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费神话:一人花2200元吃一顿中餐Omakase。这很奇怪吗?

在上海,从来不缺少下一个头灶,而与头灶相关的争议只是众多消费行为中的一个方面。旧玩法失败后,新玩法将会接替,但总会有人用脚投票。在上海,这才是真正的神话。

文字|周欣雨吴雨辰丁文杰

编辑|赵雷

运营|惠英

这是中国的主厨发办。

餐厅里只有六个人,并排坐在厨师面前。厨师拎着一只油光闪闪的鸡在市场里转了一个星期,最后回到盘子里,小心翼翼地从巨大的鸡身上取下一小块鸡皮,放进你的碗里。每道菜都有这个仪式,包括一小块麻婆豆腐、半个皮蛋、两根上海青和一块猪油渣。如果你小时候在家,妈妈给你做这样的菜,你一定会不停地催促她,“太疯狂了”,但此时你不敢说什么,否则你就失去了厨师的地位。讨好你,甚至让他转身离开。吃完饭,账单是每人2200元。你擦了擦嘴,肚子还在咕咕叫。

卢卡吃的主厨搭配。图片/受访者提供

这不是梦。

日前,主打“中式Omakase”的上海餐厅“Touzao”走红网络。凭借其高昂的售价和“点缀”的外观,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日本,omakase是一种烹饪方式,厨师根据当天购买的食材在顾客面前即兴烹制菜肴,然后即可食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日本料理,包括但不限于寿司、烤鸡肉串和铁板烧。

然而,当Omakase运用到强调份量大、性价比高的中餐上,然后定价为每人2000元时,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和无法理解。他们认为这只是“割富人韭菜”的噱头。

同样在上海,就在“头灶”引发热议前不久,美国网红咖啡Blue Bottle咖啡登陆上海静安区。开业当天,蓝瓶咖啡店外就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龙。有人排队7小时买一杯咖啡,引得网友感叹:“上海人不用上班吗?”

人们对于当下对“海派”的诠释感到惊讶。无论品牌和理念来自西方还是东方,只要来到上海,就能转化为巨大的消费力。人们追求精致,并愿意为此花费大量时间或金钱。独特性在这里永远不会过时,新颖的玩法在这里永远不会缺少观众。

上海不仅是一个“爱情神话”,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消费神话。

“吃过才有发言权”

晚上6点,蒂娜坐上了一辆载有5人的“黑车”。 —— “从表面上看,窗户上覆盖着黑色的窗帘。”她要去一处私人庄园体验Omakase,号称请来了银座顶级的寿司厨师。

需提前3个月预订,且只能由熟人推荐;庄园地址保密,整个用餐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用餐当天,所有食客必须在外滩集合,乘坐专车前往目的地。在日本生活了10多年的蒂娜震惊了:“小野二郎没有那么盛大。”

本来,蒂娜打算边用餐边拍视频博客,但刚到外滩,一名戴着白手套的店员用一个铺着红色丝绒丝绸的托盘“要求”收走她的手机。

上车的那一刻,蒂娜就后悔了,“如果我被绑架了,我就没法用手机通知别人了。”然而,精彩的情节终究没有出现。车外,上海的晚高峰刚刚开始。那时候,蒂娜如果能打开手机上的地图,就会看到一个十英里长的外国市场,路边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大约两个小时后,她在贵兴的车上被告知:“行程已超出时间,餐食已取消。”

Omakase,源自日语“”,是一种无需点餐,可以请厨师根据食材自己做餐点的用餐方式。从事奢侈品公关7年的Tina经常参加一些“高端局”,Omakase是她的首选。 “小众、精致,就像打开盲盒一样。”

但进入2020年以来,Tina发现Omakase突然变成了上海随处可见的“白菜”。据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介绍,一切都可以是omakase,“连甜品自助餐都必须有omakase。”

小红书博主Stella介绍,日本美食圈流传着一个故事:2016年,银座米其林星级寿司店“Sushiichi”的主厨青木在上海开设了“寿司青木”。从此,“鮨”二字成为日本料理餐厅的财富密码。只要在店名中加上这个罕见的字眼,无论食材和口味如何,价格无论如何都有勇气达到米其林标准。

显然,“Omakase”已经成为“寿司”的继承者,被视为新一代日料店的财富密码。以前,蒂娜喜欢去怀石料理店,“这是和Omakase 完全不同的模式,可以点餐。”但去年,她发现店里多了一个酒吧,评论上的店铺描述从“怀石料理”变成了“Omakase”,套餐价格也涨了几百。老板的解释是:做生意很难,必须要赶潮流。

浸水式主厨发办。图/大众点评截图

这股风潮最终从日本美食圈传到了中餐。今年1月,头造在上海开业。当时,这家尚未引起争议的中餐厅就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

上海消费神话:一人花2200元吃一顿中餐Omakase。这很奇怪吗?

几乎吃遍了上海所有高档餐厅的卢卡告诉《每日人物》,在头造开业之前,原来的地点是上海一家名为“Zo”的顶级日式餐厅。这家店最初以寿司怀石料理闻名,当然是Omakase 模式。但后来,由于厨师左佐与客人发生冲突,左佐在网络上引发争议,随后被举报缺乏生食许可证。之后Sa转型,专营日式烤鸟。

爆发的冲突也很有趣。传闻有顾客带茅台去吃日本料理。结果,厨师和客人就“日本菜该不该和茅台搭配”等问题发生争执。一位多次就餐的顾客与厨师也发生了冲突。左佐厨师叮嘱客人“照顾好自己”。这个成语后来成为“左”的代名词,甚至被“左”挂在店里。

尽管还有很多人支持和欢呼,但左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接替的人是头藻。同样的店址,同样的装修,餐盘前的六个座位,甚至一些吃日本菜的碗筷,都是头藻继承的。当然,还有Omakase,而且价格也很高。

在中餐馆吃omakase 会是什么样子?卢卡对此很好奇。今年1月底,她带着几位顾客到头灶吃饭。预订需缴纳1000元押金,微信与餐厅私下沟通,下午6:30准时到达。

与网上大多数评论不同,卢卡对头炉的印象很好。在日本餐厅的Omakase 模式中,厨师和客人面对面坐着,发生各种交流。手术当天,卢卡带来了一位意大利顾客,被不少网友吐槽的烤鸡菜,成了这位外国友人推崇的菜品。 “看着像烤鸡,吃起来却像烤鸭,顾客惊呆了。外国人的烹饪技术很简单,通过这道菜,他了解到中国菜的呈现方式有很多。”

另一份竹笋清汤也让意大利人好奇,“这是国宝大熊猫吃的竹笋吗?”意大利人问,厨师用中文回答,卢卡翻译。这样的交流氛围让卢卡觉得很头疼。是有价值的。至于这两根上海青,卢卡说它们有一种不同的甜味。 “反正超市里也找不到,不然我每天都会买。”

吃过头枣的人给予的好评不假。 1月底,高念在通知中发现了这家以“中国日常美食”为概念的新店。她跃跃欲试,就交了1000元押金。二月中旬的一天,她和另外五位顾客如期抵达。店面简单又小,吧台前坐了6个人,有点拥挤。厨房和餐桌一墙之隔,隔绝了油烟,但厨师会在年糕面前完成每道菜的最后一步。

第一道菜是竹笋清汤,没有任何调料。熬了7个小时后,年糕的味道就像玉米和红薯一样。整只文昌鸡浸在油里炸,只用最脆的皮和最嫩的肉。燕窝蛋挞的核心是燕窝。蛋挞外脆内嫩。上桌时仍然冒着热气。吃完饭,年高突然想喝酒,但店里只能按瓶买。 “我好像一瓶都喝不完。”她小声嘀咕了一句,厨师直接给她倒了一杯,这让她对店里的服务有了好感。

“其实用的高端食材还是很多的,比如燕窝、鱼翅、虎斑、M12、象拔蚌、真鲷鱼等。”年高说道。尽管如此,卢卡和年高都觉得头藻的价格仍然偏高,他们认为将价格定在1000-1500元区间可能更合适。

那天吃完饭后,卢卡付了请客的钱。费用为每人2000元,另加10%的服务费。六人最终花费了13200元。除了贵之外,对她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吃不饱。当她回到家时,她又嚼了一根蛋白质棒。

在头灶可以吃到年糕。图片/受访者提供

食材、氛围、规矩——都是为了高价

现在,头藻继承了左的批评,而且这种批评还没有扩展到老顾客。在一些过度消费的人看来,网络上对头藻的指责是不公平的。

“花2000元,就可以飞到日本,吃到好吃的日本料理,但由于疫情,人们不能出国,所以现在上海的日本料理很贵。”现在上海新开的日本料理店售价都在2000元左右。有些日本厨师没有技术,练习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工作。”Luka代表Touzao抱怨道。“听说Touzao的团队都是来自唐歌(米其林三星级餐厅)的。”

Touzao的omakase至少在口味上得到了一些人的好评,但Modu的omakase套路远不止于此。

首先是原料的包装和堆放。喜欢尝试Omakase的Tina认为,听厨师介绍食材是这种用餐模式中最具仪式感的时刻,但有些店也让她感到紧张。例如,崇明种植的上海绿被描述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养下生长的植物”。她暗自埋怨,“我家附近的菜市场2块钱就能买一斤。”

“松露、海胆、鱼子酱”已成为高级日本料理的标准食材。蒂娜发现,这些原本是辅助食材的食材,在上海很多昂贵的日本料理中都变成了主菜。她见过很多“可怕”的吃法:用鱼子酱当鱼子制作军舰寿司。它不是多汁新鲜,而是极其咸;一堆大米如鹌鹑蛋,上面铺满了米。三只上等的马粪海胆上桌,厨师毫不犹豫地在上面刨了一碗黑松露,“就像是免费的一样”。最终的产品味道很奇怪,“各种浓烈的味道在嘴里战斗”。

餐厅环境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33岁生日,阿黄为自己点了HIYA,在大众点评“黄浦区日本料理环境榜”上排名第一,“充满仪式感”。在到店博主的镜头中,店内有一扇全景落地窗,正好可以框住黄浦江的风景。窗边的风景宽敞明亮。她特意提前两周多预约了。她不仅交了2000元的押金,还被要求至少花2000元。

但到达现场后,阿黄发现餐厅的落地窗缩小了一半,观看空间狭小、局促。 “好像座位不够,所以临时加在靠窗的位置。”店里的菜单只是薄薄的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品并不多。她和朋友们几乎把所有的菜都点完了,才收了2000块钱。据大众点评介绍,这家店的人均消费价格为653元。

阿黄预订的生日摊位与他想象中的相差甚远。图片/受访者提供

“本来人均不高,毕竟没什么可点的,也不好吃,只是为了这么一个风景位子,搞个噱头而已。”为了不浪费,她最后只好把饭菜打包铺满桌子。不乏日本食材。

依赖复杂营销的不仅仅是日本食品。探店博主Andy曾将自己的生日派对安排在思南公馆的一家当地餐厅。周围的落地窗透出黄色的光芒,灰色大理石的外墙让这座平房充满了质感。 —— “这绝对是我度过的最时尚的生日。”

但进入餐厅后,安迪发现这是一个骗局:“我怀疑老板第一次卖这间旧平房时把预算都花光了。”餐厅里挂着两个怪异的红灯笼,绿色的壁纸散发着霉味,红木家具旁边点缀着不搭配的Instagram风格的装饰品。这顿饭安迪总共花了5000块钱,但最满意的味道不是来自食物,而是来自浴室。 \”浴室装修得比所有房间都干净、大气。\”

下一顿饭的时候,蒂娜被无数闪烁的灯光包围。 10张桌子里有近8张都有自己的灯,而且都在拍照。食物对她来说也乏善可陈,“我上个月才去过那里,现在你问我吃了什么,我都记不起来了。”

上海消费神话:一人花2200元吃一顿中餐Omakase。这很奇怪吗?

在对Touzao的批评中,也有针对中餐厅Omakase的规定。头灶下午6:30准时送餐。截止日期后将不再等待。迟到者将不会弥补错过的菜肴。此外,他们还可能面临来自厨师和其他食客的压力。没有规矩就意味着高价格,这就是上海昂贵餐饮的缩影。

2020年底,美食博主阿黄的朋友推荐了位于上海外滩的意大利餐厅DA VITTORIO SHANGHAI,这是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也是一位远渡重洋的意大利厨师。提前确认了店内白松露的上市时间后,阿黄立即进行了预订,并带着丈夫加入了办理入住的队列。

欧式白色方桌、绿松石色桌椅、金色蜡烛吊灯……走进餐厅,映入眼帘的是简约而精致的意大利装修风格。阿黄订的是窗景位子,窗外浦东有很多高楼大厦,但她的好心情却被一份菜单结束了。

他们手中的菜单上赫然是松露季节的特色套餐。唯一不同的是,丈夫手里的菜品上都清楚地标明了菜品的价格。阿黄第一次知道菜单居然“男女不一样”。 “这就是欧洲的绅士文化,很多高级餐厅都是这样,不向女士展示菜品价格,是对女性的尊重。”经理是个外国人。面对阿黄的质问,他显得有些傲慢,傲慢,就好像阿黄没见过世面一样。

“你居然说这是欧洲文化,欧洲哪个国家还处于封建王朝?”最终,阿黄和丈夫吞下了白松露餐,每人花费约2000元。

图/电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永远不缺新玩法

2018年,一富翁在上海西郊5号餐厅消费41万元的消息引发热议。有业内人士在知乎上晒出菜单:一条野生大黄鱼11万,半头清炖鲍鱼10万,其次是花胶、鱼子酱、几万的长江蟹……价格都是4位数。一共十道菜。

有人在账单中寻找自己和富人的相似之处,最后把目标瞄准了菜单上每罐售价18元的八罐可乐——。 “原来有钱人也喝可乐。”

在头皂风波中,网友们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经历。他们发现头灶的套餐还包括炒河牛肉、皮蛋和上海青菜。但现在,他们却拒绝对这样的消费体验产生共情,粗暴地将其视为一种为富人定制的“智商”。税”。

网友吐槽头皂。图/大众点评截图

自媒体《高端餐厅观察》这样评价头灶:“这头灶是我这两年吃过的最好吃的传统中餐……这种‘吃不厌精吃不腻’的模式真正能欣赏它的精细、尊重它的精细、为它的精细付出溢价的食客其实并不多,特别是排除了中大型商务宴请的客群(6-12人)之后。 ”。

Luka今年29岁,不是上海人,但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她曾在一家大型教育公司工作,但去年因双倍裁员而离职。她未来的道路是一家家族企业,一家与环保相关的公司。长期以来,吃一直是她的爱好。她之前在伦敦留学,并将在伦敦各大餐厅用餐后的美食评论上传到人人网。回国后,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众点评。 “我热爱美食,也愿意为美食花钱。但我觉得只要食物好吃,无论在哪个城市,无论是路边摊还是苍蝇酒馆,都是它想要呈现的概念”。

高念来自浙江,从事金融行业。 “有人喜欢购物,有人喜欢旅游,但我喜欢吃。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所有想吃的东西并没有什么错。”为了能第一个品尝到店里每个季节的新菜单,她都会一大早就开门营业。韩国食品店参与网上预订的小程序。她也为上海的“天妇罗天花板”等了近三个月。在年糕的体验中,等待确实可以给味蕾调味。现在她又开始了新的等待,这次的目标是一家人每天只上一桌泰餐。 2月底,她终于拿到了店里释放的座位,用餐时间是9月底。

在一定程度上,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人们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变化。以上海为例,复杂的因素正在逼迫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各种消费群体。说到吃,有的人追求味蕾体验,有的人追求社交虚荣,有的人追求炫耀自己的地位。总有一些餐厅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以Blue Bottle Coffee门前排起的长队为例。黄牛、商店博主和真正的咖啡爱好者共同构成了队列的背景。没有人知道营销部分在哪里,因为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成为了营销的一部分。

一位专业黄牛告诉《人民日报》,一个人的排队费是160元,一杯咖啡和闪送费是另外结算的。我们一点点就去排队。”另一位排队员是一位公司的年轻实习生,排队喝杯咖啡收费50元。因为实习期间比较自由,她平日里要花3个小时为别人排队。 “目前,我们每天只接5个订单,恐怕接不了,队列已经满了。”

李从是广东人,被贴上“富二代”和美食爱好者的标签。他去过6个国家,在所经过的城市,他都会尝试不同价位的当地美食。与其他城市相比,他发现上海的餐饮业“开正经店难,还得闹”。

在东京,他吃过的Omakase寿司店比上海的便宜很多。四个人一顿饭花了7000多元。 “为什么Omakase 起源于日本料理?因为日本菜每天追求食材的极致味道,而中餐、法餐更多的是追求烹饪技巧和创新。日本菜很多都是一大早从市场买来的,所以没办法告诉食客有什么菜,但中餐的烹饪是提前设计好的。”

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上海的缺点。在李从看来,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时代,没有品质的商店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新的游戏玩法层出不穷,尽管有时也会搞砸。 “他敢于走在潮流的前面,敢于尝试一切,正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对前沿事物有着惊人的包容力。”

“追赶时尚是上海人的天性,现在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这可以部分解释上海有这么多网红店的原因。”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孙伟多年来致力于海派文化研究。她读了很多有关“上海文化”的著作:“你看,19世纪上海开埠后,街上出现了来自西方的咖啡馆。”

在孙伟看来,海派文化意味着很强的包容性。她对比了长沙和重庆这两个同样具有“网红气质”的城市:“你会发现茶颜悦色、文和友等带有‘国潮’味道的品牌更容易扎根,但国际品牌却很难生存。 “但上海不同。 “米其林和黑珍珠进来了,我们都接受了。”

她回忆起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即使预算不够,她也能在便宜的小餐馆吃到优质的食物。如果预算充足,她偶尔也可以去一下米其林,满足自己“吃”和“情”的双重需求。 “所谓消费多元化,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由的消费选择。物价贵的存在,其实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你必须尊重这种消费多元化。”

在上海,从来不缺少下一个头灶,而与头灶相关的争议只是众多消费行为中的一个方面。旧玩法失败后,新玩法将会接替,但总会有人用脚投票。在上海,这才是真正的神话。

用户评论


拽年很骚

2200块一顿中餐?这价格也太夸张了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上海消费水平真是高,这2200元的中餐Omakase,我只敢看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一人花2200元吃一顿中餐,这到底是吃的什么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Omakase本来就贵,但这2200元也太离谱了,上海的消费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不知道2200元的中餐Omakase到底有多好吃?能值这个价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上海消费水平确实高,但2200元一顿中餐,还是有点超出我的理解范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好奇2200元的中餐Omakase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价格。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感觉上海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了,2200元一顿中餐,简直是天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2200元的中餐Omakase,应该是顶级食材和极致服务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上海的消费水平真是让人惊叹,2200元一顿中餐,这在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2200元一顿中餐,这也太贵了!即使是Omakase,也应该有个合理的价格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好奇2200元的中餐Omakase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感觉上海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了,这2200元的中餐Omakase,确实有点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2200元吃一顿中餐,这还是在上海,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仙餐厅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2200元的中餐Omakase,估计是针对高端消费群体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上海的消费水平确实高,但2200元一顿中餐,还是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这2200元的中餐Omakase,应该是非常特别的体验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上海的消费水平高,但这2200元的中餐Omakase,是不是有点太贵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2200元的中餐Omakase,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感觉2200元的中餐Omakase,应该会提供非常独特的服务和体验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