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游戏怎么留学到美国(想去国外游戏制作)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我在美国做游戏
3月我去美国拍摄了这期节目,分别从USC游戏专业的学生、独立游戏创业者、著名游戏大厂比如Respawn的制作总监、战神的TA等。
讲述了在美国做游戏是一个什么状态,是不是跟我们印象中的美国游戏业一致?
\\”如果你不爱游戏,我觉得有时候挺难支持。\\”
2023年初,我到了美国洛杉矶。
这里聚集着世界顶级的游戏公司,也有众多来自中国的游戏人。
从USC(南加州大学)的在校生,到独立游戏工作室的创业者,再到索尼、重生等大厂的资深从业者,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追逐着自己的游戏梦想。
高昂的学费
\\”本科一年学费六万美元,但我有一点奖学金,能扣一点。\\”USC游戏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张浩天说道。
在USC电影艺术学院乔治·卢卡斯捐建的游戏主楼里,几位中国留学生向我介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研究生的学费是按学分收取,每学分2300多美元。50个学分的MFA项目比32个学分的MS项目贵出近四万美元。章皓云说:\\”贵个两三万(美元)。\\”
不过,学校也提供了一些减轻负担的机会。\\”有些项目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进去,会提供补助金或免掉一些学费。\\”研二的梁又说,\\”还可以当助教,有一些经济补助。\\”张浩天就直接免了一年的学费。
当被问到这笔高额学费是否值得时,他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觉得值,首先本科学游戏在美国本身这个能学游戏的地方就不多。USC是属于综合实力也强,然后游戏项目也好的这样一个地方。\\”张浩天说。
除了课程本身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认识了来自全球各地、志同道合的伙伴。
梁又认为:\\”对我来讲最大的并不是我学到什么东西。老师说你学的东西更多的是课下,更多的是大家互相交流。这些同学是哪怕毕业之后,如果再去做项目,无论自己创业还是在3A公司需要找人选,都会是第一人选。因为大家都就是一起磨练过了,做过项目,知根知底的。\\”
学校的平台效应也很重要。
文的提到:\\”老师很多时候会给你提供USC平台上的支持。比如说Richard,他是神秘海域的制作人,然后我们包括一些AGP的项目,Rockstar的人会来帮你Playtest你的游戏。在国内可能是没有机会去接触到一些很牛逼的游戏制作人的。如果我们手上有真正的好点子,说不定就可以有那么10% 5%的机会去到这些世界知名的游戏公司里面工作。\\”
梁又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一门核心课程:\\”研究生我们有一门课叫做Game Design and Production(游戏设计与制作)。我的老师是神秘海域一二三的首席设计师Richard Lemarchand教授,这教授非常严,但为人特别和善。每节课我们会学习一个游戏,从最开始组建团队,做原型,再做垂直切片。我们特别不提倡写大量的长篇累牍的策划文案,永远是做东西做出来,然后Game Design Doc只需要一页。每周都有Playtest,我们会理论实践,并且会在关键节点时老师会组织大家很正式的去Pitch。\\”
独立游戏
从纽约大学游戏中心毕业后,陈依佳和周栋等人组建了Optillusion工作室。
2019年,他们的毕业作品在英特尔大学游戏展上获得不错反响,这让他们下定决心要把游戏做完。
工作室刚搬进新办公室,每月租金2900到3500美元,加上水电、垃圾处理等费用,总计要花掉3500美元。
\\”我们现在目前是已经有两名确定的新员工,他们主要是帮我们负责level design,然后搭建关卡。我们现在还需要还想要再招一位有经验的美术进来。\\”陈依佳说。
但找到一个generalist(多面手)并不容易,\\”大多数人是2D,做Concept art方面的会比较多一点。我们更加想要的是招一个兼具2D和3D的。\\”
在大厂打拼的日子
\\”我是11岁小学还没毕业就来美国,经常跟老婆开玩笑说你们看小学文凭都没有了。\\”
在重生工作室担任制作总监的敖非笑着说。来美国20多年,他先后参与了《Apex英雄》等多个项目的开发。
在索尼圣莫尼卡工作室参与《战神》开发的王滕昊,去年刚买了房子,每月要还房贷。
他觉得除了\\”索尼工资低\\”这一点外,工作还是很开心的。\\”来了索尼就感觉同事的水平不一样,大家主观能动性很强。相比之前工作室可能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就比如director有什么需求让artist去做。这边很多其实都是底下人就说我今天看到什么技术,我们看看能不能应用到游戏里面,然后自己去做测试向上推动。\\”
特效组长舒龑租住在一间一室一厅的公寓里,每月租金1850美元。
他因为路考失败了六次,只能靠自行车通勤。不过他对工作环境很满意:\\”开心的一大点是我们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有信任的,以及工作生活平衡。\\”
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对于想来美国发展的游戏人,语言仍是最大的挑战。
\\”作为国际学生还是会有一些额外的压力。\\”USC即将毕业的汪阅说,\\”比如说你的技能水平,假设跟本土学生是同一水平的话,可能你的语言或者技能水平需要比本土学生高一阶段,公司才会考虑。他们也会考虑沟通成本,交流成本。\\”
公司聘用国际员工还需要支付额外的律师费用,提供工作签证担保。
\\”这个工作签证实际上是你需要一个公司替你sponsor,意思就是说这个公司有权利决定你的去留。每年3月份符合条件的都会参与一个大的乐透,也就是抽H-1B。\\”陈依佳解释道。
\\”理论上我们去申请的工作签证要求公司向政府证明,你的本土找不到类似的人才能去雇外国人。\\”汪阅说。
程序员因为薪资较高,相比之下签证费用占比较小,所以会比设计师更容易找到工作。
游戏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王滕昊谈到了大型游戏项目面临的技术债问题:\\”就是战神这些公司,你说他技术是有,但他们其实很多技术也不领先。很多时候就是比如你五年花时间做了一个游戏,那我在这五年时间内研究出了新技术。但是把这个技术做到游戏里面,其实是需要时间的。没有这个时间,很多时候就是强行塞到游戏里面。这个就导致了我们像第一方很多游戏离职率很高,就是人说因为他来体验这个IP,做完战神我可能就走了。\\”
敖非作为制作人,观察到中美游戏开发文化的差异:\\”如果你要说欧美的一些我合作过的研发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可能就是比较不那么依赖数据。但是是好是坏这个也不好说,只是说有些时候你很难去理解他的做决定的维度是什么。更多你也会听别人说,可能欧美做游戏他就是凭感觉凭经验。\\”
王滕昊对国内游戏技术水平持积极态度:\\”其实国内技术不差的,很多东西国内他不做是因为他的风格或者市场决定的,并不是他做不出来。特别是在手机适配上,能在那么多的手机上都能运行这些游戏,我就觉得还是挺牛逼的。\\”
回归初心
采访的最后,每个人都谈到了对游戏的热爱。
\\”我觉得无论在哪里,大家做游戏就是好好的去做游戏。\\”敖非说,\\”毕竟大多数人进游戏行业就是我爱玩游戏,玩过好游戏。不要忘了这一点,因为很多时候当你把过多的所谓的产品需求,什么维度,什么安全,变得太复杂了。就是能不能最终看到说,我是因为真的爱游戏进了这个行业。\\”
\\”想要去突破,然后完成了自己的突破。这种就是能够突破自己达到的快乐,这个可能是独立游戏乃至整个游戏界本身最可贵的。我不希望以后做游戏会失去它。\\”张浩天说,\\”去年如果让我形容一整年,当时让我最开心的就是我们把天山做进了虚幻5里面,这很难在这几年再找到比这个更满意的一件事情。\\”
王滕昊说:\\”你如果要做游戏就爱游戏吧,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才能支持你一直做游戏的。国内我知道游戏分你说工资低对吧?但是你游戏如果做爆款,你瞬间就牛了,就有很多钱了。但是你不能指望着做爆款来做游戏,因为这样反而会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这些中国游戏人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语言关、签证关、技术关…他们一关一关地闯,只因为心中对游戏的那份热爱从未改变。
导演BK
专注游戏纪录片
CS留学国家选择指南:教育、就业与移民全解析
选择留学国家时需综合考虑教育质量、就业前景、移民政策、费用、文化适应等因素。以下是对CS专业留学热门国家的分析,帮助你根据个人需求做出决策:
优势:
- 顶尖教育资源:MIT、Stanford、CMU等名校云集,科研资源和产业联系全球领先。
- 就业机会:硅谷、西雅图、纽约等科技中心聚集,实习和全职岗位多,薪资高(应届生平均年薪$10万+)。
- 签证政策:STEM专业可获3年OPT工作签证,H1B抽签难度大(需提前规划)。
- 行业生态:初创公司、科技巨头、AI/ML等高精尖领域发展成熟。
劣势:
- 费用高:年均学费+生活费约$50-70万,奖学金竞争激烈。
- 移民难:H1B中签率低(约10-20%),绿卡排期长。
- 治安问题:部分城市犯罪率较高,需谨慎选择居住地。
适合人群:预算充足、追求顶尖学术或科技行业资源、愿意接受激烈竞争的学生。
优势:
- 移民友好:毕业可申请3年工签(PGWP),EE快速通道对本地工作经验加分明显。
- 性价比高:学费年均15-25万人民币(硕士),部分省提供移民定向项目(如BC省Tech Pilot)。
- 就业稳定:多伦多、温哥华科技产业发达,Amazon、Google等大厂设立分部。
- 安全宜居:社会环境包容,治安良好。
劣势:
- 学校排名:除多大、UBC等Top50外,整体学术声誉略逊于美国。
- 气候寒冷:部分地区冬季漫长。
适合人群:希望稳妥移民、偏好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学生。
优势:
- 学制短:授课型硕士1年毕业,节省时间成本。
- 名校集中: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学校声誉高,适合回国发展。
- PSW签证:毕业后可留英2年(博士3年),科技行业岗位集中在伦敦、曼彻斯特。
劣势:
- 就业竞争:本土岗位数量不及北美,薪资较低(应届生约£35k-45k)。
- 学费高:伦敦地区年均费用约40-50万人民币,奖学金少。
- 脱欧影响:部分岗位需欧盟员工配额,但科技行业影响较小。
适合人群:追求快速毕业、注重学校排名、计划回国或进入欧洲市场的学生。
优势:
- 学费低廉:德国公立大学免学费(巴符州除外),荷兰/北欧年均学费10-15万人民币。
- 就业机会:德国工业4.0、荷兰“欧洲硅谷”(ASML、Booking等)、瑞典游戏产业(EA、育碧)。
- 移民政策:工作满2-5年可申请永居,北欧福利体系完善。
劣势:
- 语言门槛:部分岗位需当地语言(硕士课程多为英语授课)。
- 气候与文化:北欧冬季寒冷,需适应较慢生活节奏。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偏好高福利社会、愿意学习小语种或专注技术领域的学生。
优势:
- 移民便捷:CS属紧缺职业,技术移民加分明显(澳洲189/190签证)。
- 宜居环境:气候温暖,华人社区成熟。
- 院校排名:澳洲八大(如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认可度高。
劣势:
- 产业规模:科技岗位集中在悉尼/墨尔本,机会少于北美。
- 费用中等:年均费用约25-35万人民币。
适合人群:偏好英语国家、计划移民、重视生活质量的学生。
优势:
- 地理位置:靠近中国,方便实习或回国就业。
- 费用适中:新加坡/香港年均25-35万人民币,日本国立大学学费较低。
- 就业市场:新加坡(Grab、Shopee)、日本(索尼、丰田IT部门)、香港(金融科技)岗位较多。
劣势:
- 竞争激烈:本地高校(如NUS、东京大学)录取门槛高。
- 语言要求:日本多数企业需日语能力(N2以上)。
适合人群:希望就近留学、关注亚洲科技市场或计划回国发展的学生。
- 目标导向:
- 科研/顶尖就业:美国。
- 稳妥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
- 性价比+英语环境:荷兰、爱尔兰。
- 快速毕业+名校背景:英国、新加坡。
- 预算规划:
- 高预算(100万+):美国、英国。
- 中预算(50-80万):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
- 低预算(20-40万):德国、北欧、日本国立大学。
- 长期规划:
- 计划移民:优先考察移民政策(如加拿大EE、澳洲职业清单)。
- 计划回国:侧重QS排名(英美港新)或国内企业认可度(如日本、德国工程师文化)。
- 个人偏好:
- 适应能力:是否接受寒冷气候或小语种环境?
- 行业方向:AI/ML(美国)、游戏开发(瑞典/日本)、金融科技(英国/新加坡)。
总结:美国仍是CS留学的“黄金选择”,但竞争和成本需权衡;加拿大和欧洲平衡了性价比与移民机会;亚洲适合快速衔接国内市场。建议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经济状况和适应性,优先申请2-3个国家的混合选校清单。
留学生留美倒计时,美国移民局从来不会告诉你这些…
美国移民局近日宣布,2026财年H1B抽签将于美东时间3月7日正式启动。
尽管国土安全部在去年底公布的H1B改革方案带来了一些利好,如放宽“专业职位”定义、延长Cap-gap期限、扩大免抽签适用范围等,但实际上H1B“狼多肉少”的本质未变。
从美国移民局(USCIS)公布的数据我们能明显看出,想获得H-1B签证运气占极大部分,2025财年的中签率仅有20%左右。
这意味着,80%的留学生尚未起步便已出局。即使成为“天选之子”,H1B签证有效期仅3年(可续签一次),若6年内未能启动绿卡流程,仍需面临离境风险。
从H1B到绿卡,这是一场耗时N年的“闯关游戏”
留学生若想通过H1B获得绿卡,需经历层层关卡:
H1B抽签:淘汰率高达80%,有效期最多6年。
PERM劳工证:H1B中签后,雇主需为申请人办理劳工证。近几年,大厂暂停发放PERM、科技行业裁员潮,这些外部因素都给绿卡申请之路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
递交I-140移民申请:PERM获得认证后,申请人就可以向移民局提交l-140申请,从此刻开始才算正式迈入申请美国职业移民阶段。
排期等待:I-140获批后,进入等待排期阶段。根据2025财年3月排期B表,EB-2中国大陆申请人排期为2020年10月1日,EB-3排期为2020年11月1日,预估这两类的排期在4-5年左右。
I-485身份转换,拿到绿卡。
全程耗时动辄7-8年,且每一步都暗藏风险:H1B六年期限到期前若未提交I-140,需离境;PERM被拒需重新申请;等待期间,工作变动或裁员,申请可能被作废……即便最终获批,财力与时间成本消耗难以估量。
与其让留学生把未来交给运气,不如自己掌握,这条道阻且长的路最终点既然是美国绿卡,那不如换个思路,直接申请。
如今正值美国投资移民EB-5新法案红利窗口期,投资80万美金,同时递交I-526E和I-485申请,快至90天可以实现自由留美,同步申请Combo卡,可以合法地在美国居留,学习和工作,无需雇主担保,提前享受准绿卡自由。如果您资金充裕,选择EB5投资移民将给在美国留学的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游戏怎么留学到美国(想去国外游戏制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游戏怎么留学到美国(想去国外游戏制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用户评论
失心疯i
去美国留学学习游戏设计啊?!我也是梦想很久了!虽然不知道具体流程,不过感觉能接触世界顶尖的游戏工作室和老师肯定很宝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游戏业这几年竞争确实激烈啊,在国内搞出名又没机会进好公司,还是考虑一下去国外读研吧!美国游戏制作实力强悍,学习环境也比较好,说不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我觉得留学到美国做游戏的话,语言和文化适应是最大的挑战啊。不过梦想还是要努力争取的,也许可以先参加一些线上课程,熟悉一下美国游戏的开发流程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我一直觉得国内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也很厉害了!不用非要去国外,咱们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研发团队和工作室,一样有机会打出名堂!关键是多学习、多实践。游戏要“美不胜收”,技术也更要有内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美国游戏制作的竞争压力很大啊,光是进入知名工作室就谈何容易!?建议提前做好实习准备,积累一些实际经验,才能在海外求职路上更有优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谷幽兰
我也喜欢玩游戏啊!不过我更倾向于自己开发一些有趣的游戏,享受创作乐趣。去美国留学学习确实是个好选择,但是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想了解一下具体需要哪些材料?考研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我有个朋友在美国读游戏设计专业,他说环境很不错,老师都是行业精英,课程也跟实际项目挂钩,但要适应语言和文化差异确实不容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感觉去美国留学成本很高啊!学费、生活费都让人望而却步,不如先提升自己的技术,在国内找一间好点的公司,积累经验再考虑出国深造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想问一下,除了游戏设计,还有其他和游戏相关的专业可以去美国留学吗?比如游戏策划、美术等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我感觉国内很多学习游戏开发的课程也是很好的选择啊!技术水平很高,而且不用担心语言和文化差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简单了,没有具体介绍哪些学校,哪个专业更适合留学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去美国留学会很痛苦的,除了学习压力,还可能面对家庭分离、文化的冲击等等。但是如果真的热爱游戏制作,还是要勇敢追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我觉得国内的游戏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来工作,不用为了出国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美国留学确实是很多学生想去的目标!不过要慎重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去美国留学之前,建议先多了解一下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避免盲目出国。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线上课程,提前了解一下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我觉得想要在这个行业成功不仅需要技术实力,更需要创意、团队合作能力和商业头脑。 美国游戏公司很注重这些方面的综合素质,留学期间要多积累经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滴在键盘上的泪
这个帖子很有启发意义!我还在想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也许去美国留学学习游戏制作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文章写的比较浅薄,缺乏一些实用的建议和信息。比如哪些学校更适合学习游戏设计专业,有哪些重要的技能应该提前准备等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