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贫困生公费考入美国博士项目
“博士考试既是一场精神和毅力的考验,更是解谜的过程。只要坚定信念,遵循一定的流程,将计划与行动结合起来,最终就会结出理想的‘结果’。”
当其他本科毕业生还处于毕业季的迷茫期时,来自郧西、善于钻研、勤于总结的湖北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王清普却收获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为湖北大学化工学院今年唯一一名“海外博士生”,也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十堰籍博士生。
攻读博士学位的勇气
“其实,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去国外著名大学读硕士、博士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信念坚定,方法正确,就一定能成功。”王庆普自信而轻松地说道。
王青普是土生土长的郧西人,高中就读于郧西一中。他告诉记者,高中时他的成绩在年级200名左右,按照这个成绩应该可以考二本院校,但高考时却考上了一本院校湖北大学。“当时觉得自己的成绩一般,但分数比较高。这次考试让我更加自信,有勇气去追求更高的目标。”王青普说。
大学期间,王庆普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英语和计算机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而且每年都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我觉得当初让我想出国留学的,还是英语成绩好。高中时我的英语成绩很好,大学期间也没有放松英语学习。在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我早早就开始备考GRE。”
真正坚定王青普出国留学信心的,是与学长学姐的一次交谈。
“对于我们学物理的人来说,如果真想学点东西,出国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外大学的科研环境、思维模式、各种软硬件优势,都能为学术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有出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2014年,与同样申请赴美留学的师兄高朗交流的一句话,让王庆普深受感动。“哪怕学一点新技术、新方法,毕业回国后,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很大的益处。”这坚定了王庆普出国留学的信心。
踏实的出国之路
作为出国留学的基础和重点考试,GRE考试在美国研究生申请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王青普决定拿出更多的时间专心备考GRE考试。为了备战2013年6月份的GRE考试,从2013年年初开始,王青普每天早上4点起床,拿着GRE词汇书,认真地背诵。
初春的早晨,武汉还有些凉意。王青普买来窗帘和台灯,用它们遮住宿舍与卫生间之间的玻璃门,每天早晨四点起床背单词,从四点读到早上七点半,每天早上三个半小时,然后去上课。于是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早上起床后,室友打开玻璃门,看见王青普睡眼惺忪地读着英语单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青普第一次参加GRE考试,成绩就达到了309分。第二年,王青普又参加了两次GRE考试,GRE成绩上升到319分。
王青普告诉记者,在博士考核过程中,他没有报名参加任何GRE或者博士考培训班,一方面有“自然”的自学方法,另一方面相对高昂的培训费用让这位每年拿奖学金但还是时不时感到生活拮据的穷“学术大师”举步维艰。
那么,如何自学呢?王庆普告诉记者,一种方式就是到图书馆、宿舍等地方自学。图书馆作为高校专门提供的专题学习场所,藏书丰富、环境良好,是自学的首选。二是善于利用网络寻找博士考生“同志”。作为一名网络“高手”,王庆普刚进大学时就学会了通过网络查找国外大学和留学的信息。王庆普告诉记者,网络上有很多学习论坛和留学论坛,只要你善于辨别,花一定的时间就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考试题目、留学步骤、学校信息、美国各州概况等。同时,论坛里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通过这个论坛,大家可以互相联系,分享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留学博士生背后
王青普家境并不富裕,父亲下岗后经营的卤菜店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从中学开始,王青普就经常在卤菜店帮忙。“在卤菜店帮忙,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能力,也让我与外界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有时候看到有人想买更贵的菜,却舍不得买,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人致富,那该有多好啊。”王青普笑着说。
虽然是尖子生,但他身上有着90后大学生普遍的优秀、阳光的特点,爱好也很多。大一的时候,为了课余能更好地放松休息,王青普学会了弹吉他。课间用吉他弹奏歌曲,不仅愉悦身心,还能活跃气氛。王青普的另一个爱好是看美剧。他说美剧让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听说写作能力,还能通过美剧了解美国的国情,有利于他留学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已经通过了博士考试,但我知道,赴美留学后,还会面临很多学业和生活的挑战。‘不求一跃千里,只求每天向前迈一步’。我打算留学后,考上学校的助教职位,这样助教的工资基本能满足我的生活开销。然后在读博士的几年时间里,用知识和实践技能武装自己,争取早日回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王庆普说。这位90后“留学”博士,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知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诺言,在求学的路上书写着自己朴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