP…
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顾名思义,是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22个门类37个学科,原本是为学有余力的小孩设立的,不是留学一定要考的,只需要提供在校的GPA就好。
但后来美本越来越卷,光靠GPA不够,作为中国小孩,你不考个AP申请大学都没什么说服力,于是大家就开始卷AP,用花比别人更多时间学习,来证明自己「学有余力」,我一度觉得这件事很神奇…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AP很适合中国老师教,也很适合中国小孩学。虽然名字叫国际课程,但其实只是增加了知识深度,换了一种语言。
通常选择AP的学校,国际化教育都相对保守,就是为了升学拿成绩。清森的前身清华附中国际学校虽然融合了清华附中的资源,但依然走得是稳扎稳打的路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家长选择清森,其实主要是看中双语教育的扎实。国际化一团乱麻,花费数百万都猜不到小孩会读一个什么大学的比比皆是,有清华附中课程和师资的保底,怎么看都是更可靠的一种选择。
谁想到,他突然就变了。
公参民政策下,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和清华附中脱钩,改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家长心里有忐忑,但看到了学校公众号推文又稍感安慰——
只变更校名,英文名都保持THSI不变。
学校延续一切原有办学管理及内核,包括办学管理主体、教育管理团队,以及办学理念的一致和传承…
5个月之后,英文名改成了Qingsen School,解除了与清华附属实验学校的合作协议,北大附中实验学校校长入驻清森,探月学院CEO成为了助理校长,负责招生、教务、人事、财务、市场等工作,提升中学部的课程丰富度及合规性…
提升…合规性。
02
探月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准确地说,他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教育创新项目。一个由北大附中毕业生用3页PPT(江湖传说)孵化出来的教育创新项目。
最早在北大附中内借了块场地办学,二十几个学生和流动性师资。教育大咖不缺,但多半只是客串,主要是学生组团搞事情,非常年轻非常互联网化。
与其说像一个学校,更像一个实验室。灵感之光只是一闪而过,看到的人就会有一种,这里的教育很不一样的感觉。
热衷撕教科书的年轻人喜欢,但这样的小孩好像并不多,所以项目一直在搞各种实验,异想天开的脑洞,变成了一次次成功的市场活动。
曾经花60来块买过一本项目的宣传册——小黑书,因为设计得好看。别的学校手册免费送没人要,他们的手册要花钱买,我交了智商税。
但很高兴,多少是为了一群有想法的年轻人尽了微薄之力。但是对于把小孩送到这所学校读书的父母却很好奇,这到底是多不需要教育才能拥有的勇气?
果然,观察发现这个群体都是非常成功的家长,事业成功、人生饱满,还极度自信。有的家长大概是财富自由了,只想小孩享福不想让她奋斗,读一个实验性质的项目,以学生为中心就可以无拘无束——
无拘无束地去非洲搞援助,无拘无束地搞艺术,无拘无束地开脑洞,学业没有压力,主要任务就是替父母花钱不要想省。
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小孩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用15万的学费换回的高中自由,甚至不再有学籍的束缚。
创新教育,特别颠覆、特别创新。
我一度觉得他们是想成为中国的深泉学院,大隐于野,但一直没能走出学校的围墙,放不下让有钱父母有安全感的墙。
如今,又找到了一块新的栖息地,要把清森改造成一块实验田。
03
原本两种教育方式各有特点:
清华附中以双语为基石的国际化教育走扎实路线,探月学院的颠覆式创新迎合了一部分有需求的小众群体…
不同家长因为不同教育需求择校:前者父母求升学求稳,后者但求自然发展。
现在,突然拧在了一起。用所谓创新融合的课程改造,给了原本想走双轨路径的家长一个surprise…
但对家长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就不好讲了,毕竟两种模式是如此不同。
而且,原本学校改名时家长就有过忐忑,怕双语双轨的教育有变化,为此3月学校公众号还发消息海誓山盟,给大家吃定心丸,仅仅几个月后变脸还一改到底…像个渣男。
说到底,民办学校也是学校,学校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保持教育的一贯性。但现在突然说改就改,说变就变,最后邮件通知一声,就算是对得起家长…什么道理?
家长花了几十万买教育服务,最后得到的却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像什么?这像明明要买的是一杯星巴克,但最后被硬塞了一杯可乐,卖家还觉得分量更足、颜色差不多,你怎么可能不满足?
但是,消费者想要的只是一杯咖啡。哪怕不是哥伦比亚的咖啡豆、不是轻度烘焙,也只想要咖啡,而不是可乐。
有人觉得,可以退换货嘛,这有什么好说?
如果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小孩教育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家长私立择校基本都是货比三家。我有一个最夸张的深圳朋友,为了选一所合适的学校跑遍了全城,最后跑出了一张对比图表,就为给小孩找一所合适的学校。
,再合适的学校也经不住换人。花了二十多万读了一年舒心的幼儿园之后,升班换老师,满意度直线下降,思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提前出国读书。
还有一群人走不了,转学跨区不符合条件,中途换校困难重重,担心小孩适应不了。最后纠结之中被卡住了,一边迷茫一边还要跟着学校继续走下去…
总有家长焦虑学校怎么选?在我看来,对大多数家庭而言,稳定、学风好的选择就够了。现在坚持走这个路线的学校,一票难求。
其他的…课程怎么上?硬件什么样?资源有哪些?甚至拿了几个大藤的offer都是其次的,只怕朝令夕改,改到突破你的心理预期,改到家长找不着北。
怎么说家长也算是消费者,一年十几、二十几万的花费,教学质量没有三包,校长老师换来换去也就算了,课程系统还搞成了一场冒险,教育成了开盲盒,最后还要被学校当成了透明人…
这样的调整,清森不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之前民办脱钩、民办双语转公立,国际化学校频繁政策性调整、更换管理层,一次又一次考验着家长脆弱的神经,如今考验还在持续加码,不知最终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得下去?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说,变化也是无奈。
政策一道风,学校三尺浪,一切为了合规。但变化之前,是不是能给家长一个预警,让大家有个缓冲期,而不是临阵换将,仓促草率?
毕竟,教育无小事。
参考资料:
[1]《剥离清华附中,更名重组,北京“清森学校+探月学院”宣布联手》,顶思
-END-
用户评论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我也是被深泉学院深深伤害的人!他们当初吹嘘学术资源优越,课程丰富,现在一看全都是忽悠!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只是挂名的,根本没啥实用知识!毕业证书现在也变得毫无价值!真是血亏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我也觉得深泉学院的校训有些虚伪。对外号称“求实创新”,实际操作上却完全脱离现实。课程设置落后,教学理念封闭,还经常拿一些没用的名家理论忽悠学生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尖锐,虽然我还没去深泉学院学习过,但对他们网上宣传的一些东西确实比较怀疑。希望教育行业的监督机制能加强,避免再有这样的“骗局”发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深泉学院确实有些问题,校训“追求卓越,勇于突破”,可实际操作上却不注重实践,只会教你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学校领导整天忙着对外宣传,对教学质量却不管不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作为一名深泉学院毕业生,很认同博主说的观点!当初被他们的广告吸引就进了这个坑,到现在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都没用!我劝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去深泉学院的同学,一定要谨慎选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乏证据和具体的案例,虽然它表达了对深泉学院的质疑,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希望博主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深泉学院的情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追求卓越,勇于突破”,这是他们标榜的校训,可是校园环境糟糕,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宿舍条件简陋,这些与“卓越”简直相差万里!我觉得这个标题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我当年也是读这篇文章才发现了深泉学院的不正之名。他们的招生宣传太虚假了,把很多家长都骗进了学費陷阱中…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这个问题,保护广大学生利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窒息
我觉得很多所谓的“精英大学”,其实也就是靠各种名头吃饭的玩意儿。他们不注重教学质量,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和影响力。深泉学院只是一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我也觉得深泉学院的校训有些问题!怎么可以宣传“求实创新”,却实际操作上却完全脱离现实呢?我感觉这只是用来骗人的话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现在很多教育机构都像这样,表面上宣扬什么理想主义,实际上就是为了赚钱。希望未来的教育不再被利益蒙蔽,真正回归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本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这篇文章写的太偏激了,我没去过深泉学院,所以不能评论他们的情况。但我觉得任何一个机构都存在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我感觉这种现象确实越来越多,很多学校只注重招生指标和办学效益,而对教学质量却毫不重视!希望教育行业能真正回归本义,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深泉学院真是典型例子啊!他们不值得被大家信赖!建议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这篇文章很有深度,揭露了深泉学院背后的真相。我们应该对这种“伪教育”行为保持批判态度,多关注教育公平正义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我很认可博主对深泉学院校训的解读!很多学校都喜欢挂上空泛的口号,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却跟完全不一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深泉学院的真相。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这个问题,调查处理这个所谓“骗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