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英语18套试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研究
付向东
摘要:本文利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可读性指数工具Flesch和自行设计的量表,对2014年18套高考英语试卷中的78篇阅读课文及相应的318道题进行同步研究。认为:总体来说,题材主要涉及校园、家庭、人物、动物等,体裁以叙事文、说明文为主。高频词主要是功能词。可读性指数较低。测试技巧主要侧重于详细信息和推理。/判断是主要焦点;从本地来看,部分试卷的文字体裁单一,不同地方的试卷推理/判断存在明显差异。文章没有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有的试卷生词比例差异很大。这对于试题研究、格式编排以及高中英语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考时应根据本地区试卷格式的特点,有选择性、灵活地选择试题。
关键词:阅读理解;文本特征;考试技巧;主题;类型
一、简介
高考英语考试的公平性已成为世界各国语言测试的热点话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高考作为选择性考试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控制高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差异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从现有成果来看,我国学术界虽然对此开展了理论研究(韩宝成、罗开周,2013),但大多都是零散的介绍(昆南,2006)。然而,更缺乏的是相关分析和因素的运用。分析、多性状多方法分析、回归分析、多级Rasch模型和结构方程建模。大多数是单一数据统计研究,重点关注有效性。
就目前高考英语试题类型而言,阅读理解无疑是得分最多的类别,约占总分(150分)的20%-26.7%。它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学科的考试。成功或失败。但从现有成果来看,学术界分别从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方面进行了研究,基本能够呈现该命题的整体特征。就阅读理解试卷而言,研究者大多以国家级试卷为例,注重历时性研究。例如,董满霞(2007;2010)和祖勤(2012)研究了2003年至2009年的15套全国论文,对测试中的75篇阅读理解文章和300道阅读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试题的不足之处。指出阅读技能测试存在布局不合理、难度较高、平衡性和综合性不够等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同名卷,如重庆(2004-2009)(董满霞,2011)、安徽(2005-2011)(何静,2012)、陕西(2006-2011)(施云,2012)、广东(2004)—2010)(周逸群,2011)、江苏(顾正光,2012)、四川(唐力、杜平,2011)等。基于上述研究,作者发现: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巴赫曼和帕尔默的任务特征框架设定自己的量表,并侧重于内容效度的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量表,辅以语料库软件AntConc和Microsoft Word中的Flesch易读功能,对2014年18套试卷中78篇阅读段落的效度进行同步研究。我们希望了解201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各种特点,为今后试题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备考高中英语考试提供有用的信息。
2.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4年18套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的78个阅读理解试题和318道对应试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使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和Word中的Flesch可读性索引功能。 AntConc是一款语料库软件,从网上下载快捷方便,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占用内存空间少。与Microsoft Word 相比,AntConc 可以更准确地统计词汇频率,并且在文本中包含标点符号(如“?”、“、”或“.”)或横线(______________)时,Word 软件需要处理所有的词汇频率。多于; AntConc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词频功能来方便排版。比率(TTR) 统计。
(3) 项目定义
1.题材和类型
笔者参考刘润清、韩宝成(2004),结合近年来的命题情况,将题材分为科普、生活、传记、文教、家庭、旅游、环保等八个部分。体裁以常见体裁为主,即记叙体、议论文、说明文、实用体。
2. 测试技巧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阅读能力综合评估及试题中的8个考点和语言能力目标七级、八级阅读要求(教育部、 2003)和《考试大纲》确定了八个技能选项:标题类、详细信息类、词/句猜测类、判断/推理类、结构/来源类、观点/态度类和意图类(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 )。
3. 形状、类比和类比
符号是指文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类符号是指一次性单词,类符号比率是指类符号与形状符号的比例,常用于衡量词汇的密度。
4.生词及生词比例
本研究中的生词是指阅读章节中用中文标注的词汇,如国家课程标准第一卷中的“pigeons(旅鸽)”;生词率是试卷中出现的生词总数与类别符号总数之和。例如,安徽卷中新词的比例(2.10%)=新词总数(16)/符号总数(762)。
5. 易读性
(四)研究步骤
1. 采集样本
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样本采集必须保证所选试题的准确性,保证字母不遗漏,句子必须完整。
2. 样品的整理和处理
由于本研究只需要阅读理解部分的问题,因此每组问题的阅读理解部分需要复制到单独的文件中。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可信度,作者参考了自行设计的量表,指定两名经验丰富的高考应届教师根据量表对每套试题的体裁和题材进行统计。在文本特征方面,删除冗余文本,如每篇文章的序号(A、B、C、D)、符号“”以及中文注释部分,然后对所有文章进行审核,直到文本、所有符号等已清理完毕。
3. 统计
题材、体裁按表3.1.1逐卷、逐篇统计。在词汇方面,我们主要依靠语料库软件AntConc对形态符号和相似符号进行统计(见下表3.3.1)。文章难度是基于Flesch工具计算的。需要注意的是,文本必须按如下方式处理:将完整的文本(标点符号完整;排除疑问句和替代项)放入空白Word文档中,在“工具”栏设置“拼写和语法”项,勾选“用拼写检查语法项目”和“显示可读性统计信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全部忽略”,自动显示“统计信息表”。通过将其与可读性系数进行比较,您可以计算出阅读文本的容易程度。
三、研究成果
(1)题材以社会生活为主,每份试卷的文章数量相差不大。
表3.1.1按8个主题统计了18套试卷的阅读材料。结果显示,78篇阅读理解文章中,生活类文章34篇,科普类文章13篇,家庭类文章10篇,文化教育类文章10篇。环保类各占6篇,传记类占4篇,旅游类占3篇,其他类占2篇。从阅读理解命题顺序来看,A部分有8套试卷,约占人生的44%; B部分有6篇论文,约占33%; C部分有7篇论文,占比约39%; D部分有11篇,约占65%,充分说明阅读选题是严格按照《考纲》设计的。就生活题目而言,18套试卷中,除安徽试卷未覆盖外,其他均有1至2篇试卷,重庆、大纲、课标二、浙江各有3篇试卷。这说明生活题材依然是命题的主方向。笔者建议教师在复习和备考时重视此类文章,并定期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类涉及机器人、手表遥控器广告(安徽卷A篇)、蜂窝的功能(安徽卷B篇)、利用漂浮物研究洋流(广东卷D篇)、和蜥蜴(重庆卷C部分),候鸽的消失(课程标准第一卷B部分)。
(2)体裁以叙述性和说明性为主,但也有部分体裁单一,文本间分布不均。
表3.1.1显示,18套试卷中,阅读体裁以叙述性和说明性为主,其中叙述性文章24篇,约占总数的31%,说明性文章28篇,约占总数的36% ;议论文13篇,说明文13篇。各篇文章占总数的16.5%,数量相对不足。例如,大纲卷、广东卷、山东卷、课程标准第二卷和浙江卷缺乏议论文,而湖北卷、课程标准第一卷、辽宁卷和山东卷缺乏应用论文。有些试卷只有单一体裁。广东报、山东报过分考议论文和实践文。材料A、B、C为三个连续的叙述性文本,D、E(山东纸)为说明性文本。但大部分试卷在体裁上比较均衡,如北京卷、重庆卷、福建卷、江苏卷、江西卷、陕西卷、天津卷等。
另外,从材料顺序来看,Part A将考8篇记叙文、7篇实践论文、2篇解释性论文; B部分将测试7篇说明性论文、6篇叙述性论文、3篇实践论文和2篇议论文; C 部分将测试说明性论文。 9篇文章,其中记叙文1篇,议论文3篇,应用篇1篇; D部分审查5篇叙述性文章、解释性文章和论证性文章,以及2篇应用性文章; E 部分审查4 篇解释性文章和3 篇论证性文章。可以看出,A部分以实用类文章为主,约占54%,B、C部分以说明性文章为主,约占25%-32%,D部分以议论文为主,约占38%。 %。 E部分,2014年只有安徽卷、重庆卷、大纲卷、福建卷、湖北卷、山东卷、四川卷等7套试卷,无法与其他考试进行具体比较文件。但就主题而言,有3篇议论文。 4篇说明性文章。
(3)各试卷的词汇量和生词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但类型与符号比例相对一致。
1.形状符号和类别符号
18套试卷中共有4729个类似符号的单词,其中频率Fq2的单词有2401个,频率Fq=1的单词共有2358个。为了发现高频词的特征,作者提取了18套试卷中所有文章的前50个词(Rank50)。结果发现,50个词在文章中重复了9347次,占所有字形的最多。一个巨大的百分比。其中,除people(83次)和do(63次)外,其余48个词均为虚词。定冠词the出现1135次,介词to出现774次,不定冠词a出现621次,连词and出现593次,人称代词I出现253次,you出现193次,we出现98次。
那么,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每篇文章长度可以在100-300字之间的要求,2014年78篇阅读理解文章的总词汇长度应为7800-23400字。如果按照《考纲》,每套试卷的阅读理解通篇总数不少于900字,那么这18套试卷应该是16200字。由此看来,18套试卷中的文本总长度(t2=25191)高于《课标》和《考纲》的词汇量。
2. 类型比(TTR/ttr)
从表3.3.1 类型比例可以看出,从类型符号总数来看,类型比例最高的是《课程标准卷一》(TTR=42.80%),其次是《课程标准卷二》(TTR=41.65%),陕西量(TTR=42.03%)、辽宁量(TTR=40.18%)、湖南量(TTR=39.29%);类型比例最低的是山东卷(TTR=32.11%),其次是广东卷(TTR=34.01%)、湖北卷(TTR=34.45%)、江苏卷(TTR=35.66%)和四川卷(TTR=36.75%) )。因为字型比直接反映了文章的词汇密度,也就是说字型比越高,意味着词汇密度高,阅读难度就相对高,反之亦然。因此,课程标准第一卷读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总类型符号包括文章和问题以及替代部分,仅依靠文章的总类型比例并不能完全确定文章的整体词汇密度。因此,一篇文章的字型比例应该真实反映词汇密度。在表3.3.1的文章类型比例统计中,我们发现,在18套试卷中,虽然部分试卷的命题数量为5(安徽、重庆、福建、纲要、湖北、四川、山东)或3(湖南),但总体类型比例在45%左右。最高的是陕西(ttr=50.26%),比最低的湖北(ttr=38.88%)高出11.38个百分点。这也可以看出,部分试卷之间词汇测试确实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3、新词数量
表3.3.1 18套试卷中共出现166个生词。闽纸(17)、安徽纸(16)、川纸(13)、浙江纸(13)、京纸(13)、纲纸(12)共出现新词10余个,最高的是福建纸业(17)新词最少的是广东卷、江西卷、山东卷,各有4个词。但从生词比例来看,最高的是安徽卷(2.10%),其中A部分2个、B部分3个、C部分3个、D部分4个、E部分4个;最低的是山东卷(2.10%)。 0.52%),其中A部分1个,C部分2个,B、D部分没有生词。对比安徽卷和山东卷,发现两组试卷的阅读次数相同理解命题上,一般符号方面,山东卷(T1=773)多于安徽卷(T1=762),但安徽卷生词数比(2.10%)远高于山东卷(0.52%),即两套试卷对生词数量的控制非常不一致。根据《考纲》的要求,新词量应控制在5%以内。 2014年18套试卷阅读生词量未超标。不过,从出现的生词来看,有些词在《考纲》中并没有出现,比如安徽试卷中的feature、solve等,但应该是考生已知的词汇。
(四)通俗易懂,整体难易
在阅读理解测试中,所选材料的难度要适中,否则很难衡量考生的水平。在语言测试领域,研究者通常用可读性来衡量文章的难度(颜胜宏,2004;颜胜宏、黄力,2005;顾向东、王秋燕,2008)。根据Flesch易读性指数参考表,60至70的易读性为标准值。对比表3.4.1中18套试卷中文章的平均轻松指数,我们发现“标准”试卷中有9套,占总数的50%。分别为安徽纸业(64.01)、北京纸业(65.25)、重庆纸业(66.86)、福建纸业(61.86)、广东纸业(68.95)、湖北纸业(65.10)、辽宁纸业(69.75)、四川纸业(64.40)和陕西纸业(66.80); “比较难”的试卷有7套,占总数的39%分别是:大纲卷(53.80)、湖南卷(59.57)、江苏卷(53.00)、江西卷(57.33)、课程标准卷二( 50.83)、课程标准试卷一(51.90)和浙江纸业(51.90)50.05); “相对轻松”的有2套,占总数的11%,分别是山东卷(71.74)和天津卷(70.30)。
从平均可读性可以看出,各地高考试卷阅读理解难度普遍偏难。但每套试卷的A、B、C、D、E部分之间的可读性变化较大。例如:闽卷中的A、B、D都是“比较容易”,而C、E则是“困难”;川卷中,A、B、C“比较容易”,但最后两张卷子D、E则“困难”。根据高考题阅读理解“由易到难”的命题原则,课文的阅读难易程度顺序为A、B、C、D、E难度应该越来越低,难度越来越高,但从表4.4.1中A部分的指数来看,除了“非常难”的浙江试卷(29.5)外,其余的“容易”的A部分试卷。其他试卷是湖北卷和山东卷,“相对容易”的是安徽卷、福建卷、大纲卷、课程标准卷二、四川卷,“较难”的是湖南卷。江苏纸、课程标准卷一,其余7套均为“标准”。
(5)考试技巧主要基于详细信息和推理/判断
从表3.5.1可以看出,除山东和天津试卷每题2.5分外,其他试题每题2分。满分为30分(共6套论文)和40分(共9套论文)。 18套试卷的78篇阅读理解文章考查的7个技能中,重点仍然是详细信息和判断/推理,但重点已经放在了猜词/句子等考查较高能力的类型上。和意图。测试的330 道题中,详细信息题140 题,判断/推理题95 题,词/句猜测题34 题,意图31 题,标题13 题,观点/态度题9 题,推理/态度题8 题。结构/来源。下面,笔者主要对上述七项技能的具体命题进行分析。
1. 详情
从表3.5.1详细信息来看,详细信息约占试题总数的42%,除川卷和浙江报纸(推理)。从题数来看,天津卷有14题(最多),大纲卷有10题,安徽卷、湖南卷、江西卷、山东卷、浙江卷有9题,最低的是课程标准卷。一、江苏纸业和辽宁纸业。各5 个通道。结合问题,笔者总结了2014年此类命题的问题特点:(1)信息齐全。这类命题一直是命题的典型特征。完成部分大致分为状语部分,如大纲试卷问题57 The Girl\’sParents gets Rashid\’sphone number from ______.和宾语部分,如北京试卷问题57 Getting to Sea Life Melbourne Aquarium。游客可以采取______.只给出主题,如京报第56题,墨尔本海洋生物水族馆______。 (2)特殊问题。考试问题包括指导性问题,例如谁、何时、何地和什么。例如课程标准卷一第21题:谁可以参加好奇心挑战赛?以及课程标准文件二的问题21:拉希德抵达悉尼后打算做什么?
2. 判断/推理
从18套试卷来看,推理/判断题共有95道,约占总题数的29%。其中,广东、山东卷各10题(最多),湖北卷8题,重庆卷6题,大纲卷6题,江苏卷、四川卷各6题,陕西卷和天津卷各2题(最少);对于单篇文章来说,推理/判断型题约占每组题的27%-50%(每篇文章约15-20题),因此此类题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问题而言,问题词干往往包含以下动词,如mean、infer、infer from、know about、learn from、learn about等。与“详细信息”类别不同,此类问题大多可以直接定位该段落,例如What can we infer about Samuel in Paragraph 4? 《广东卷》第29卷中,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推断出什么? 《辽宁卷35?》等,旨在考查考生对作者未提及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的看法。
然而,有些问题相对笼统,比如从作者在尼日利亚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广东试卷第40题?关于作者的家庭可以推断出什么?在四川试卷第35题中,这使得考生很难在阅读段落时轻松找到相关问题。自然,这样的题目设置也增加了试题的差异化。
另外,还有一些类似“详细信息”的问题。例如,《山东纸业》第46题,作者是哪一年第一次居住在有空调的地方?看似直接问“时间(哪一年)”,但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给出的时间来推断。
3. 单词/句子猜测
从表3.5.1可以看出,18套试卷的34道题中,有5套试卷每套考一题,其中北京试卷(69题)、重庆试卷(50题) )、江西论文(71题)。 )、山东卷子(47题)和陕西卷子(51题);有3套试卷,分别考3张试卷,如福建卷(58、60、69题)、江苏卷(59、61、67题)、辽宁卷(27、29、31题)、剩余10套试卷中考2道题。
与上述判断/推理类相同,考生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出所问的单词或句子。这类问题问起来比较简单。与问题相匹配的单词通常带有“下划线”和“段落”。据调查,2014年18套试卷中考查的四种情况分别是“代词”类、“动词”类、“句子”类和“短语”类。其中“代词”类(见示例) 1) 包括不定代词“it”、人称代词“them”、指示代词“this”和关系代词“which”,特别是不定代词和人称代词的常见替代词包括“动词”类别;熟悉的含义(如例2中的“恢复”)和新词的猜测含义(例2中的“已验证”)主要测试段落中动词的具体含义,常见的替代词是“句子”。类别(见例3)主要测试某个段落或划线句子的具体含义,如江苏造纸第70题“你的过去比我的更完整”和辽宁造纸第29题“相反”测试的不是句子的原意; “phrase”类别(见示例4)与之前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1:
《山东纸报》第47问第3段中划线的“它”指的是什么?
《安徽卷》第73卷第3段中划线的“他们”可能指的是“________”。
福建论文第60题第一段中划线的“他们”指的是什么?
示例2:
《陕西卷》第51 题第2 段中划线的“认证”一词可能表示“________”。
课程标准第二卷第23题最后一段中划线的“恢复”是什么意思?
示例3:
《辽宁卷》第29题第2段中划线的句子“反之亦然”可能意味着树木________。
江苏纸报第70题“你的过去比我的更完整”,妈咪的意思是________。
示例4:
课程标准第一卷第33题第3款中的“那个传统”指的是什么?
《安徽卷》第70题最后一段的“推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________”。
4. 意图
从表3.5.1可以看出,该类试题共有15套试卷。其中,重庆论文的第55题、四川论文的第41题、山东论文的第59题也检验了文章的主要思想。其余三套试卷(湖南试卷、课程标准一卷、课程标准二卷)不包括在内。从例5来看,有些是补全题,比如北京论文的第70题、湖北论文的第68题,还有一些直接问作者的意图,比较直白。
实施例5:
重庆论文第43题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皖卷第71题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北京试卷第70 题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5. 标题
此类命题一般为一。 2014年18套试卷中,有11套试题考一题,一套试卷(福建卷)考两题,其余6套试卷(北京卷、江苏卷、课程标准卷、川卷、山东卷、陕西卷)未审查。从题目来看,这道试题放在最后一题。
6. 意见/态度
从表3.5.1可以发现,此类命题所占比例很低,但大部分命题与《安徽卷》第75题相似。作者对阿育王的态度可以用______来形容。通过对比试卷,我们发现2014年的考试有3道题,分别是Critical(陕西试卷第60题)、Displyful(可疑)(新课标试卷一第30题)和Thanksgiving(新课标试卷第30题)。新课程标准试卷I)。山东试卷第43题),选项中出现了7个未经测试的选项,分别是“中立、积极、有抱负、同情”、宽容、尊重、支持。
7. 结构/出处
从表3.5.1可以看出,章节结构类别共有4题,即重庆试卷的第38题,四川试卷的第40题和第50题,陕西试卷的第55题;来源类型有4题,即安徽卷59题,课标一卷23题,辽宁卷24题,陕西卷56题。提问时,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安徽卷第59题《你最有可能在哪里找到这两篇课文?》、课程标准第一卷第23题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写作?辽宁卷第24题这段文字很可能出现在______中。经过研究,笔者还发现,2014年的18套试卷中,文章来源共涉及10个方面,分别是布告栏/公告、小册子、网站)、报纸/杂志、指南、评论、报告、广告、教科书、采访。有些试题在命题上非常一致,比如四川论文的第50题和重庆论文的第38题第1段主要是如何展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出处题的正确选项全是C。就这样吧
需要命题者适当调整选项,增加试题的信度,以防学生熟悉这样的“套路”。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上研究得出,2014年18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在文本特征方面,题材以生活类为主,主要关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人与动物等,C和D篇比例相当;体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但是总体来说体裁相对单一,个别试卷体现更为明显(如广东卷和山东卷),A篇主要是应用文,B篇和C篇多为说明文;词汇方面,25191个形符中有类符4729个,且高频词汇大多是功能词,试卷间的词汇密度稍不均衡,生词量远低于5%,但是部分试卷生词比例相差悬殊;易读度方面,整体上偏难,但是A、B、C、D和E篇之间易读指数并不是完全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的。
在考查技能上,主要以考查细节信息和推理/判断为主。细节信息类主要在A篇考查,问题主要以补全信息和疑问为主;推理/判断在各地试卷中存在明显的差别,广东卷和山东卷(最多)比陕西卷和天津卷(最低)多出了8道。
以上18套阅读理解的共时研究结果对于命题人员、教研员及广大高三备考教师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各试卷间考查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能够较全面地分析出,这为下一年的试题命制和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其次,使用软件AntConc计算形符、类符和易读指数能够科学地析出数据,这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研究的信度,也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有效地为学生筛选真题。再次,研究试题并不是为了“考什么,学什么”,而是为了较大程度上对不同试卷间同一考点的分析,进而为下一步的试题命制、效度分析,甚至试题评价提供一些信息。另外,试题效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为高三课堂教学呈现了一面镜子,这就会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规避一些问题,远离题海战术,形成一种“哪里可讲、哪里可细讲”的意识,真正地熟悉重点和难点,灵活地调整解题思路,这不仅为学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还为学生增加了解题的成就感。
作为高三备考教师,我们应该熟悉高考试题中常见体裁及题材中常见的语言结构和现象,尽量把握住试题对于阅读策略、语言知识掌握、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的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注释:①指的是18套试卷中阅读理解中的第一节(即选择题部分)。其分布情况为:湖南卷考查了3篇,山东、四川、湖北、大纲(全国卷)、福建、重庆和安徽7套试卷分别考查了5篇,其他10套试卷中均为4篇。
②这里的生词比是按照生词量除以文章类符数进行计算的。
参考文献
[1] Kunnan, A. J. Towards a model of test evaluation: Using the test fairness and the test context frameworks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Testing, Guangzhou, 2006.
[2] 董曼霞.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7.
[3] 董曼霞. 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测试历时分析与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2).
[4] 董曼霞. 重庆市2004—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2).
[5] 辜向东,王秋艳. 高考英语全国卷与各省市自主命题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分析[J]. 考试研究,2008(3).
[6] 顾正广. 基于语料库的江苏高考英语(2008—2011)阅读理解试题效度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7] 韩宝成,罗凯洲. 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3).
[8] 贺静. 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9]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0] 李绍山. 易读性研究概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11] 刘润清,韩宝成.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2] 史昀. 陕西省2006—201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J]. 科技风,2012(18).
[13] 唐利,杜平. 高考英语四川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
[14] 晏生宏. 计算机辅助易读度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4.
[15] 晏生宏,黄莉. 英文易读度测量程序开发探索[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6] 杨惠中,Weir, C. J.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7] 祖琴. 高考英语全国卷(2007—2011)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A Study on the Valid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2014 NEMT Papers
Fu Xiangdong
Abstract: Reading comprehension has a large proportion in NMET,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validity. With the tools of AntConc, Flesch and self-scale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78 texts and 318 questions from 18 papers in 2014.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mes are about daily life concerning school life, family, or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and that types of literature are mainly made up of narrative and expository writing, and that high-frequency words are function on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xts are mainly on details and inferences. From the local perspective, the texts on details and inferences are obviously distinguishing, and the texts are not in order of readability from text A to text E, and new words are inconsistent in some papers. As for it, the study will guide senior three teaching and give some advice on testing.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the papers selectively and wisely.
Key words: reading comprehension; feature of text; skill; theme; type of literatur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
用户评论
残留の笑颜
这篇文章太棒了!我一直在寻找关于2014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的研究,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研究方法很严谨,结论也很有说服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非常感谢作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宝贵参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内容效度很重要,这项研究让我们更了解高考试题的质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研究结果很有意义,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学术研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内容效度研究很关键,能帮助我们改进试题设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研究,让我们更了解高考英语试题的有效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内容效度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离殇
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考英语试题的有效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的眸中有星辰
这项研究很有意义,它让我们更了解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2014年的英语高考试题,内容效度如何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内容效度研究,非常重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希望看到更多关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研究的成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很严谨,值得借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2014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怎么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夜晟洛
研究结果很有说服力,内容效度分析非常细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研究的论文。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这篇文章的结论很有启发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希望研究人员能继续关注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研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