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中科院发文,从2023年起,除西部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高速公路、青海、新疆)和东北地区(吉林、辽宁),其他各研究所不接受转让。并且从2024年开始,除新疆、青海以外的所有科研院所不再接受转让。
从中科院的文件要求来看,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调整力度非常大。也可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研究所是做基础研究的,招的专业一般都不是很热门。如果你强行推荐一种选择,你可能会对招聘不满意。一些冷门专业或者偏远的研究所可能会面临招不到人的情况。毕竟清华大学也需要接受学生转学。
为什么拥有良好平台和资源的中科院却不受研究生青睐?成为最后调整的备胎怎么样?研究生毕业后需要找到工作。这是该研究所的弱点。学院录取的很多专业都是基础学科,毕业后找工作很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就读于985、211大学或者双一流大学,毕业后就有一个称号。很多单位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只有职称。招聘单位并不特别认可中科院的签字。
每年秋季和春季都有大学毕业生校园招聘;科研院所规模普遍不是特别大,很少组织毕业生招聘;就业劣势明显,研究生不愿意报考科研院所作为首选。
中科院招生调整,主要是在当了多年的备胎之后,现在正在改变招生方式,保护单选考生,鼓励优秀考生单选报考该所。这里我想说的是,你怎么能保证你第一选择中科院呢?考研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考试。今年出现了很多最后一人被录取的情况,这让很多考研的人心里没底。难道只有最后一个人最擅长科研,而前面几个人不擅长科研?很多问题!
中科院虽然厉害,但是考研报名是一个双向选拔的过程。为什么候选人不选择它?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保证录取生质量,首先要保证考生之间的公平性,并在促进就业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否则,你只是在保护你的第一选择,很多候选人可能不愿意申请你。考研是为了就业。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如果不接受调整,招不到人怎么办?中科院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对于很多比较冷门的专业来说,不接受调整预估的结果会非常难受;想要提高学生素质,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用户评论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太可惜了,转专业很难了,只能拼本科了,希望明年能开放。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这个政策对想要转专业的同学来说很不友好,希望学校能重新考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转专业真的好难,很多学校都不接收转学生,真心希望学校能开个口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哎,感觉现在越来越难了,以后想要转专业只能选择其他学校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支持学校的决定,要让学生们专注本专业,提升专业能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虽然有点可惜,但是也能理解学校的决定,毕竟要保证生源质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转专业,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想跨专业发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我觉得这个政策挺好的,可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转专业通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感觉学校越来越严格了,连转专业都不允许,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这个政策对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说有点打击,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希望能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其他的机会,帮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感觉现在越来越难了,想要跨专业发展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这个政策对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说不太友好,希望学校能够考虑一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一些帮助,让同学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专业选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这个政策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迷茫,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支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希望学校能够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让同学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