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部李伟
一封家信,表达我的初衷
亲爱的宝贝:
去年9月,你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今天,妈妈心里有件特别的事想告诉你。
你总是说“妈妈是个大忙人”。 在你的记忆里,你的妈妈总是在出差,而你也很懂事。 当你尿裤子的时候,你会告诉老师:“给爸爸打电话,妈妈出差了。” ,我就强迫你参加。”别人家宝宝最喜欢的暑假,和“我不喜欢暑假,因为暑假没有妈妈”是一样的。六个月大的时候,你妈妈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不在家,错过了你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掉牙、第一次走路等各种时刻。这份工作让我没有妈妈,你不是唯一的孩子,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是我妈妈的“考生孩子”,我的妈妈和同事们承载着这些孩子的梦想,他们只希望等待。等你长大了,有一天你就能理解妈妈,亲爱的宝宝,对不起!
你总是说“妈妈很严厉”。 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我不能陪伴你长大,这已经成为妈妈心中最深的遗憾。 其余的时间,我总是尽力不错过你所有的重要时刻。 闺蜜们也都说我是“晒娃狂人”,朋友圈里除了工作都是你。 但母亲的严厉渐渐疏远了我们。 每年高考录取期间,我的工作性质要求她处理的所有数据不仅要“准确”,而且要“准确”。 如果把高考的整个录取过程比作一台高速计算机,那么归档组就是翻译模块和核心处理模块。 外人看到的电脑鼠标的点击声背后,凝聚着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挑灯夜战的心血和汗水。 即使到了凌晨,也要求我们头脑清醒、思路清晰。 数据的整理、核对、设置过程不允许出现错误。 错了,因为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努力学习的缩影。 这种沉重的责任让母亲喘不过气来。 “严格、谨慎”已成为我的座右铭,也成为妈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我常常忘记你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辅导作业时,你一遍又一遍地批评、改正、重写。 最后,看到你眼泪的那一刻,妈妈真的很想说,亲爱的宝贝,对不起!
你总是说“妈妈是超人”。 在你的世界里,你的妈妈从不睡觉,白天上班,晚上加班。 对于我的母亲和同事来说,开夜车、熬夜是家常便饭。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有拄着拐杖加班的,有断臂加班的,有家里老人去世加班的,还有孩子住院的。 每年高考出成绩前夕、多批次志愿者招募前夕等,这群加班的工作狂们彻夜守在电脑前,不知不觉熬到天亮,眼睛都红了。 这群加班狂人也变得“劳累过度”、“地中海式”。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互相开玩笑的坏朋友,却是工作中最可靠的战友。 有问题大家一起努力,有困难大家一起承担。 没有人回避“我不应该这样做”,也没有人说“已经完成了”。 “我要请假,我该休息了。”入院期间,终于有一天可以和家人团聚。一声“疫情就是命令”,大家连夜赶回现场。全身心投入“抗洪、抗疫、保招生”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妈妈和同事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信仰!
妈妈和同事们不仅服务于考生和家长,也服务于河南的每一所招生学校。 服务考生就是守护希望,服务高校就是守护梦想。 我们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我们一夜又一夜不眠不休,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系统开发志愿者的数据,并陆续添加安全和维护措施。 大家都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换取多一次机会,只为完成目标。 候选人的大学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家选拔人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服务高校、服务考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当它首先出现并离开时,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铭刻在我们提交团队力求卓越、不犯错误的每一次努力中。 它被印在我们的系统管理团队为候选人提供服务的每一行代码中,并且是准确的。 它印在我们的技术支持中,有数千条消息和数百个电话为学校服务并回答问题。
我们有钢铁般的信念,为考生服务、把考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贯穿于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 我们就是这样一支教育铁军、信息铁军。 我们就是这样一支教育力量,在创建精神文明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铁军、信息铁军正在努力书写我们精神文明时代的答案!
快点! 招募候选人!
协调员| 陈大奇、孟六算
回顾|臧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