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1995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已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19个学院,10个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 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 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11个学科门类。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485人,其中博士生143人,硕士生2923人,本科生15165人,专科生469人,留学生419人,预科生198人,成人全日制学生和进修生146人。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2621人,其中专任教师1313人,教授、副教授723人,硕士生导师375人,博士生导师5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聘专家36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 1 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1人,教学教授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8人。 我校还聘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等3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拥有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长白山生物功能因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朝韩日比较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基地教育部的。 拥有东北亚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校属研究机构,38个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日本哲学研究会、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等4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聚会地点也设在我校。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密切。 与韩国延世大学等6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学位机制。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校园占地面积276.5公顷(其中在建面积52.7公顷),总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其中扩建校区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位于延吉、龙井的6个学区通过光缆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使网上办公和远程教育更加便捷。 学校现有纸质图书208.5万册,电子资源140.7万册,中外文期刊12737种,语音实验室座位1352个,多媒体教室座位6075个,教学计算机4643台。 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以及各类球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学校师生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活动,坚持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月”。 每年评选出10-1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给予重奖。 研究生中的“三星奖学金”、“城宝奖学金”、“林敏浩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均以发表学术论文等科研活动作为重要参考。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 2003年,我校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金平民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徐东日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之一的荣誉。 这在我校历史上尚属首次,为我校赢得了巨大荣誉。
展望未来,我校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或更长时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结构合理、部分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 拟建设为东北亚研究培养基地 以图们江流域开发研究、长白山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消化病学、化学化工、通信信息等为重点的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研究基地韩国历史文化研究; 建设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A基地,努力把延边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重要地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