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1道问答题,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订购。 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1题,北京2题。 试题主要以材料构成为主。 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测试,引导当代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 精神。
天津卷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中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人员疲惫的笑脸厚重的防护服下,还有安静的街道上快递小哥的笑容。 巷子里传递温暖的双手……也是你我,以各种方式共同塑造“中国面貌”。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貌”有哪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创作自己的标题②不受文体限制(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重复
全国第一卷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太子玖与太子小白争夺王位。 管仲、包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率兵攻打小白,一箭射中他的带钩。 小白装死逃跑了。 后来小白即位为王,史称齐桓公。 包伯告诉齐桓公,如果他想成为霸主,就必须有管仲。 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包叔干成为他的部下,最终成为一代霸主。 后人称赞齐桓公能团结九诸侯,统一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 孔子说:“齐桓公统一九诸侯时,没有用兵车,而管仲却有力量。” 司马迁说:“天下称赞管仲有德的人不多,但认识包伯伯的人却很多。”
班级计划举办读书俱乐部来讨论上述材料。 齐桓公、管仲、包叔中,你对哪一位感触最深? 请根据你的感受和想法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素材,选择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准备自己的标题; 请勿复制或剽窃;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第二卷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墨子曰:“视人之国如国,视人之家如人,视人如人”。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白手起家的”。 一个孤立的岛屿,每个人都是这片广阔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连云雨,明月却从来不是两村”。 “枝干同心相连,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2020年春天,这些寄语被印在国际社会提供的援华物资上,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世界对中国的支持。 支持。
“山不相逢,人相逢”。 “消失,黑夜!黎明,我们必胜!”……这句话印在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上,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诚邀您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发表主题为“携手世界,青年创造未来”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段演讲。
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意义完成写作任务; 选择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起草自己的标题; 请勿复制或剽窃;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第三卷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别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地画“自画像”来审视自己,并尝试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去生活”、“我能做什么”、“如何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等重要问题。
毕业前,学校要求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中新生写一封信。 主题是“如何画自己”并与他们分享您的见解和想法。
要求:结合素材,选择角度,确定概念,创作自己的标题; 请勿复制或剽窃;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卷一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国家把人民和生命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
人们呆在家里,取消旅行和聚会; 娱乐、体育场馆关闭; 政务服务在线办理; 有序推迟开学; 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执勤,做好疫情防控消毒、送菜买药、解燃眉之急; 医学专家实时在线,提供科学指导,增强抗击疫情信心; 快递员冒着风雨奔波于城市乡村; 司机夜以继日地工作,保障物资运输; 教师坚守岗位,在线授课; 记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暖和力量。 抗击疫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准备好自己的标题; 请勿复制或剽窃;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卷二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多读书,多走路。 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我们都会不期而遇地名。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想起该地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 有些地名可以唤起你的某些记忆和情感,也许是一个难忘的故事,也可能对你有特殊的意义。 意义。
电视台邀请您客串主持《中国地名》。 请写一篇主持演讲,标题为“让你走得更近”(添加地名使标题完整)。
要求:结合材料、选择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适合身份; 请勿复制或剽窃;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选择以下两个问题之一并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抄写答题卡上的问题。
(一)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网络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能。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可以服务全世界的“天网”。
“材料中的每一个粒子都有自己的功能”,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联系现实生活,选择自己的视角,拟定自己的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据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文字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里面有一条信息,可能会触发你的感受,影响你的生活,激励你,让你感到愧疚,或者帮助你学会辨别真假……
请以“一封信”为标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健康的思维; 内容充实,描述详细; 语言流畅,文字清晰。
上海卷
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转折点都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发生。 这是否意味着人们无力控制事物的发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1)准备自己的题目; (二)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起草自己的选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了诗歌,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
相同的声音对应着相同的呼吸。 人们总是会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被类似的信息包围和塑造。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包围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知。 你的未来可能会从你下一次发自内心的浏览、一连串同情的点赞、一次无法控制的分享、一次突然的感动开始。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我们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期望,社会可能会给我们分配不同的角色。
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个人、家庭、社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距或错位。
对此您有哪些经验和想法? 写一篇文章并分享你的看法。
【注】①选择角度,决定想法,自己起草标题。 ② 风格要明确,不能写成诗。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或重复。
几十年来,高考经历了许多变化,高考论述题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呈现新的思路和特点。 我们总结了近几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 也许你的“高考记忆”就在其中!
2019年材料构成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诚然,现在的中国百废待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但谁能说中国没有光明的未来呢? 不,绝对不是。 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值得称赞的。
——方志敏
国家属于每个人。 爱国主义是个人的义务。
——陶行知
如果我能成为一小波浪潮,加入到汹涌的奉献者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我想,这是人生中最值得骄傲和骄傲的事情。
——黄大年
上述材料引发了您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以此为基础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起草自己的标题; ②体裁不限(诗歌除外),风格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重复。
2018年设备
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工具”。 器物能容万物,形美与内容相得益彰; 器物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事情,只有配备齐全,才能成为巧夺天工的作品。 有一种“器”叫器,它具有包容性,显示才华、知识和气度。 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耀,成就梦想……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创作自己的标题;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风格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复制。
2017年重读《长老》这本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陪伴下长大,并认为我们理解他们。 其实,每一位长老都是一本厚书。 一旦重新打开,你就会读到做人的道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读到时代的印记。 我们可以读懂自己,读懂他们在成长中的成长和成熟,读懂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认知共识或差异……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了。 今天的重读,是成人个体之间平等的精神对话和心灵接触,是一条通向理性认知的道路。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老之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创作自己的标题;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风格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复制。
2016年我的青春读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学习知识;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请读”有形、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 你也可以继续捧着传统的纸质书籍,在墨香中享受与古代圣贤、现代圣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年轻人求知欲强、视野广阔、个性鲜明、阅读方式选择不拘一格。 请您根据自己的阅读风格,结合个人的经历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创作自己的标题; ②不受文体限制(诗歌除外),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重复。
2015年《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撰写。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扇”,并衍生出“中国扇”、“文艺扇”、“潮流扇”、“有扇”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良好的“风格”、“风格”,与“气质”、“情感”、“品味”的含义相近。 一个民族有自己的“风格”,一个时代有自己的“风格”,不同的职业有不同职业的“风格”,一个人也可能有自己的“风格”……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如果2014年有芯片会怎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撰写。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发明一种智能芯片。 有了它,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任何人都可以通晓。 比如,你在心里默念“物理”,人类历史上所有与物理相关的公式、定律就会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说的还要多,比书本上印的还要完整。 当你沿着秦淮河散步时,你脱口而出“老王在燕殿前”,旁边卖冰淇淋的老太太说“飞进寻常百姓家”,善意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 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姑娘跑过来说,《黑衣巷》这首诗的名字出自《唐诗全集》第365卷第4117页……好厉害啊。情况会是这样!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想法?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2013年就知道了___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知之”的说法。 这里的“学”通常理解为向老师学习。 韩愈说:“人非生而有知,怎能不惑?惑而不从师,就是惑,永远不会明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怎样才能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明白道理呢? 路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请结合你的想法和经历,在“____知道”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形成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标题不能是“Learn to Know”;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受限制;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复制。
2012年《小鱼游动》素材构图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撰写。
两条小鱼正在一起游泳,突然遇到了一条从另一个方向游来的老鱼。 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 两条小鱼一惊,又往前走去。 旅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道:“水到底是什么?”
看来,一些最常见、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却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 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择自己的角度,拟定自己的主题,选择自己的文体(诗歌除外)。
2011年《镜子》
古人云:“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以知盛衰;以人为镜,以明得失。” “镜子”是另一双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眼睛。 如今,更多类型的镜子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反光镜让我们在向前看的同时仍能向后看,有趣的镜子将我们自己变成了现实。形态各异,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些镜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多维的空间,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我们的思想更深邃,我们的灵魂更清晰。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射镜、放大镜、棱镜中选择至少两种镜子,并根据自己的见解写一篇文章。
汉语考试结束了
我希望当你合上笔帽时
骄傲如剑出鞘
~这些同样精彩~
◆
◆
图文来源| 微博@人民日报
编辑| 翟亚轩
校对员| 杨然然
值班编委 | 庞文静
审核发行 | 展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