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九年来首次下降,公考更加火爆

考研即使累,依然可以提供学业提升、收入提升、阶层流动的机会。

撰稿:清流

著名考研导师张雪峰再次登上热搜。

2022年12月,他发微博称,认为2023年考研的人数会减少。没想到,他的预言成真了。

考研人数九年来首次下降,公考更加火爆

11月22日,他在微博发文:“我记得我说过,今年考研的人数会下降。”

图/图昆虫创意

据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38万人,较前两年有所减少。 2023年全国硕士学位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74万人,2022年全国硕士学位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人。

经过多年的增长,考研报名人数终于开始下降。而且,这个数字可以排除人口形势的影响,因为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人。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 2024年,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87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9万人。

考研人数九年来首次下降,公考更加火爆

也就是说,毕业生还是很多,但是考研的人少了。这种趋势确实不正常。

01

此前,我国考研人数已连续八年增长,增长速度惊人。

2015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比上年减少6.5万人,2014年考研报考人数也出现下降。当时有媒体称,这“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潮的结束”。

考研人数九年来首次下降,公考更加火爆

不得不说,这个判断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因为那时考研的人数就开始疯狂上升。到2023年,考研人数将达到474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八年内增长近两倍。

图/网络

在此背景下,考研“落地率”开始提高。据新东方发布的《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显示,不含研究生,全国共有864家招生单位招收2023年考研人员,共计76万人。这也意味着近400万人注定会失败。

因此,近年来,考研开始成为高考的一种趋势。考研几乎成为每个学生的“必然选择”。与毛坦厂、衡水中学类似,“考研工厂”也出现了。

2019年,有媒体报道称,西安郊区有一所已关闭的考研学校——,真正的考研工厂。 “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努力,挤进了高等教育。”训练,梦想非凡的生活。”

图/图昆虫创意

这波考研热潮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就业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近年来,在大城市,“硕士以上”几乎成为大公司的招聘标准,各种公审、编审也开始不断提高门槛。此外,应届毕业生数量持续创新高,考研成为推迟就业的避风港。 —— 既然找工作难,不如“努力”几年。

于是,“二战”、“三战”、“逆考”、“985本科非考研”相继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姿势,大学生都尝试了。千方百计上岸。

那么,这一切会在2024年考研时戛然而止吗?

02

张雪峰很厉害,成功预测了考研人数减少的趋势。然而,预测今年的趋势实际上并不需要预言能力。

如果看数据就可以看到,近两年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人,比上年增长10.56%; 2022年,申请人数为457万人,增长21.22%;但到了2023年,申请人数为474万人,增速骤降至3.72%。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出现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原因,一方面也与就业形势有关。随着工作越来越难,考研性价比下降,大学生对考研不再抱有太高的期望。相反,本科只要有机会找工作,那就先找工作,抓住机会。

这种推理并非没有根据。今年4月,北京发布数据。 2023年,北京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约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约13.61万人。硕士、博士毕业生数量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

也就是说,在大学聚集的大城市,研究生的数量甚至比本科生还要多,这势必导致研究生的“赛道”进一步收窄。

原本是就业的捷径,现在变成了人来人往的通途,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图/图昆虫创意

有趣的是,如果你看看近期的热点,也能发现一些端倪。

例如,有媒体报道称,不少2024届毕业生表示,他们在近期求职过程中遭遇了基于“第一学历”的歧视。一些企业并不招收“双本大学”(非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有学生表示,自己的“第一学历”似乎成了他们身上的“污点”。

即使教育主管部门宣称“第一学历”并不存在,但社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共识的评价体系。 “第一学历”就是第一高等教育学历。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学历第一”也被用人单位视为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虑因素。

“菜”太多,口味变得挑剔。

这也意味着,二战、第三次大战期间苦读考研的效果已经不再那么大了。

这些消息虽然是片面的,但也能部分说明今年考研的情况:考研性价比在下降,学生的热情在降温。

03

考研人数的下降是否意味着学生变得更加理性、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图书馆变得不再那么拥挤?

其实学生一直都是很理性的。他们急于考研,或者说现在不太喜欢考研。这都是理性计算的结果。毕竟这是人生规划,需要的理性远比写论文大纲要理性得多。

而如果考研人数继续下降,我们就很难断定大学生变得更加放松了。

不信你看看参加公考的人数。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将于2023年10月24日18:00截止。据中公教育最新统计,截至24日17:30,全国考试报考人数达29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1万,创历史新高。

公考大概比考研更难。 2024年国考,将有260万人通过招录单位审核,比去年同期增加36.5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为66:1,略高于去年的60:1。 “最成功”职位的申请比例为3572:1。

这说明不考研的学生可能已经被分流到其他轨道了。目前,地区和省考的数据尚未公布,不妨继续关注,看看人数变化。不过,大概率可以推断,大学生的日子可能并没有太大的轻松,找图书馆依然困难重重。

图/图昆虫创意

至于考研降温,恐怕很难说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又一条上升通道被堵住了。考研即使累,依然可以提供学业提升、收入提升、阶层流动的机会。

考研人数的减少表明,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这种“确定性”正在丧失。他们可能不再认为学习、考试、提高学历、获得更好的机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微博上,你可以看到一些教育博主欢呼:“考研流行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冷静下来了!”他们似乎热情欢迎这一趋势。

恐怕这太乐观了。无论如何,考研仍然是一个公平的机制:公开报名,标准明确,并有一定的容错机制,比如调整、复赛。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简单”的。

如果原本被期待相对稳定的学术考试失去了魅力,大学生早早去准备招考,体验一下胡萝卜坑、性别歧视、怪异问题等真实的“社会”,这或许就不那么美好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过于友好的趋势。

真相应该是这样的。对学术感兴趣的人本科毕业后考研,想尽快升学就业的人可以正常进入社会。现实是,无论是否考研,选择职业都成为了最大的考虑和变量。

用户评论


断桥残雪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人数暴增,这说明大家对未来的选择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谨慎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公考火爆,看来大家对稳定还是比较看重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人数暴涨,这背后一定有原因,值得深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背后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考研越来越卷了,公考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埃落定

公考火爆,这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就业形势的担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り。薆情海

公考人数暴涨,这可能意味着大家对稳定的追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社会趋势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ゞ香草可樂ゞ草莓布丁

公考火爆,说明大家对未来的规划越来越理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考研越来越难,公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公考人数暴涨,这可能意味着就业形势严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公考火爆,这可能意味着大家对未来更谨慎。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是时代的趋势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公考火爆,这可能意味着大家对未来更务实。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背后有深层原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公考火爆,这可能意味着大家对稳定的追求更强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考研人数下降,公考更加火爆,这可能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公考火爆,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社会更加注重稳定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