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图书馆官网(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官网(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收费标准为刻本每页8元左右、写本每页62元!试想若有一册写本古籍共计100页,那么整书复印(需有介绍信)共需6200元

一个著名的笑话:把大象塞进冰箱需要几步?答案是三步: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非常简单”。那么,如果在诸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下载一部电子书需要几步?答案也是三步:检索、打开、下载,真的非常简单,这完全是事实,而不是笑话。

但是如果在某些国内图书馆网站呢?无解,因为不论多少步也无法下载,图书馆网站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下载加以限制,也即对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加以限制。

近日因为研究需要,本人前往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古籍部查阅史籍。中国的古籍在图书馆内分为善本与普本,善本有明确的九大分类,比如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等等。各图书馆对于馆藏善本古籍较为重视,为保护原本起见,大多拍摄为微缩胶片或数字文件,不再提供原本借阅。更多的是普通本古籍,必须前往各图书馆古籍部馆内现场借阅。

普通古籍亦分为刻本与写本,因为印刷问题,或者手写字行草,时常有难以现场识读的文字。加之如果外地前来借阅,或者撰写书稿中需要引用影像资料,难免需要拍摄原书,但是国内所有图书馆古籍部,都是严禁拍摄为第一要务。如果需要书影,则必须向图书馆申请(难易程度不同)复印服务,并提供复印费用。

有些图书馆这笔费用较为合理,比如上海图书馆,仅为每页一元,但是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收费标准却为刻本每页8元左右、写本每页62元!试想若有一册写本古籍共计100页,那么整书复印(需有介绍信)共需6200元。曾有网友复印清初学者潘耒《遂初堂稿》二卷,便花费将近8000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

不幸的是,除了少数拥有研究资金或其他款项补贴的研究者,大多数学生与普通学人只能自费,这笔高昂的费用,令人却步,询价之后默然回来埋头抄写的读者,比比皆是。

古籍,作为全体公民的共有财产,图书馆作为这笔财产的托管方,却以之牟利,于情于理,似乎皆可商榷。

公共图书馆亦有现实困难,或有的图书馆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国家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拨付不足以支撑图书馆的全部运行费用,不足之处自然需要自筹。然而无论如何自筹,向读者收取高昂的古籍复印费用,不但创收有限,并且客观上成为学术研究的阻碍,以至凡有图书馆经验的研究者皆怨声载道,这实在与图书馆的初衷与本能相悖。

每有类似讨论,图书馆界一些人会回应“数字化正在进行中”,以示现在的收费只因未实际数字化。实则这是答非所问,并不能成为古籍复印收费的解释。手机的普及,令拍摄影像变得极为简单便捷。在普通古籍原本已经借出的情况下,自然光下的手机拍摄对于古籍其实毫无伤害。而且,即便数字化后的馆藏,公立图书馆对于在线浏览一般仍然多方限制,比如开篇所述,人为添加影响阅读的水印,并且禁止下载(只可在加载缓慢的网站在线浏览)等等。

所以,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并非是经济或者技术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是我们的某些公共图书馆不分公产私产,视馆藏古籍为禁脔,视最大程度的共享为私产外流。此种观念不能转变,即便未来公共图书馆资金充裕、技术完备,怕是读者依然难以自由地获取资源,怕是学术研究依然受制于图书馆的故步自封,这大大有害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

如何改变这种落后的观念?广大读者、研究者应该不断呼吁,本人也在此喊一声。

(作者系作家)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胡成

一八七九年的哈佛图书馆

哈佛怀德纳图书馆

1879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主题讲演中,哈佛大学教授锡布利(John L. Sibley)这样描述自己学校的图书馆:“阅览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4点;周五只上午开放。低年级学生每周有一个小时的借书时间:一年级在周二,二年级在周三;三四年级学生有两次机会——周一和周四,每次同样是一小时。戈尔堂(Gore Hall,按即图书馆)地方不大,书架也数量有限,不少人觉得,即使每年都有添加,到本世纪末空间也足够了。学校每年用于购买、修缮、装订书籍的费用是250美元。”在今天任何一个大学图书馆员看来,这一状况令人难以置信。但140年前美国顶尖学府的图书馆就是如此。哈佛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最早建立了图书馆,时间是1638年,但经过几代人两个世纪的经营,到19世纪中期藏书量不过四万册左右。无论如何,就藏书量、开放时间来说,哈佛还是大大领先于其他高校。同时哈佛最早给予学生借阅图书的权利,也是开美国大学风气之先。

牛津博德利图书馆

20世纪前,美国一直唯英国马首是瞻,让我们看看那里的情况。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钱锺书先生妙译为“饱蠹楼”)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于1602年正式开放,藏书量为2500册——在当时乃天文数字。为了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精神产品,大部分书籍用绳子系在书架上,只能就地阅读。小部分图书可以借阅,但必须先交一笔押金。由于额度有限,个别师生为了永久占有某本书籍,宁可不要押金再赔一笔罚金。博德利的部分图书来自校友的捐赠,一位校友害怕自己的赠书不翼而飞,不惜在扉页上发出严厉的警告:“任何从图书馆顺走这本书的人,我诅咒他!任何偷窃、损坏、出售这本书的人,上帝诅咒他!”对于不道德的行为,这类诅咒或许不失为一种对策。和差不多同时期的哈佛相比,牛津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更短,也更不确定——管理人员常常提前关门。19世纪初,一位勤奋的学子在饱蠹楼的大门上贴过这样一张纸条:“悲哀啊,那些拿着知识大门钥匙的人!你们不进去,也阻止别人进去!”估计是他多次吃闭门羹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了。

由于课程有限,且集中于经典作品的传授,早期的大学图书馆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十分有限,其功能基本上是收藏和保存书籍和文献。至于每周开放几个时段,主要是为教授提供一点象征性的服务。学生普遍对图书馆不感兴趣,而真是去了也不受管理员的欢迎。一位19世纪中叶的哈佛毕业生回忆说:“每周我们只有一两次借书的机会,物以稀为贵,校方显然是想让我们倍加珍惜,但我们总是扫兴而归。‘孩子们!’图书管理员的大呼小叫我想我们这一届的同学都不会忘记吧:‘孩子们,你们来这儿干什么?这不是你们应该来的地方!’于是可怜的求知者们只好返回宿舍,捧起课堂上已经学过的《欧几里得几何》和《贺拉斯诗集》。”

教学方法僵化同样是限制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障碍,老师满足于照本宣科,学生满足于熟读课本,确实没有去泡图书馆的必要了。今天,包括哈佛在内的一些美国大学图书馆已经做到全学年24小时开放,与一百多年前相比,可谓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化的动力首先来自知识领域的扩大。就人文学科而言,19世纪后半期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新学科和各种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每个学科内部的知识点也在不断增长。顺应这一变化,大学开始推行选修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钻研,而老师也逐渐放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和讨论,因为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教授所有的知识。图书馆于是成为课堂之外重要的学习场所,对于一些求知欲强烈的优秀学生来说,图书馆甚至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所在。

更大的,也是更根本的动力来自科研。正如教育家特温(Charles F. Thwing)在《美国高校史》一书(1906年版)中所言:“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所有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场运动——科研的运动。大学逐渐成为学术的代名词。学术既是书籍的产物,也是书籍的创造者。图书馆最好地体现了学术的发展和延续,它聚集了过去的知识财富,代表了人类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它是语言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取之不尽的宝藏,就是对科学家来说也同样重要,以往的各种实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记录,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确实,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历史上和当代的各种理论学说都有其价值和局限,都必须加以科学的考量。自由的思想和开阔的视野有赖于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在短短二三十年当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05年著名教育家哈珀 (William R. Harper,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在《美国高校发展趋势》中欢欣鼓舞地写道:“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图书馆在我们的大学——哪怕是最古老的大学——都是地方狭小、资金窘迫的机构。教授偶尔会光顾一下,学生则几乎从不问津。如今,随着基藏大库、参考书阅览室、资料服务室以及学术研讨室的建立,图书馆业已成为大学的活动中心。图书馆长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最博学、最有影响力的教授,而仅是学生义工就超过了三十年前图书馆所有员工的人数。新书购置量以每年三千、五千,甚至一万的速度递增。各门学科的刊物开始上架,不少图书馆白天之外晚上也开放了。”

哈珀还预言:“图书馆将成为大学里最主要、最令人自豪的建筑。”仿佛是冲着他这句话来的,1913年哈佛大学拆除了戈尔堂,在原址上开始建造新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这座雄伟的大楼于1915年落成后,一直傲视着周围的其他建筑。如今它拥有藏书350万册,每天接待约2000人次,借出图书约3000册。

作者:顾钧

编辑:周俊超

给力!哈佛燕京图书馆5.3万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完成,免费使用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8月1日,哈佛燕京图书馆正式宣布,馆藏的4200部/53000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更让人欣喜的是,网友可以免费在线浏览、下载。整个数字化项目耗时十年,合作机构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及浙江大学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图书馆等机构。

根据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2014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供的数据,目前,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藏书将近150万册,其中中文文献逾80万册,日文文献将近35万册,朝文献将近20万册。“在中国本土之外,哈佛燕京图书馆是西方世界里两个最大、最好的中国古籍善本收藏图书馆之一(另一个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

新鍥四書心鉢 : 9卷,方應龍, 明萬曆

高兆煌. 光州志 :68卷, 附志餘 : 12卷. [China], 乾隆35

韩南教授藏书之評点五色石 :[8卷]. 東京 有隣堂 明治18

为什么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如此丰富?这要从这个图书馆的源头讲起。哈佛燕京图书馆1928年开馆,是哈佛燕京学社下面的一个私人图书馆,当时叫“汉和图书馆”,主要收藏中国和日本的文献。1976年,哈佛燕京图书馆变成哈佛文理学院图书馆系统的一个分馆,改名为“哈佛燕京图书馆”。

裘开明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第一任院长,也是美国第一个华裔图书馆馆长,在他的带领下,图书馆的善本珍藏数量增长很快,到1936年,藏书已增长至7万多册。日本侵华时期,许多古籍流散于上海等地,图书馆便购入大批书籍;二战以后,日本流出大量私藏古书,裘开明又多次赴日访书。

蔡襄書 ; 宋珏集. 古香齋寶藏蔡帖. [崇禎 刻]

中華民國海關進口出口稅稅則 :自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六月施行

[漢滿對照皇冊存底]. [China : s.n., 1906]

此外,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发展也和二战后美国汉学、东亚研究的兴起密不可分。根据郑炯文的介绍,“二战以后,美国成为西方国家的领袖,因为要理解几个国家的国情,才发展出大量的东亚图书馆”,而哈佛燕京图书馆是这类图书馆中的佼佼者。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官网上可以看到,数字化工程下共列包括中国旧海关资料、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稿、传教士文献、中国珍稀方志、拓片收藏、莫里士中国老照片、明清妇女著作、韩南教授藏书在内的25个大类文献。

现在,通过这个链接(http://guides.library.harvard.edu/Chinese?utm_source=Library+Staff&utm_campaign=9fca5a7bb3-EMAIL_CAMPAIGN_2017_06_28&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4bb25c0228-9fca5a7bb3-26352423#s-lg-box-6321879)就可以直接去浏览、下载这些珍贵善本的电子版。

防夷奏議 : [清道光20-23年]. 二册.

传教士文献之Williams, S. Wells (Samuel Wells) 1812-1884. Easy lessons in Chinese, or, Progressive exercises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that language e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anton dialect. Macao: 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2.

(江寧將軍都興阿)髮亂陣中奏稿 / 都興阿著

OK,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官网(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箜篌引

哇,哈佛大学图书馆真的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想了解哈佛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就去看看他们的图书馆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那里的馆藏一定是惊人的!这么多历史文献和珍贵书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这么棒的图书馆一定可以让人沉醉在知识之中,学习效率きっと超高!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哈佛大学真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啊,连图书馆都充满着学习的热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我一直想参观一下哈佛大学的校园,现在有机会可以先了解看看他们的图书馆官网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馆训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期待看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独特理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学习的地方一定要环境优雅,那里的馆训或许也能给学习带来一些启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哈佛大学的文献收藏一定会很丰富,应该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材料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一个学校的图书馆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吧,很有文化底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感觉哈佛大学图书馆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藏品,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欣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熏染

除了丰富的书籍资源之外,图书馆官网肯定也会介绍很多馆内活动和展览内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参观哈佛大学图书馆一定是很有意义的旅行,可以感受一下世界一流学府的气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馆训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希望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训能给我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相信哈佛大学图书馆一定会拥有顶尖的设施和服务,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最佳的环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了解一个学校的图书馆,就像了解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文化底蕴,很有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我想看看哈佛大学图书馆官网上有什么有趣的展览或者活动可以参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参观世界名校图书馆是很多人的梦想吧,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馆训一定很独特有智慧,期待阅读并从中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