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个未来技术学院落户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首家未来科技学院落户河南科技大学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批准河南科技大学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教高[2022]60号),批准河南科技大学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 据了解,河南工业大学未来储能技术学院是河南省首家未来技术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提出的一所新型学院,属于新工科未来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将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领域,打破以学科门类划分的传统知识体系,凝聚基于交叉学科的独特优势和突破性新技术。

河南科技大学未来储能技术学院的成立,是为了服务和支撑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强省、人才强省。 着眼未来产业需求和未来技术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 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学校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高质量推进学院建设。 同时表示,将统筹各方资源,在政策、资金、人才、省级教学精品工程项目等方面对未来储能技术学院给予优惠支持。

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是当前储能行业需要克服的重大问题。 针对储能产业现状,河南科技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河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流学科, “选矿工程”等国家一流专业,结合学校在电化学储能(锂/钠/钾离子电池)、氢储能、物理储能(飞轮储能)等领域的特色研究基础、双电层电容器)、相变储能、地下空间储能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开展储能技术科技攻关,实现从平行到领先、从跟随到领先的目标引领未来储能技术领域,为国家培养储能行业领军人才。

一段时间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在建立未来储能技术学院方面积累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校学科、专业基础雄厚。 先后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工科专业,并申报河南省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主要的。 同时,学校在储能领域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在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氢能存储等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及相关设备,并已应用于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碳中试及产业化等领域基电极材料、氢能开发利用。 在该领域发挥作用,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储能技术研究院建成后,将致力于在五个主要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包括“双电层电容器”和“高速飞轮储能”两个领域的物理储能; 电化学储能,通过电池完成能量的存储、释放和管理过程; 它能量密度高、来源广、燃烧产物多。 氢能储存具有无污染的优点; 相变储能利用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来储存或释放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以及地下空间储能。

“在国家‘双碳’目标落实下,学校获批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这是对学校相关领域工作的高度认可,也给学校带来了社会的期望。下一篇今后,学校将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持续努力,打造能够引领未来储能技术发展的教学科研高地有效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河南科技大学校长杨晓林说。

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异地校区及研究生院重大调整!

3月31日,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下发《关于中共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委员会更名为中共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委员会的通知》并撤换相关干部。” 通知显示,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已正式更名为东南大学无锡校区。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也即将更名。 据学校官网消息,3月29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审议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更名等多项事项。

会议原则同意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并要求完善基地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实施“双导师制”,切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此前,西南交通大学已于3月7日决定取消深圳研究生院、青岛研究生院和唐山研究生院,并要求唐山研究院建立异地非全流程研究生培养制度。

去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禁止在异地设立新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等类似机构,并要求高校不得在异地开展全流程研究生培养。

早在2021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一般高等学校研究生异地培养管理的通知》就明确规定:“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等负责研究生教育组织管理的机构只能按规定在学校注册、经营。 相关规定和程序。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设立新的异地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及其他类似机构。”

2021年12月29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异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异地”是指与学校章程中注册地不在同一地级市(直辖市、计划直辖市、计划内)的地方。 单独列出的城市的其他地区)。 强调高校要确保研究生培养标准化和质量保证。 原则上不得在异地开展全流程培养,规范研究生异地培养机构命名。

武汉科技大学成立新学院

3月28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公共卫生学院成立大会在黄家湖校区图书馆二楼1会议室召开。 校党委书记徐彦兵,校长倪红卫,党委副书记盛建龙,副校长何晓明,党委常委刘世新,校办公室负责人,党委组织部、医学系、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天佑医院、校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由何晓明主持。

徐彦冰说话了。 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设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医教协作重大部署,提高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强全科健康学科建设,推进医教协作,加快医院发展。 新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前辈抓住冶金医学院成立、天佑医院建设、同济天佑医学联盟建设三个机遇。 也离不开全校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全体武术学员的支持。 关心和支持医疗事业发展。 徐艳兵要求,各参与创建单位要深度融合、合作共赢,讲政治、顾大局、落实落实、敢于担当,推动学校医学学科成为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临床学院高质量发展。

盛建龙宣读了《关于设立医务部等机构的通知》。 何晓明同志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主任(兼); 吴庆明同志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副主任(兼); 齐军同志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常务副主任(正处级); 任命王建明同志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副主任; 医学系副主任(兼); 谭伟同志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副主任(兼); 陈勇同志兼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系办公室主任、临床学院(筹)副院长(副处级)。

海南大学收到校友捐款

3月29日,凯斯亚教育慈善基金会-海南大学捐赠仪式暨海南大学杰出学者计划启动仪式在思源书院多功能厅举行。 凯西亚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西亚向海南大学捐赠1000万,支持杰出学者奖励计划正式启动。

海南大学“卓越学者计划”是根据学校现有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和师资建设“十四五”规划制定的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 入选者将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并享受相应岗位福利。 聘任期为五年。 每年组织优秀学者评选活动,为入选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可享受每年最高120万元的人才津贴)。 ),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以代表性作品和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增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活力,为人才成长打通“立交桥”。

该计划的启动,有利于学校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学者,有利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乐于育人、业务精湛、讲道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完整,充满善意。 充满活力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国内一流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事变动

据厦门大学官方账号4月1日消息,中央近日批准任命张荣同志为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厦门大学校长; 张宗义同志任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不再担任重庆大学校长。 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荣,1964年2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 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正处级),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张宗义,1964年5月出生,研究生,工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 曾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校长,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处级),重庆大学校长(副校长)。正部级)、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