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对比:应试教育有得有失。

也许是因为我当了很多年的老师,所以到了美国之后,我就特别关注美国的教育。

美国的教育确实很特别。与中国的教育相比,似乎教育就不像教育了。

我们先从幼儿教育开始。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只是玩物。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现在,许多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彻底“改革”了这一规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幼儿园承担起了小学的教育功能,以传授知识为主。小医生幼儿园、小神童幼儿园的金色招牌已相继挂起。读英语、学汉字、心算成了幼儿园的主要科目,孩子们的游戏则被挤到了不起眼的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位大专家提出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伪命题。各种课外辅导班应运而生,让家长和孩子疲惫不堪、金钱耗尽、时间耗尽。小学生的近视已经达到了可怕的程度。美国则不同。有孩子的家庭都与幼儿园有联系。家长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我密切关注我的大孙子安迪(已经上中学)上幼儿园的那一天。安迪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整天就是玩,从来没有从老师那里学到过任何知识。

我问儿子,孩子上小学了吗?

儿子说小学的知识量很少。孩子们没有家庭作业,学校也没有考试。有时,孩子们的书包甚至没有带回家。

初中呢?

我儿子说初中比小学压力稍微大一点,但还不到中国初中教育压力的一半。高中一般就近招生,择校没有严格的中考(只有很特殊的学校才需要看成绩)。学生和老师都没有那种紧张的动力。

中美教育对比:应试教育有得有失。

高中是进入大学的门槛,所以总是要紧张一点吧?

儿子说,应该说是比较紧张,但远没有达到中国高中生准备高考时所经历的恐怖程度。因为大学招生没有入学考试,录取只是根据学习成绩和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有必要像我们高考时那样通宵复习吗?

我不信,我要亲自去调查一下。

我家西边一公里处有一所大型高中。当我有空的时候,我就在校门外观察,看看美国高中生是如何准备高考的。我教过高中毕业班,能做出准确的比较和判断。

我无法与他们进行口头交流,但根据学生的规模和成熟度,我可以判断哪一组是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看上去轻松而平静。篮球场、足球场、棒球场、橄榄球场都在快乐地玩耍。他们有说有笑,就像在幼儿园一样快乐。他们的高考成绩都已经写在平时的成绩单上了,何必再紧张呢!晚上5点放学后,他们有说有笑地走出学校,回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地球两端的教育方式差异如此之大!

有一次,儿子家举办小型聚会,来了20多个中国人。饭后,我和他们聊了中美教育的比较。他们均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并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他们个个侃侃而谈,分析得有理有据。当了多年的老师,我别无选择,只能以学生的身份去听课。

中美教育对比:应试教育有得有失。

他们从中国的历史开始——

孔圣仁的办学方向还不是很明确。他只是把自己的学校当作一个传授“仁”和“礼”的平台。 “学而优则仕”在他心里还很模糊。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什么标准才算优秀,古书上没有记载,因为他们心里没有概念。

中国的科举制度由此诞生。 “测试”二字已经成为判断“好坏”的唯一标准。考、考、考,中国考考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如玉般的美丽。学者出人之道,仅靠文字测试。考试不仅成为一种国家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文化,考场成为文人竞技的场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就像钢筋和水泥凝固在一起。圣人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已被后人通过实践解释得清清楚楚。

他们又谈了中国的现状——

他们都通过了考试,在京城附近通过了考试,在国外也通过了考试。他们知道考试可以给年轻人的未来带来什么。农民家庭的孩子如果想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贫困落后的地方,能不参加考试吗?下岗职工的子女如果想进入公务员行列,不参加考试可以吗?大家都知道,考试有太多弊端。古有范进考试狂,今有年轻人考不及格跳楼自杀。但我们想一想。以中国目前的国情,哪个罔顾事实的决策者敢拆毁这座公平的大坝?如果这个大坝一旦决堤,高考腐败、裙带关系等罪恶蔓延开来,那些希望的小苗还有生长的空间吗?中国现在一定是一个靠“花”字支撑的国家。

他们还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成绩——

他们说,应试教育有得也有失。中国人非常重视考试,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中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国际竞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转学到美国更好学校的更好班级,而且都是尖子生。我们就来说说国外的“托福”考试吧。每年都有中国考生获得满分。美国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甚至对此表示怀疑。反过来,太多、太严格的考试又固化了学生的思想。

已知的知识在书本里,未知的知识在书本外。标准答案是牛顿的“万有引力论”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果爱迪生用书籍来框定自己的心灵,他的一生还会做出那么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明吗?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已经有十几年的考试了。他们厌倦了考试,也厌倦了考试。上了大学才想起玩,又回到了孩子时代,沉迷于看手机、玩游戏。美国学生从幼儿园一直玩到高中。当他们玩腻了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学习一些技能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就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中国绝对走在世界前列,但到了大学后期和研究生阶段,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落后。其中有几名来自美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屈指可数,而且大多从事技术“工匠精神”。

中美教育对比:应试教育有得有失。

回国后,我收集了大量资料来验证他们的“比较理论”。

恢复高考40多年来,全国已有3000多名省市高考状元,但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并不多。按理说,恢复高考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全国各类学校已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超过4000万人。但有像钱学森、李四光这样杰出的科学家吗?行业里有影响力的人物有好几个,但他们在应该有才华的团队中所占的比例太少了。经济条件比我们差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拿过好几个诺贝尔奖,但我们只有屠呦呦。

我们的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乔布斯,苹果还会有现在的华为智能手机吗?没有别人的互联网,会有现在的腾讯微信吗?我们所拥有的彻底改变世界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很少。

钱学森晚年最关心的是国家的科技创新。他没有再说什么。他一定对现在的教育制度看得很清楚。

我们很无助。我们已经扔掉了考试的接力棒。 14亿人的通识教育还能找到大方向吗?

用户评论


忘故

中美教育各有优劣,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应试教育有其局限性,但也不乏优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中美教育对比,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应试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也会带来压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中美教育各有特色,各有优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应试教育固然有弊端,但也造就了中国人才的竞争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中美教育对比,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和不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应试教育的优缺点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虚伪了的真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中美教育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应试教育并非万能,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价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中美教育各有千秋,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应试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中美教育对比,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应试教育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中美教育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教育模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