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出炉。正在准备“翻身”的考研考生似乎收到了好消息。
据披露,2024年共有438万人报名参加考研,这个数字不仅没有达到此前部分网友和媒体预测的“突破500万”,还比去年少了36万人。年。这是2015年以来连续八次考研报名的结果,人数在增加后首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同比增加40万人。近年来,考研逐年火爆。突如其来的“冷水”,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也有不同的看法。
图/图昆虫创意
“考研热”降温了吗?
著名考研导师张雪峰再次登上热搜。去年12月,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个人感觉明年考研的人数可能会下降”。他的预言成真了。
“二战三战”、“逆考研”……距离考研笔试还剩一个月,考研的人都在摩拳擦掌。但每年这个时候,申请数据总是让他们感到更加困惑,更加焦虑。
近年来,“考研热”一直是考研人习惯讨论的话题。 2017年,申请人数首次突破200万。 2022年突破400万。 2023年更是创下474万的新高,十年间增加了298万。
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了考研,因此考研也被称为“第二次高考”。与此同时,尽管有一定规模的扩招,但根据《新东方2023考研报告》人计算,2010年至2022年考研招生比例,13年间下降了7.48%。 2023年将有超过300万学生“陪你跑”。从数据来看,部分专业的全国分数线甚至超过400分。
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冰提到,当前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考”趋势,需要警惕。
有专家认为,当前,考研出现“高考化”之势,给考生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现在很多本科生都热衷于考研,有的大学甚至以考研为目标来组织本科教学。”这位专家担心,围绕考研组织教学会简化大学的运作。
在专家看来,“考研热”已经变得“过热”。这股“热度”正在推动“应试型”考研,加剧学历贬值。有人不禁要问,“考研需要这么多人吗?”
对于今年的申请趋势,一些教育机构和媒体持续“看好”,甚至预测申请人数将突破500万。
“冷水”来得突然,但并非没有征兆。某知名考研机构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从增幅来看,考研报考人数增幅正在放缓。
该工作人员表示,近六年来,有四年考研人数增长了20%左右。与往年连续创出历史新高相比,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仅增加17万人,远低于2022年80万人的增幅,已创历史新低,仅为3.7%。
虽然报考人数下降了36万人,并不足以说明考研实际上已经“降温”,但这种波动仍然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有专家提到,报名人数远低于民间预估,表明考生申请变得更加理性。
申请意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增加。一些学者也从研究生招生的结构性变化中寻找原因。近年来,研究生比例不断增加。此外,学术型硕士学位规模一再缩减,专业型硕士学位比重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2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至总招生规模的2/3左右。
上述考研机构工作人员分析称,“硕士名额减少,使得更多人优先选择副硕士。但很多副硕士的学费却远高于副硕士”。许多大学将副硕士学位的学制延长至三年。在经济学下降的背景下,家庭对考生的教育投资也更加敏感。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考研报考人数减少的背后有几个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就业。当前形势下,更多的学生追求就业高于考研。
参加公开考试是否更划算?
考研是为了什么?从近年来的“硕士热”不难看出,考研需求已经与就业牢牢挂钩。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硕士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和薪水甚至不如本科毕业生。
近年来,“一级歧视”的话题屡次引发热议。本月,媒体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呼吁在求职时取消“一级”限制。起点学历低成为“污点”,就业取向存在“只注重名校”的倾向。
随着学历贬值,学历对就业的影响更加复杂多样。去年12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中专和高中。对于学生的就业,“学得越多,就业率就越低”。
在考研话题的相关帖子下,有消息提到,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能为就业带来明显帮助的大学和专业并不多。 “即使算上985/211大学的大部分专业,本学院的强项专业和第二学院的万金油专业也都被考虑在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就业“蓄水池”的研究生扩招已经到了新的节点。
2014年,考研报考人数也有所下降,同比减少4万人,为五年来首次减少。当时有媒体调查提到,短期内硕士生收入没有明显优势,考研时间和费用是考研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话题有:《考研会影响工作吗?》 “考研会阻碍就业吗?”
这并不是说提高学历对就业没有帮助。 Max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学历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和就业体验。通过对比2016年学历提升者和毕业五年后没有提升者的月收入发现,学历提升者的月收入(11099元)比学历提升者的月收入(11099元)高出843元。学历未提高者10256元。
但现在,一些研究生的心态和观念无疑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有关“硕士、博士”的报道不断涌现。 “毕业生涌入县城”不断释放出一个信号:“考研的结束,也是建立。”
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公考热”却持续升温。中国公共教育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和报名人数仍呈现“双增长”趋势。 2024年国考招录人数为39561人,比去年增加2461人,增幅近7%。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名资格审查结束,共有303.3万人通过录用单位资格审查,较去年同期增加43.53万人。平均竞争比为77,333,601,高于去年的70,333,601。各地公务员招聘仍倾向于应届毕业生。
考研从来不是“盲目”,而是机会与成本的权衡。有网友直言:不是研究生买不起,而是考公考更划算。
在褚朝晖看来,对于很多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现在能找到工作,尽快找到工作比考研更现实。许多人对研究生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期望相对较低。研究生院有时间和财务成本。
用户评论
何必锁我心
今年考研人数减少了,这说明考研竞争压力在减小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考研人数减少36万人,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这消息挺意外的,难道考研热真的降温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今年考研人数减少,可能是因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36万人,这可不是小数字,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的过失
虽然人数减少了,但竞争压力依然不小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考研人数下降,或许是大家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这数据太震惊了,考研热真的要退烧了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考研人数减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这个消息对今年的考研来说是个好消息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考研人数减少,可能和就业形势变化有关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这数据出来后,不少考生都松了一口气。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考研人数减少,说明大家都在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虽然考研人数减少了,但备考的竞争压力依然很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这数据说明考研人数正在趋于理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王派我来巡山!
考研人数减少,应该和社会发展趋势有关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考研人数减少,或许是大家对未来有了新的思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绳情
这个数据让人很意外,考研热真的降温了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考研人数减少,大家对考研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希望考研人数减少能减轻考研的压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