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录取时间 90 后脑瘫男孩莫天池:坐在轮椅上创造生命奇迹

莫天池在美国。

人们在关注莫天池的成就时,却从未想过他的父母为他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正在美国留学的莫天池对记者说:“我很怀念留在家里的妈妈,她是一位伟大而坚韧的母亲。”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莫天池的母亲齐燕。这个曾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妇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顽强的力量,辛苦奋斗了27年,一步步把儿子从本科、硕士生培养成留美博士生。她为无数父母树立了不抛弃、不放弃的榜样。

莫天池医生的母亲齐妍。 陈金梅 摄

疾病与贫困

追求成功的欲望是无法消灭的

莫天池的家位于长沙矿业研究院一处比较老的小区里,这间不到40平米的房子里,里间是一家三口共用的卧室,外间则是莫天池的书房。

8月8日,莫天池在父亲莫小红的陪同下前往美国留学,家中只剩下齐燕一人。齐燕是东北人,身材高挑,说话声音清脆,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是一个走路不稳、右手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莫天池出生后不久不幸遭遇医疗事故,导致脑瘫,无法独立站立行走,语言表达困难,甚至肢体动作时会出现抽搐。齐妍当时非常痛苦,但她没有放弃这个孩子,一家人倾尽所有,积极救治。让她感到安慰的是,小天池虽然肢体残疾,但并不笨,她教的新词都能记住。

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莫小红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打算让他在家读书,齐燕坚决反对:“不管在学校学得再好,也要让他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上世纪90年代,莫天池每个月的理疗费要3000多元,“我们把每一分钱都省下来给孩子做理疗。”夫妻俩摆摊卖小吃,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一周只吃一棵白菜。

有人直接问齐妍:“你这么穷,还能笑?”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齐妍总是挺直腰杆,微笑着和人打招呼。

在坚强乐观的母亲的影响下,残酷的病魔没有浇灭莫天池成功的渴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通过了托福考试,并拿到了美国多所名牌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取得了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的成绩。

尊重与信任

通过严格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很多人都好奇莫天池的父母到底有什么育儿秘诀,在齐妍看来,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莫天池家很小,门与门相连。他希望妈妈不要乱动他的东西。“我尊重孩子的隐私,从不乱动他的东西。”齐言说。

在这个三口之家,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不管日子过得多么拮据,齐燕每年总会拿出200元给莫天池买书。“我们家最有钱的就是他的书柜,这已经是第四个了。”齐燕自豪地指着满满的书柜告诉记者。

齐艳认为,孩子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六七岁前培养良好的习惯,“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按时做规定的事情。”

齐炎对莫天池的教育也很严格,“我不允许你犯错,尤其不允许你撒谎。”齐炎警告莫天池。

齐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打儿子,是在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次数学考试,莫天池答错了一道题,考了98分。齐妍冲上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我打他,不是因为他分数低,而是因为他粗心。”齐妍回忆道。可没想到,自己的举动遭到了班上20多个同学的“围攻”。孩子们围着她,红着眼圈对她大喊:“阿姨,你错了,你不能这样打莫天池……”看到孩子们这么护着莫天池,齐妍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眼泪夺眶而出。“那之后我就没再打过他,我觉得我对这样的孩子太严厉了。”回忆起这段往事,齐妍眼圈红红的。

莫天池一家三口。

友好且支持

爱的溪流汇聚成海

人们看到莫天池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充满正能量。“这是因为天池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太多善良的人。”谈起这件事,齐言感慨万千。

为了照顾儿子,齐燕从莫天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陪读他的班级。她很感谢莫天池小学班的班主任何霞晖——长沙矿业子弟学校的老师。“何老师从不把他当成残疾孩子,教给他很多道理。”课间休息时,等其他孩子都出去了,何老师便让莫天池帮同学把教室里的课桌收拾一下,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齐妍还清楚地记得,莫天池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一共春秋两季外出游玩了12次,“老师们从来没有错过天池一次,也没有要求我们付一分钱。”

从小到大,不仅老师对莫天池很关心,同学们对他也很友善。莫天池人缘很好,女同学都文静,所以他有一个热情的“女友团”。男生比较主动,虽然不像女生那样经常陪在莫天池身边,“但有需要努力的时候,只要你喊一声,他们就会冲到房间里来。”齐言描述道。

在中南大学读书的那几年,莫天池上课总有同学接送,考托福的时候,莫天池就去了新东方教育培训,得到了老师们的很多帮助,考上托福之后,他又获得了新东方每年15万的奖学金,5年一共75万。

这些温馨的场景让齐言感动不已。“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齐言感慨道,“学校里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爱护,给他带来了快乐,也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毅力与希望

希望儿子完成学业后回归社会

来到美国后,莫天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老师们对他十分关心。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副校长刘军联系各部门为他提供帮助,让他安心学习。还到宿舍看望他,告诉他“有困难可以来找我”。

石溪大学副校长刘军(右一)看望莫天池(中)、莫晓红(后排中)。

看到儿子在美国的学习进展顺利,辛苦打拼了一辈子的齐燕终于放下了顾虑。小时候的齐燕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但为了照顾孩子,她几乎和所有朋友断绝了联系,整天待在家里照顾儿子。

“有了这个孩子之后,我的生活就很忙碌,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他身上。现在突然一个人在家,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时间。”齐燕说。亲朋好友邀请齐燕出去旅游,她都婉言谢绝了,“家里有两只猫和一只狗要照顾,还要攒钱陪孩子去美国读书。”

莫小红陪同儿子赴美的签证有效期只有六个月,“再过两个月我也会去办签证,我和他爸爸轮流换签证,我们每个人只能在美国呆六个月。”齐燕又喜又忧,“省下来的那点钱都花在了路费上。”

齐燕说,她一生中做的最好的决定就是送儿子上学。“我一直支持他的梦想,但从来没想过他会出国留学。我们家在长沙很穷,这个梦想有点超出我的能力范围。”齐燕笑着说。

齐燕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莫天池能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回报社会。“我希望自己还能再活10年。吃过苦,但我从不后悔,也从不绝望。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齐燕说。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