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供2025年高考考生参考
1.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年版已发布 – 2024年6月发布)
清华大学: 全球第25名 (中国内地第1)
北京大学: 全球第27名 (中国内地第2)
复旦大学: 全球第36名
上海交通大学: 全球第51名
浙江大学: 全球第52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球第90名
南京大学: 全球第141名
同济大学: 全球第216名
武汉大学: 全球第252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全球第256名
2.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4年版 – 2023年9月发布,2025版预计2024年9/10月发布)
清华大学: 全球第12名 (中国内地第1)
北京大学: 全球第14名 (中国内地第2)
复旦大学: 全球第43名
上海交通大学: 全球第43名 (并列)
浙江大学: 全球第55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球第57名
南京大学: 全球第73名
南方科技大学: 全球第=166名
华中科技大学: 全球第176名
武汉大学: 全球第190名
3.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3年版 – 2023年8月发布,2024版预计2024年8月发布)
清华大学: 全球第22名 (中国内地第1)
北京大学: 全球第29名 (中国内地第2)
浙江大学: 全球第33名
上海交通大学: 全球第46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球第54名
复旦大学: 全球第67名
中山大学: 全球第79名
华中科技大学: 全球第88名
中南大学: 全球第93名
南京大学: 全球第94名
4.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2023-2024年版 – 2023年10月发布,2024-2025版预计2024年10月发布)
清华大学: 全球第23名 (中国内地第1)
北京大学: 全球第39名 (中国内地第2)
上海交通大学: 全球第89名
浙江大学: 全球第93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球第102名
华中科技大学: 全球第109名
复旦大学: 全球第116名
中山大学: 全球第117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全球第196名
南京大学: 全球第219名
发布时间:上述列出的都是最新已发布的排名(主要是2024年或2023年底发布的)。名为\\”2025\\”的排名(如QS2025)实际是在2024年6月发布的。
排名波动:大学排名每年都会有变化,不同排名体系的评估指标和权重差异很大(如科研、教学、师生比、国际化、声誉、论文引用等),导致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榜单上位次可能相差较大。
参考价值:排名是了解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的一个参考,但绝不是唯一标准。选择大学时,务必结合:
专业实力: 你想学的专业在该校的水平如何?(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各学科领域排名)
地理位置: 学校所在城市是否适合你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校园文化: 学校的氛围是否与你的性格和期望相符?
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 学校能提供哪些资源和机会帮助你实现目标?
录取难度: 结合自身成绩和条件评估可能性。
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排名上升,中国上榜大学数量首超美国
2025年的世界大学排名(CWUR)最新出炉了,这一次,中国上榜的大学数量首次超越美国,共有377所大学上榜!
世界大学排名(CWUR),这份榜单覆盖了超过21,000所高校,揭示了哪些大学在学术、研究和就业领域引领潮流,这一次,中国登顶学校全球第一,标志着中国学术领域多年的成果。
多年来,我国始终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双一流院校,这一举动旨在为祖国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所以,这次大学排名,与社会各界都息息相关。
那么,中国的的上榜学校超越美国会对社会各界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年来,我国又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2025年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中国高校的强势崛起,上榜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排名大幅提升,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的传统名校依然保持优势,但全球竞争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中国高校在2025年排名中表现尤为抢眼,共有377所大学上榜,超过美国的319所,首次成为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
更令人振奋的是,98%的中国高校排名较2024年有所提升,这一成就得益于研究领域的突破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
清华大学领跑中国高校,全球排名第37位,较去年上升6位,尤其在校友就业和研究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北京大学位列第44位,上升3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46位,上升4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也跻身全球前100,展现了中国高校的整体实力。
香港和澳门地区同样贡献不俗,香港有7所大学上榜,香港大学位列第161位,香港中文大学第176位,香港科技大学第201位。
澳门的2所大学中,澳门大学排名第466位。这些成绩反映了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布局。
从清华大学3月举办的2025届春季大型就业洽谈会,到各地高校的国际化合作,中国大学正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吸引全球目光。
中国崛起的背后是系统的战略支持,政府对科研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推动了高质量论文产出,特别是在顶级期刊和高影响力期刊上。
STEM领域的重点发展也让中国高校在全球学术圈崭露头角,例如,清华大学培养的校友在全球企业中担任高管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北京大学的论文引用率持续攀升,显示出中国高校在全球知识生产中的核心角色。
尽管美国在前十中占据8席,整体表现却出现下滑趋势,上榜高校数量从329所减少到319所,83%的学校排名下降。
政策变化,如哈佛大学取消国际学生招生,可能削弱美国高校的全球吸引力,相比之下,中国的快速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的科研经费压力和学费上涨也可能让学生和学者转向投资力度更大的亚洲和欧洲高校,尽管如此,美国仍有48所大学位列前100,显示其学术实力依然深厚。
2025年的排名为学生选择大学提供了重要指引,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崛起,意味着亚洲的学术和就业机会正迅速赶超西方。
研究成果和就业能力的权重增加,让学生更关注大学的实际产出,而非单一的声誉,例如,清华大学通过举办大型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对接全球企业,展现了其实用性。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跃升也表明,中小国家的高校通过专注质量和创新同样能脱颖而出。
对高校来说,排名揭示了投资与竞争的重要性,中国高校的成功源于科研和教育的持续投入,而美国的下滑提示传统强校需警惕全球挑战。
优秀的师资力量,如英国和日本高校的获奖教授,仍是吸引学生和研究资源的关键。未来,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将成为大学提升排名的核心动力。
2025年的CWUR排名展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学术世界,中国以377所上榜高校和9所前100名校的成绩,标志着其在全球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清华大学的第37位、北京大学的第44位,显示了中国高校在研究和就业领域的飞速进步,美国虽仍以哈佛、MIT为首,但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英国的稳定、澳大利亚的突破、日本的坚持,都预示着全球学术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排名的格局,也为全球学生和学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的高等教育,将由创新、合作和全球视野共同定义。
CWUR的排名方法以客观数据为核心,涵盖四个关键领域:教育质量(25%)、就业能力(25%)、师资质量(10%)和研究成果(40%)。
教育质量通过校友获得重大学术成就的比例来衡量,比如国际奖项或学术荣誉。就业能力则关注毕业生在大型企业担任高管的比例,反映大学的职业影响力。
师资质量考察教职工获得的国际奖项数量,体现教师团队的学术实力。研究成果占比最大,细分为四个方面。
研究论文总数、顶级期刊论文数量、高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以及高被引论文数量,这种透明的评估方式确保了排名的公正性,为学生、学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参考。
2025年的全球前十依然由英美高校主导,美国占据八席,英国两席,哈佛大学连续14年稳居榜首,凭借其在研究、教学和校友成就方面的全面优势。
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以创新和产业联系著称。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稳居第四和第五,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底蕴。
美国其他顶尖高校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第九)和芝加哥大学,这些微小的排名变化反映了顶级高校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参考资料
- 1
- CWUR世界大学排名出炉.钱江晚报 [引用日期2019-12-4]
- 2
- 介绍.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CWUR) [引用日期2019-12-4]
- 3
- IREG Inventory International – ranking profile.IREG Observatory on Academic Ranking and Excellence [引用日期2021-05-26]
- 4
- “世界千所最佳大学榜单”发布 权威性遭质疑.环球网.2015-08-12 [引用日期2022-06-10]
- 5
- 最新排名!中国首次超过美国.红星新闻.2025-06-07 [引用日期2025-06-07]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挽手余生ら
哇!新南威尔士大学居然进前进了?去年还在100位以外,这涨势太给力了吧!感觉我当年选校没有好好考虑一下 🤔。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QS排名是比较权威的,看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往前提升这么多,证明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想去那里工作学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世界排名第二十四不是假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科研方面做得特别好,学校的老师们都是领域的顶牛人,有机会的话肯定去看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我只看那个工程系专业,听说很有名啊,而且硬件条件很好,是不是应该再考虑一下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排名靠前就是说教学和科研都过硬,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生一定都很厉害吧!羡慕你们,有机会去那学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世界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啊,大家不要太care。 关键还是要看学校的文化氛围、就业资源等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我也想去新南威尔士大学读研究生,但担心学费太高,不过看到它排名这么靠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QS排名的算法是不是有点玄乎?我总感觉有些学校的排名和实力不太匹配,比如说这个成绩可以进前20位的应该要更牛一些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新南威尔士大学好几年一直都在稳步提升,看来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厉害了!相信更多学生会选择去那学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情小火鸡
排名确实不能说明一切,但总能感受到这个学校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希望它能够持续进步,为更多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其实我更想关注一下该大学的就业资源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吧,排名再高也不过如此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看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名声越来越大,感觉以后申请好像会更加困难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绳情
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具体还是要看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学校。我希望更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这个排名真是厉害啊!我对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商科专业一直很感兴趣,看来有机会要去了解一下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授团队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世界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重要的是学校的实力和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等。希望更多家长能够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不要一味追求排名高的学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大学的排名其实很虚幻,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才是更有意义的评价指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听说新南威尔士大学有很多国际化的项目和活动,这对于想留学的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福利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我个人觉得,一个大学的好坏不能光看排名,还要考虑它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等等因素。比如说我喜欢温暖的海边城市,那就不适合去一些偏北的学校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