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今生今世
2015年盛夏,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笼罩在一股不安的阴霾之中。前湾港路附近的一片荒地成为两起命案的垃圾场。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到处
第一个受害者是一名20岁的女孩,名叫庞。她与华某同龄,但6月18日晚后就彻底消失了。家人报警并到处寻找,但直到6月27日下午才发现她的尸体。它冰冷、僵硬,带着难以言喻的伤痕,静静地躺在草丛中,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她一生的恐惧和绝望。
仅仅两个小时后,命运再次向警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庞尸体不远处,警方找到了第二名受害者金某,她是——手机店的女店员。金最后一次出现是在6月6日。3月24日晚上下班后,他就像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家人和朋友四处寻找无果,但最终等待的却是坏消息。
两起谋杀案发生时间相似。倾倒尸体的地点相距不到100米。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测:——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消息一出,整个青岛都震惊了。每个人都处于危险和恐慌之中。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然而案件的侦查却似乎陷入迷雾之中,困难重重。
图片来自网络
案发地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现场环境复杂、破坏严重,给警方取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更糟糕的是,由于案发是在夜间,没有目击者,也没有监控录像。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
专案组成员顶着巨大压力,夜以继日地工作,采访、调查线索、分析案情,试图从线索中寻找突破口。他们走访了案发现场周边所有居民区、工业园区、学校。就连连环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也未能幸免,力争不放过任何可疑人员。
案件的侦查就像走在迷宫里一样。每条路看似通向真理,但关键时刻却走入死胡同。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专案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事情越来越大,但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知道两个鲜活的生命正在等待正义。
努力得到了回报。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开发区的一条线索给专案组带来了新的希望。 6月25日,开发区一家服装店发生一起未遂抢劫案。失主是一名年轻女子,报警时详细描述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犯罪事实
无独有偶,根据店主的描述,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与两起命案的凶手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先控制了受害人的行动,然后才实施抢劫。更重要的是,服装店老板正在与嫌疑人打交道。过程中,发现对方携带了一部手机,而这部手机属于第二名死者金某!
这只是巧合吗?专案组成员敏锐地意识到,这起未遂抢劫案可能是破获两起命案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服装店老板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德斌的身份信息,黑龙江人,1984年出生。更令人震惊的是,李德斌并不是初犯。早在2002年,他才18岁。他因抢劫、放火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直到2014年6月才被释放。
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有犯罪记录的人重获自由后会做什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专案组迅速行动,对李德斌展开全面追捕。狡猾的李德斌作案后逃离青岛,失踪得无影无踪。专案组并没有放弃。他们一路跟踪,最终在哈尔滨一家宾馆抓获了李德斌。
审讯室里,面对铺天盖地的证据,李德斌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承认了杀害庞、金和抢劫服装店的事实。
随着李德彬落网,两起杀人案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李德斌出狱后,经亲戚介绍到青岛一家工厂打工。但他比较懒,觉得工作太辛苦,工作没多久就辞职了。没有经济来源的他,整天只能靠姐姐养活。闲散,闲散
图片来自网络
辞职后不久,李德斌遇到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女人。两人很快就建立了关系并同居。李德彬萌生了结婚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怒。怨恨和不满
事发当天6月18日晚,李德斌在外面喝酒以解忧。结果他越喝越郁闷。当他摇摇晃晃地来到事发现场时,看到庞独自一人行走。心中突然生出邪恶的念头
他尾随庞,将她劫为荒原。庞拼命反抗,大声呼救,却逃不出李德斌的魔掌。疯狂的李德斌为阻止庞逃跑,双手掐住她的脖子,将其勒死。
杀死庞后,李德斌并没有停下来。相反,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6月24日晚,他在公交车站附近盯着独自下班回家的靳某。
这次,他又故技重施,将金绑架到偏僻的地方,抢走了她的手机、现金等财物。为了让她闭嘴,他再次残忍地杀害了金。
短短八天时间,两条无辜的生命就被李德斌残酷地剥夺,而他的作案动机仅仅是因为生活的不如意和内心深处的扭曲与邪恶。
图片来自网络
李德斌的被捕让受害者家属得到了一些安慰,但失去亲人的痛苦永远无法治愈。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2016年1月14日,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判处其罪名成立。李德斌被判处死刑
李德斌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他主动供述了杀害庞某的事实。应当视为自首,可以从轻处罚。他的上诉被驳回。 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德斌死刑。
2017年12月,李德斌被执行死刑,结束了犯罪生涯。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法律惩罚和道德谴责。
这两起命案给安全敲响了警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李德斌这样的魔鬼?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或许这是这个案例留给我们最大的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