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们的高考

1

小宇/文

1994年:我们的高考

20世纪90年代的高考(网络图片)

阴雨绵绵的天气里,又是一年的高考。想想我们高考那年,已经是三十年前了。与现在的高考相比,我们当时的高考是什么样的?

黑色七月

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是在1977年。1977年10月,中国宣布恢复高考,并宣布1977年高考将于一个月后举行。时间很紧,也有点仓促。这是唯一一次在冬季而非夏季举行的高考。

自1978年起,每年7月7日举行高考。这可能是考虑到7月份已经是暑假了。这时高考可以尽量减少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于是,“黑色七月”也成为了60后、70后、80后高考的代名词。

七月的炎热让人难以忍受。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各方面都不如现在。夏天唯一的解暑工具就是吊扇。有的条件差的地方连吊扇都没有。考试结束后,我满头大汗。当时歌迷不准进考场,所以我带了手帕。下午考试结束后,整张手帕都可以挤出水了。

1994年,南京考生在37度的高温下参加高考(网络图片)

但毕竟高考是我们自己的事,也是我们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 《黑色七月》有点黎明前的黑暗感觉。黑暗过后,便是光明的时刻。这座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是人生的分水岭。通过的人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门,开始了进入社会前难忘的最后几年。那些落水的人结束了学生时代,开始步入社会,谋生生活。

标准分数

与后来高考实行的“3+X”、“3+2+1”改革不同,我们当时的高考简直就是“文理科”。语文、数学、英语是文科和理科的必修科目。不同之处在于,文科科目考查政治、历史和地理,而理科科目考查物理、化学和生物。然而,所有九个科目都需要毕业考试,否则将无法获得高中文凭。

我们当时的高考实行的是标准评分制度。标准分数的计算相对复杂。那年我虽然通过了高考,但对标准分数的计算方法仍然知之甚少。

1991年四川高考准考证

但标准分数的原理我们是很清楚的。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与排名相关,与原始成绩关系不大。原始分数的最大缺点是你不知道自己在所有候选人中的排名。

例如,某考生数学考试得了99分。是不是看起来很高大上呢?但如果当年的数学平均分是100分,那么99分就低于平均分,算不及格。某考生语文考了60分,看上去很低,但如果当年的平均分只有30分,60分也算是妥妥的高分了。

1991年辽宁高考准考证(网上图片)

标准分数可以让您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比如,你考试考了900分,恭喜你,你是全省第一。 900分,全省只能有一个。如果你考试得了800分以上,那你就是一个完美的学业者,已经踩到了98%的学生。当然,标准分数也有缺点。作为候选人,你基本上无法倒推计算你的原始分数。不同省份的分数没有可比性。

《蒙古志愿军》

那时候,我们是在两次模拟考试之后、高考之前填写了申请表。怎么填写呢?其实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首先,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高考表现如何。毕竟,模拟考试不是高考。高考是“一考决定一生”。我身边有两个同学,两次模拟考试都名列全县前十名。但由于高考紧张,他们跌跌撞撞,跌破了全县第50名。

1997年,试卷在北京高考中心启封。

或许是因为两次模拟考试成绩稳定,排名很高,所以老师鼓励他们重点关注第一批本科选择,报考清华大学、北科大等名校。问题就在这里。虽然第一批本科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但只有第一选择才是真正重要的。第二个选择几乎相当于不申请。第一次选择失败后,无论你的分数多高,人们都不会考虑。说实话,我觉得这很不公平。

最终结果是,两名学生以比第一志愿高出30分左右的成绩被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录取。

1994年,三名考生进行高考前的最后冲刺(网络图片)

其次,我当时其实很无知。面对一大堆的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整个脑袋都不知所措。即使你询问身边的老师和家长,很多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因为当时大学还是精英教育,“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代名词。大家对它不熟悉也很正常。

因此,填写申请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忽悠”、碰碰运气的行为。有一个同学很喜欢旅游,所以他决定高考报考“考古学”。他以为以后自己可以以工作的名义去“考察”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

2013年,高校招生开始实行“平行志愿”。第一批可以填写五到六个选择,都是平行关系中的“第一选择”。考生只要合理填写申请表,即可被第一批院校录取。选择也更多,这无疑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考生的利益。

1995年成人高考录取通知书

“天之骄子”

“天之骄子”,作为大学生的代名词,也走进了历史的尘埃。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最初招生人数只有27万人,1978年增加到40万人。此后20年,大学招生人数缓慢增长。 1994年我参加高考时,大约有253万人报名,录取了90万人。这个录取率包括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人数。

虽然高考很艰难,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学院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在国家公务员条例颁布之前,大部分都是分配的。社会很重视,大学生也有荣誉感。那是一个大学生的“黄金时期”,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天之骄子”。

90年代高中生合影,透露出浓浓的淳朴感(网络图片)

高考的分水岭发生在1999年,从那一年起,各大高校迅速扩招,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当年入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60万人,此后每年都大幅增长。 2001年,录取率首次超过50%,录取学生260万人。

2021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078万人,全国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总数为1001.32万人。以此计算,高考录取率将达到92.9%。

在大学前拍照是每个高中生的梦想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傲人”的光环早已荡然无存,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 200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此后每年都是“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据统计,2022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的历史新高。大学生将面临疯狂的内卷化。有人戏称“天之骄子”早已成为“天之乞丐”。

在大学前拍照是每个高中生的梦想

即便如此,高考仍然是我国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接受高等教育仍然是大多数学子的梦想。时代总是在变化,总是有新的机会。漫漫长夜终究会过去。努力和进步永远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给自己充电,武装自己,时刻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终将迎来新时代。

用户评论


Hello爱情风

1994年,高考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青春的期盼,未来的希望,以及无尽的努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回忆1994年的高考,仿佛昨天的事,紧张,激动,还有无限的憧憬!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那个年代的高考,简单朴素,却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1994年,我们一起经历了高考,一起见证了青春的蜕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还记得1994年高考的考场吗?那份紧张,那份期待,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时光流逝,1994年的高考已成回忆,但它依然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篇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那年的高考,我们都拼尽了全力,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1994年,我们一起走过高考的洗礼,一起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高考,人生的转折点,1994年的高考,我永远不会忘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1994年,我们怀揣梦想,勇敢地挑战高考,最终收获了成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那个年代的高考,简单却又充满意义,它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1994年,我们一起经历了高考的洗礼,一起走向了不同的未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高考,是人生的考验,也是成长的起点,1994年的高考,我永远铭记!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1994年的高考,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教会了我们坚持与努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那年的高考,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一起见证了青春的意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1994年的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回忆1994年的高考,感慨万千,那是一段充满青春与梦想的旅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1994年的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我们人生新的开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那些年的高考,是时代的印记,也是我们青春的记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1994年的高考,我们都付出了汗水和泪水,最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