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普知识:
【1】关于动物的10个科普事实
1.哪种动物的寿命最长?
我们以前常说:“千年鹤,万岁龟”。当然,这只是语言上的夸张。据说,体重250~260公斤的大乌龟可以活300~350岁,至今仍算得上是动物界最长寿的人。野生鳄鱼也能活到300岁。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只能活40到50年。人们常常认为大象的寿命最长。事实上,大象的寿命一般只有六十、七十岁,很少有能活到一百岁的。鲸鱼曾经被认为是古老的动物,人们认为它们的寿命可以达到500到1000年。据说平均寿命实际上只有30年,最长的寿命也不超过100岁。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只动物的寿命一般与身体的大小成正比。
但这种鱼尽管很小,但寿命却出人意料地长。鲤鱼的寿命可达60至75年。狮子,百兽之王,寿命可达20至25年。肉食性和温血动物通常比杂食性和草食性动物寿命短。灵长类猴子寿命50年,熊寿命20至30年,马寿命20至35年,蛇和大蜥蜴寿命25至35年,鹿寿命18至25年;雄鹿衰老得更快,而雌鹿仍然可以在晚年生育。年轻的。
狐狸的寿命为8至10年,骆驼的寿命为40至45年,猫的寿命为13至20年。狗的一年寿命大致相当于人的七年寿命。因此,一只20岁的狗如果是人,那就是140岁了。在鸟类中,鸵鸟的寿命为60年,鹦鹉的寿命一般与人类相同,山雀和鸣禽的寿命一般为5至18年。
2、鸳鸯不相伴到老
鸳鸯是我国规定的15种二级保护动物之一。鸳鸯为雄性,豆眼凤眉,神情平和,羽毛绚丽多彩,体态俊秀。头顶有一簇宝石蓝色的羽毛,翅膀上有一对栗黄色的翅膀。羽毛就像清澈的水面上飘扬的两片小帆,非常轻盈可爱;雌鸟称为鸭,体稍小,棕色,腹部白色,红色的网和红色的喙。
它们经常结伴出行,栖息在溪流、湖泊和被洪水淹没的草原上。每年三、四月,它们循着春天,从福建、台湾等地迁徙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东部草原,繁衍后代。它们成群飞行。异性之间互相称呼、“咯咯”聊天。
在长途旅行中度过蜜月。到达目的地后,它们忙着在古树洞里筑巢、产卵。每个巢有七个到十二个蛋。大约30天后,小鸡即可孵化。九月和十月,它们可以带着蛋飞翔。鸳鸯,返江南避寒,是观赏鸟类。古人常用它来象征坚贞纯洁的爱情。他们说“一见面就一起飞翔”。他们有“牛不成双成对,死不成双成对”的情怀。
唐初诗人卢兆麟有“愿鸳鸯不成仙”的精彩诗句,为后人所称道。直到现在,内地农村姑娘结婚时,仍然喜欢亲手剪一对红纸鸳鸯,贴在洞房的门窗上,无声地提醒自己,新人会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那么鸳鸯就真的可以像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水面上共存”了。
“白头”和“男女同居”?事实上,没有。
它们形影不离,但交配后,雄鸳鸯就离开了。
3、不通婚的鸥有很多种。
海鸥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有34种。它们生命力极强,可以在空中、水中、陆地上自由活动,寿命极长。在上海动物园的海鸥笼中,一些海鸥“水中鸥”的繁殖寿命已超过30年。
杜甫盛赞海鸥成群的友善生活。
鸡通常不会聚集在一起,即使在繁殖时也是如此。科学家发现,多种鸡混在一起。有些鸡的形状和外观非常相似。有些海鸥的颜色相同,因此很难区分它们。那么它们的交配会不会混乱呢?据研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每种海鸥都有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歌声和舞蹈。
在交配期间,当一只海鸥爱上另一只海鸥时,它会根据自己的舞步和姿势发出独特的叫声。如果海鸥是同一物种,它也会效仿。当这种仪式重复几次以证明它们是同一物种后,雄性海鸥就会向对方献上一条小鱼来求婚,然后在空中进行仪式性的飞行。
礼物被传递,但对方的性别目前还没有确定。当雄海鸥将舞伴带到自己的领地时,它会再次提供鱼。如果对方接受并让雄鸥用嘴啄,则说明对方另有一份礼物。一方确实是雌性并接受求爱,另一方是秦晋实现交配。
4.奇怪的动物眼睛
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非常有趣。松鼠白天活动,晚上看不到东西。猫头鹰在白天经常闭上眼睛,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它们在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飞行,可以看到离地面几英尺的老鼠。蝙蝠是瞎子。它在飞行时从嘴和鼻子不断发射高频超声波。当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和猎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并被它的耳朵吸收。它用它的“耳朵”代替了它的眼睛。鲨鱼是短视的。它们用嗅觉灵敏的鼻子来追踪和寻找猎物。他们用鼻子代替眼睛。蛇经常将舌头伸出嘴里来探测空气中的气味,并能快速识别所散发的气味。这种臭动物是响尾蛇,它用舌头代替眼睛。它的眼睛后面,有一对红外视觉装置,那就是热定位器。它利用自身的红外线在黑暗中看到“物体”,使敌人陷入危险。
夜行性壁虎的眼睛非常敏锐,可以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到昆虫的移动。猫的眼睛早上和晚上像枣核,中午缩小成线条,晚上像满月。这是由于光照造成的。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你可以看到前方、后方和空中的敌人。蜥蜴正在捕捉猎物。
一只眼睛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发现捕捉猎物的最佳方式,而另一只眼睛则注视着目标。
水中没有灰尘,所以鱼没有眼睑,很难判断它是醒着还是睡着。鲮鱼的眼睑是透明的。遮住眼睛,依然能看到水中的一切。海豹在海底,它们的瞳孔是放大的。当他们回到陆地时,瞳孔收缩,视力非常好。比目鱼已经侧卧在海底很长一段时间了,下眼向上移动,与上眼并列。蜘蛛有八只眼睛,它们同时移动以清晰地看东西并判断距离。苍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睛组成,头部和颈部旋转。
从各个方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蜻蜓的眼睛是由28000个小眼睛组成的复眼,它们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老鹰的眼睛立体感很强,可以看到几百米高空地面上的猎物。
5、热带鱼为什么会掉色?
观赏鱼褪色的原因有很多。专家指出,大致有以下几种。 水质不稳定- 每条淡水鱼都有适合生长的水pH 值。如果鱼缸里养了太多不同种类的鱼,可能会发生争斗。此外,冷热带鱼和水的pH值变化
间隙也会造成观赏鱼生长发育不良。
营养不足——普通观赏鱼如果只用普通饲料喂养,时间长了难免会营养不良,缺乏阳光——观赏鱼虽然在水中生长,但如果缺乏阳光,鱼体颜色会逐渐褪色、褪色——观赏鱼褪色除了养殖技术问题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染色、增亮处理。
台北市场上有很多染色观赏鱼。最常见的是透明玻璃鱼。泰国出口的观赏鱼是在鱼体内注射了各种色素。其他如使用增白饲料、注射激素等,都可以改变鱼体的颜色。而且由于它们没有继续饲喂含有增色剂的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自然会越来越浅。
6.谈论蝴蝶
蝴蝶,不仅在昆虫界,而且在动物界,都是最美丽的生物之一。它有细长的身体和大而宽阔的翅膀。最吸引人的是它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图案和色彩。春天来了,鲜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绽放。阳光下,当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时,令人赞叹,令人陶醉。早在唐代就有“庄牛晓梦蝶,帝王春心寄杜鹃”的诗句。我国故宫仍保存着宋代的《晴春蝶戏图》。在博物馆里。
我国云南大理市西部的蝴蝶泉闻名中外。每年农历四月,香樟树开花时,数千只各类蝴蝶飞到泉边,参加一年一度的“聚会”。有的盘旋在空中,逆着泉水翩翩起舞。有的直垂泉面,有的长满柔软的枝条,形成色彩斑斓、蔚为壮观的“蝴蝶”。
台湾的蝴蝶谷还以“链子”和“蝴蝶树”而闻名于世。
世界上已知的蝴蝶约有17800种,我国已知的蝴蝶约有1300种。我国的蝴蝶资源非常丰富,从雪山到茂密的原始森林,从沙漠高原到山地平原。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舞的中国蝴蝶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被认为是世界上稀有的物种。
我国的金斑燕尾蝶被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蝴蝶之一。二尾凤蝶曾被日本誉为“梦幻蝴蝶”。我国的丝蝴蝶强烈吸引了世界各地蝴蝶研究人员的关注。兴趣浓厚,中国虎凤蝶至今仍被欧美国家视为珍品,大紫蝶、黑蝶
大紫若虫被誉为日本的“国蝶”。
由于不公平贸易,许多珍稀蝴蝶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蝴蝶,国际自然与自然联盟于1985年制定了《世界濒危凤蝶》红皮书。1990年,我国公布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此外,根据我国国情,还列出了、 等数十种受威胁蝴蝶品种。
7.蝴蝶拯救了澳大利亚大陆
澳大利亚有一种蝴蝶在夜间活动。它的翅膀有4厘米长。它是灰棕色的。别小看这只夜蝶。它不像其他花蝴蝶那样色彩鲜艳、吸引人。世界第五大大陆免遭毁灭性的入侵。 1860年至1870年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从美国南部一些州引进了两种仙人掌。当地人最初打算将它们用作牧场周围的绿色管道围栏。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带刺植物一旦遇到当地极为适宜的生长条件,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没过多久,几颗种子就长成了一大片“荆棘丛林”。十年之内,数千公顷牧场变成了荒野。 1887年,澳大利亚大学和亚洲工业部发起了与仙人堂的大规模斗争。人们用刀。砍伐、焚烧、连根拔起,都收效甚微,旧的没办法除掉。
哇,新的又出现了。
昆士兰州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领导这场斗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工作焕然一新。战后,回到家乡的农民们被周围的景象惊呆了。3000万公顷的土地都被这些可恶的荆棘植物所入侵,而且它们正以每年50万公顷的速度扩散开来,将沃市的大片土地变成了对牲畜和农业无用的荒地。
后来,在用尽各种方法后,四面楚歌的实验者们把注意力转向了专门吃仙人掌的昆虫。然而,在澳大利亚很难找到吃仙人掌的昆虫。在澳大利亚很难找到仙人掌的天敌。年轻的昆士兰科学家艾伦·多特决定尝试一下夜蝶。他从阿根廷采集了2750只夜蝶,并在这里迅速繁衍,“如火与剑”席卷了仙人掌世界。
到1935年,3000万公顷土地再次转变为农田和牧场。现在澳大利亚已经不再有仙人掌肆虐的问题了。虽然在一些林地里偶尔还能看到它们的踪迹,但夜蝶绝对不会给它们机会。为了表达对澳大利亚大陆伟大救世主的敬意,感恩有机会大量繁衍的农民们在第一批夜蝶放飞的地方立起了纪念碑,并在布纳尔奇市让人们永远知道。纪念这段有趣的历史。
8. 猫对科学的贡献
猫和老鼠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对科学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人类开始利用紫外线来治疗疾病。这种疗法的发现是在一只晒太阳的猫的一天启发了科学家,研究取得了成功。丹麦科学芬森他看到一只猫安静地躺在露天晒太阳,只要有影子就会动。芬森仔细观察,发现猫身上有一处正在渗脓的伤口。
事实证明,猫是利用阳光进行治疗的。芬森的研究证明,只有紫色部分的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这一发现,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无独有偶,法国科学家伯纳德·库尔图瓦正是凭借其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当他在化学实验室工作台前吃早餐时,一只顽皮的猫突然从他的肩膀上跳下来,把桌子上的两个瓶子撞到了地上。一种含有浸泡在酒精中的海藻,另一种含有硫酸。一块浸泡过的生铁。
两个瓶子里的液体融化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升起了一团团紫色的蒸汽。当蒸汽消失后,库尔图瓦发现附近的一些物体上覆盖着小晶体。毛玛塔帮助人们发明了免费碘洒水器此外,科学家还发现猫在空中完成旋转
只需要1/8秒。美国专家利用这种“猫旋”现象,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太空练习”。
9、鸭脚不冻的奥秘
有人认为,鸭脚泡在冰水中会被冻住。事实上,即使温度低至零华氏度,野鸭脚趾的温度也会降至零华氏度。
为什么野鸭在37华氏度的环境下仍能保持106华氏度左右的体温,其中的秘密是什么?一般来说,大多数温血动物依靠动脉将温暖、氧合良好的血液输送到四肢,而静脉则携带冰冻的“旧血”返回心脏和肺部。
然而,鸟类不同。鸭腿有动脉和静脉网络。进入腿部的血液在这个密集的管网中流动。与动脉相邻的静脉充满冷却后的回流血液。热血的动脉交换热量。因此,鸟类的体热很小。
散发的热量仅足以防止双脚被冻住。
10、蛾眼的信用
科学家从飞蛾的眼睛中发现了一种微妙的微观结构,可以吸收光线并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
眼睛不会眨眼,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吸收光最好的物质。它的秘密在于,角膜下面有一个三维六边形蜜蜂状的微结构。这种特殊结构的轮廓比光的波长还小。因此,大部分入射光被蜂窝结构吸收。
受到蛾眼闪闪发光结构的启发,美国科学家制作了蛾眼电影的商业副本。他们首先使用交叉的蓝色氩激光束在玻璃板上雕刻出微晶格图案,然后在其上使用真空技术。涂上一层薄膜,最后电镀一层只有几个分子厚的镍,就形成了原始的格栅。蛾眼膜采用高压注塑技术生产。
科学家将蛾眼膜夹在汽车挡风玻璃之间,形成汽车的平视显示系统。驾驶时,驾驶员只需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激光按钮,各种波长的光波就会显示各种仪表的图像。至于平视系统,平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用飞机上。现在,蛾眼盘和血液检测系统已经走出实验室,进入大众应用阶段。
在血液检测系统产品中,塑料条上覆盖有涂有反应蛋白的蛾眼膜。在干燥条件下,蛾眼网格机将光线分成各种波长的光,特别是像三棱镜将可见光分解成七色光谱的原理,当反应蛋白与血液发生反应时,蛾眼
薄膜根据不同的血型改变入射光并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用户评论
惯例
哇,关于动物的科普事实,太有意思了!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一直以为动物世界很熟悉,看完这些科普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原来动物世界还有这么多秘密,真想了解更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太神奇了,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这些科普知识太涨姿势了,以后可以跟朋友们炫耀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原来动物界也有这么有趣的知识,真是涨见识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真想深入了解动物世界,这些科普真是打开了我的眼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看完科普,对动物的认知又更深了一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动物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太神奇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原来动物也会有这么多的智慧和能力,太不可思议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关于动物的科普,真是越看越有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这些科普知识让我对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原来动物世界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动物世界充满了惊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这些科普知识让我对动物的认知有了颠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橙橙。-
关于动物的科普,真是越看越想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刻不是了i
动物世界真是太神奇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保护!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谷幽兰
这些科普知识让我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更强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太震撼了,大自然真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看完科普,感觉自己离动物世界更近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