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山东大学排名2024最新排名 山东省内前十名大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家长速看!2025山东十大高校排名出炉!考上这些大学需要多少分?
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高校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数十万考生争相报考。2025年最新高校排名已公布,哪些大学跻身全省前十?最低多少分能上?本文结合权威榜单与录取数据,为考生和家长划重点!
全国排名第16位,山东省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作为985、双一流高校,学科实力全面,尤其在数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处于国内顶尖水平。2024年山东录取最低分613分,全省前1.4万名考生可冲刺。
全国第47名,同样是985高校,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被誉为“海洋人才的摇篮”。优势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环境工程等。2024年录取线581分,适合对海洋领域感兴趣的考生。
全国第80名,211工程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全国领先,毕业生深受能源行业青睐。2024年录取分数未明确提及,但理工科考生需重点关注其王牌专业。
全国第89名,近年来崛起迅猛!工科实力强劲,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突出。2025年预算经费达43.34亿元,科研投入位居省属高校前列。部分优势专业如计算机拔尖班录取分达567分,性价比极高。
全国第99名,省内师范类“一哥”!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等专业实力雄厚,师范生就业率常年稳居高位。2024年录取最低分519分,适合想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
全国第102名,农业科学领域的“老牌强校”,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等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与地方农业企业合作紧密,实践资源丰富。预算经费超30亿元,科研支持力度大。
全国第120名,财经类热门院校!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多进入银行、证券等行业。录取分数中等偏上,适合对经济领域感兴趣的考生。
全国第134名,工科实力突出,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知名。与能源企业合作密切,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等国企比例高,2025年国网录用人数达100人,位列省内第二。
全国第138名,综合性大学中的“多面手”!医学、纺织、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显著,临床医学5+3重点班录取分高达630分。学校经费增长迅猛,2025年预算增幅达43.34%,发展潜力巨大。
全国第147名,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为特色,工科与文科均衡发展。录取分数相对亲民,部分专业520分左右即可报考,适合分数中等但追求省属重点的考生。
报考建议:
- 高分考生优先冲击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高校,把握名校资源。
- 中分段考生可关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特色鲜明的省属强校,性价比更高。
- 专业选择需结合兴趣与就业趋势,例如医学、计算机、电气工程等热门方向竞争激烈,需合理规划志愿梯度。
最后提醒:各校分数线每年波动,考生需参考历年数据并结合自身位次科学填报!
2025山东高校排名更新:青大第5,烟大第16,山东女院第38
山东省,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坐拥齐鲁文化底蕴与黄渤海经济带区位优势,既是农业与工业重镇,也是高等教育资源密集的竞争高地。
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山东版)榜单发布,山东大学以全国第22名蝉联省内榜首,中国海洋大学(56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7名)、山东师范大学(104名)、青岛大学(111名)分列第二至第五。这份基于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维度的排名,揭示了山东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的新格局。
青岛大学以全国第111名、省内第五的成绩,继续保持其综合类高校的领先地位。学校在医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优势显著,附属医院在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等临床研究上屡获突破,2024年与海尔生物合作开发的“智能低温存储系统”被纳入国家重大科研设备专项。然而,排名较去年下降1位,暴露出其国际化水平与顶尖学科建设的短板。
青大在留学生比例、国际合作论文发表量等指标上落后于同类院校,未来需借力青岛“国际化都市”定位,深化与日韩高校的学术合作,以扭转颓势。
烟台大学以全国第205名、省内第16的成绩,较去年下滑15位,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烟大曾以法学、海洋科学见长,其“黄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实验室”为地方渔业提供技术支撑。但近年来,受师资流失与科研经费不足影响,传统优势学科竞争力减弱。
2024年,学校尝试转型,新增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与万华化学共建“绿色化工联合研究院”,但成果尚未显现。烟大的困境折射出地方高校在学科调整期的普遍难题——如何在保留特色与拥抱新兴领域间找到平衡。
山东女子学院以全国第491名、省内第38的排名,较去年暴跌28位,成为榜单中下滑最显著的高校之一。这所全国为数不多的女子本科院校,曾以性别研究、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立足。
学校开设“女性领导力”“社会公益创新”等课程,毕业生在社区服务、非营利组织领域就业率超60%。然而,面对综合性高校的竞争,其“小而专”的定位逐渐边缘化。2024年,学校尝试拓展专业领域,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但因师资与设备投入不足,招生遇冷。山女院的案例警示:特色院校若无法将独特性转化为不可替代性,极易在高校洗牌中掉队。
从榜单整体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头部高校地位稳固,但3-10名竞争激烈。山东师范大学(上升1位)、曲阜师范大学(飙升20位)凭借师范特色稳中有进;临沂大学(上升39位)则通过产教融合实现逆袭,其物流管理专业与临沂商贸城深度绑定,学生参与“一带一路”跨境电商项目比例超80%。
然而,多数地方院校如烟台大学、潍坊学院(暴跌30位)陷入排名下滑泥潭,民办高校整体表现乏力,凸显资源分配不均的深层矛盾。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高校的核心挑战在于同质化竞争与区域失衡。青岛、济南集聚全省60%的科研资源,而枣庄学院(418名)、德州学院(412名)等院校举步维艰。政策层面,山东或需推动“双城联动”——例如青岛大学与烟台大学共建海洋科技联盟,山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鲁东大学师范专业建设。
另一方面,深挖产业需求成为生存关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上升6位)聚焦基层医疗,定向培养乡镇全科医生;山东农业大学(上升11位)发力智慧农业,与寿光蔬菜基地共建“数字农场”。
这些案例表明,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高校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比盲目追求综合排名更具现实意义。
总之,2025年的山东高校排名,既是对传统强校的肯定,也是对变革者的鞭策。
青大的坚守、烟大的阵痛、山女院的挣扎,共同勾勒出山东高教的复杂图景。在工业强省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下,如何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教育动能,如何让“沉默的大多数”高校找到特色赛道,将是山东从“高教大省”迈向“创新强省”的核心命题。
2025年济南市大学最新排名:齐工大第2,济大第5,山东女大第12!
2025年济南市大学最新排名揭晓,齐鲁工业大学以全国第89名稳居济南第二,济南大学升至区域一流大学阵营,山东女子学院实现本地第12名突破。这些变动映射出济南高教体系的差异化竞争力,更体现了高校与地方产业紧密融合的底层逻辑——教育扎根经济土壤,学术活力方能蓬勃生长。
齐鲁工业大学第2
齐鲁工业大学作为山东省属工科龙头,2024年排名较去年提升11位,源自其“新工科”转型升级。新增“氢能装备制造”和“生物基材料工程”两大战略专业,直对应济南“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与潍柴动力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大二便参与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携手齐鲁制药成立“生物降解材料研发中心”,推进PLA环保餐具工艺优化。
王牌专业“轻化工程”录取分数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理科最低投档537分,超一本线32分,生源质量领跑省内工科高校。
“产业教授”制度打造齐工大核心优势。浪潮集团工程师、泰山学者等工程师兼任导师,带领学生破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关键技术,成果已服务济南高新区30余家企业。
创新推行“学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开设“智能工厂规划”模块课程,企业技术骨干与学生联合学习,累计完成120学时即获省级职业技能认证。此举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定位齐工大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技术引擎”。
济南大学第5
济南大学排名上升,彰显地方综合高校向应用转型的成效。2024年“智能建造”专业录取线升至502分,较三年前提高45分,紧扣城市需求重点。
调整专业结构,压缩“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传统项,重点发展“城市更新”和“黄河生态治理”,携手济南城建集团共建“数字孪生济南”实验室。学生设计的趵突泉水位智能监测系统,预警准确率达98%。
跨学科项目尤为亮眼。“新材料+文物保护”专业利用石墨烯涂层技术防护千佛山石窟,该成果拥有千万元估值专利。
济大2024届毕业生备受济南轨道交通、齐鲁水务青睐,平均起薪6800元/月,“智慧水务管理”专业工资三年涨幅超20%。济大用“特种部队”式精准发力解决城市痛点,激发地方竞争力。
山东女子学第12
山东女子学院在特色培养上实现“错位生长”。“女性领导力开发”专业录取分412分,较二本线高出17分,就业率达95%。
与山东省妇联共建“乡村振兴巾帼学院”,学生深入临沂、菏泽开展“电商助农”实践,带动2000余名农村妇女月均增收达3000元。
创新开设银发经济相关“老年社会工作”微专业,进阶养老服务管理。学生与养老机构共设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该案例获民政部全国示范认可。
2024届学生社区工作者资格通过率达38%,创历史新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
济南高校排名变动,是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提升”的清晰信号。2024年,济南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数量同比上涨58%。
齐工大贡献全市43%的工业技改方案,济大牵头制定70%城市更新技术标准。政策推手“科创济南”深化和“人才新政30条”实施,正将高校创新力转化为城市竞争新动能。
仍有短板待解。部分院校科研转化率低、专业雷同现象普遍。齐工大的深度产教融合,济大的应用型转变,山东女子学院的精准定位,构成破解难题的核心力量:工科院校驱动产业升级,综合类高校服务城市治理,特色院校填补社会盲区,在整体提升济南高教竞争力中扮演关键角色。
济南的高校与产业深度结合,齐工大打造工业尖兵,济大专注城市更新,山东女子学院激活基层治理,三者互补,推动城市发展动力不断积聚。
用户评论
限量版女汉子
听说山东大学在2024年又进前十了!这几年学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专业实力越来越强了,而且教学也很不错,现在想报考山东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这排名真的让人意外!山东省内只有前十?感觉好像少了点说服力啊。还是希望以后能出个全国排名看看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婉纤尘
作为一名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对学校一直非常认可,老师水平很高,教学资源丰富,这些年确实在不断进步,未来更是充满潜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这排名是根据什么的?是不是只看学校声誉?山东大学的实力比这个排名还要强很多吧,毕竟有很多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滴在键盘上的泪
看到这篇博文后突然想起自己当初申请的时候就选了山东大学,到现在越来越相信自己的选择!该校的教育质量确实很不错,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排名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这个排名,多关注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排名信息的,因为这能够反映出学校发展的状况,也能给想申请的学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不过也要看具体的专业排名啊! 不同的科系也有差距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山东大学作为老牌名校,一直都是很受关注的。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能体现在学校的排名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我觉得这几年山东大学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啊!办学水平一直在提高,越来越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我只想说:希望以后每年都更新一下这个排名吧! 让我继续关注自己心仪学校的发展变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久爱不厌
山东大学作为老牌名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优势。我觉得排名只是一个参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看到山东大学排名不断提升,感觉还是充满希望的!希望学校能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加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这篇文章信息量不大啊! 想了解各个专业具体排名哪能找呢? 希望能出个更详细的版本!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忘初心
山东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学校,看到它的排名让我更加坚定选择它了!相信在学校的培育下,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坠入深海i
虽然学校排名很重要,但我更看中的是自身的学习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取得成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这篇文章缺乏深度啊! 想要全面了解山东大学的优势,还需要参考其他方面的评价和数据!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对山东大学很有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专业设置等信息。有没有人能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