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硕士难申请吗-慕尼黑工业大学硕士申请条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考研考不上是不是就没有退路了?
每年考研成绩公布后,总有大量考生陷入 “考不上就完蛋” 的自我怀疑。但作为见证过无数人 “曲线救国” 的考研博主,我想告诉你一个真相: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选项,而非唯一出路。那些看似 “走投无路” 的时刻,往往藏着你未曾发现的 N 种可能。
一、考研失利≠人生失败:你只是暂时偏离了预设轨道
(一)考研成功的概率本就有限
2023 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 474 万,录取率仅约 16%—— 这意味着超过 390 万人会经历 “考不上” 的结果。这些人里,有本科 985 却折戟清北复交的学霸,有边工作边备考的职场人,也有背水一战的二战考生。考不上,本质是一场 “概率游戏” 的正常结果,而非对你个人价值的否定。
(二)学历≠能力,更≠人生上限
商业领袖案例:马云(杭州师范学院本科)、王兴(清华大学硕士未毕业)、张一鸣(南开大学本科),他们的学历并非顶尖,但凭借对趋势的判断和执行力成为行业标杆;
学术圈例外: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仅有专科文凭,通过自学成为北大教授;诗人余秀华高中辍学,却凭借诗歌创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实告诉我们:学历是敲门砖,但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抗压韧性和对机会的敏感度。
(三)“考不上” 的标签,是社会灌输给你的焦虑
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小告诉我们 “考上好大学 = 成功”,但成年后的世界远比这复杂。那些在考研中 “失败” 的人,可能在求职中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在创业中更懂得规避风险,在考公中因为多一年准备而上岸 ——人生不是线性的赛道,而是充满岔路的旷野。
二、考不上研的 N 种出路:每一条都能通向新可能
(一)求职:用 “考研积累”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1. 考研经历本身就是求职优势
学习能力证明:能坚持近一年高强度备考,足以说明你的自律性和专注力,这是很多企业看重的底层能力;
知识储备增值:跨考生掌握了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文科考计算机,已学完 408 专业课),可直接用于求职;
复试经验迁移:准备面试时积累的文献阅读、PPT 汇报能力,能无缝对接企业面试中的 “案例分析” 环节。
2. 精准定位 “考研 + 求职” 交叉岗位
教育行业:考研培训机构的专业课讲师(如新东方政治老师、文都数学助教),优先招聘高分落榜生;
内容行业:考研博主、学习类自媒体(某百万粉考研博主为三战考生,靠分享备考经验实现月入 10 万);
企业管培生:部分大厂(如华为、字节跳动)的 “高潜人才计划”,对有考研经历者开放绿色通道,认为其 “目标感强、能抗压”。
3. 求职策略:突出 “考研附加值”
简历优化:在 “项目经验” 中增加 “考研备考项目”,列举完成的学习量(如 “10 个月内系统学习 6 门专业课,整理笔记 20 万字,独立完成 15 万字论文综述”);
面试话术:被问起考研经历时,重点讲 “从失败中总结的方法论”(如 “通过复盘发现自己逻辑思维短板,现在每周练习 3 篇案例分析,已能独立完成行业报告”)。
(二)二战 / 三战:理性复盘后再出发
1.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避免盲目再战
“我真的需要硕士学历吗?”:如果目标行业(如高校教职、科研院所)明确要求硕士,则值得再战;若只是 “随大流”,需谨慎;
“上次失败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是院校选择过高(如双非冲清北)、备考方法错误(如死记硬背不理解),还是心态崩盘(如模拟考砸后放弃);
“我能承受再战的成本吗?”:包括经济成本(全职备考的时间损失)、心理成本(家人的期待压力)、机会成本(错过的校招岗位)。
2. 科学制定 “二战升级计划”
院校 “降级策略”:若一战报考 985,二战可调整为 “211 + 强势专业”(如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而非清华同专业);
加入 “保底选项”:同时申请香港 / 澳门院校的硕士(如澳门大学接受考研成绩申请,学制 1-2 年,费用低于欧美);
组建 “备考互助小组”:找 2-3 个志同道合的研友,每周互相抽查知识点,避免孤军奋战导致的情绪崩溃。
(三)留学:用 “时间差” 换 “可能性”
1. 考研后留学的独特优势
语言成绩 “借力”:考研英语一成绩≥60 分,可直接用于申请部分英联邦国家院校(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接受 CET-6 550 分 + 申请);
申请时间 “错峰”:每年 3-6 月是考研后 “捡漏期”,部分院校仍有秋季入学名额(如英国诺丁汉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费用 “性价比” 选项: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硕士学费仅 2-5 万 / 年,学制 1.5 年,适合预算有限的学生。
2. 适合考研党转型的留学方向
“本专业 + 交叉领域”:如文学本科考研失败,可申请 “创意写作 + 数字媒体” 交叉专业(如英国华威大学 MA Creative Writing with Digital Media);
“就业导向型” 专业:优先选带 “实习学分” 的项目(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硕士含 6 个月企业实习);
“专升硕” 特殊通道:专科生考研受限,可通过 “top-up 课程 + 硕士” 路径(如英国朴茨茅斯大学 top-up 课程,成绩达标可直接升读硕士)。
(四)考公 / 考编:换个赛道 “曲线救国”
1. 考研知识 “跨界复用”
行测理科题:考研数学中的概率论、线性代数知识可直接用于行测 “数量关系” 模块;
申论写作:考研专业课中的理论分析能力(如 “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可迁移至申论 “综合分析题”;
面试结构化问答:考研复试中的 “即兴问答”“科研设想” 训练,能提升考公面试的逻辑表达能力。
2. 针对性选岗策略
“仅限应届生” 岗位:利用毕业 2 年内的 “应届生身份”(部分地区延长至 3 年),报考竞争比低的基层岗位(如乡镇政府、街道办);
“专业限制严格” 岗位:如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可报考党校、宣传部,“心理学” 专业可报考监狱、教育局心理辅导岗,避开 “三不限” 万人坑;
“考研分数置换” 政策:部分省份(如浙江、江苏)在选调生选拔中,将考研分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之一(如考研≥350 分可加 5 分)。
(五)创业 / 自由职业:把 “挫败感” 转化为 “洞察力”
1. 考研行业的 “痛点创业”
细分领域服务:针对 “二战考生” 提供付费自习室 + 督学服务(如西安某自习室推出 “考研失败者扶持计划”,半年卡仅 1980 元,附带每周模拟考);
垂直内容创作:用 vlog 记录 “考研失利后的重启人生”,吸引同类人群关注(某博主靠此涨粉 20 万,接考研机构广告月入 3 万);
资料整合变现:将备考中整理的笔记、真题解析制成 PDF,通过闲鱼、淘宝出售(单份售价 9.9 元,月销千份即月入过万)。
2. 跨行业创业灵感
教育科技:开发 “考研 AI 答疑小程序”,用 ChatGPT 技术自动回复专业课问题(已有团队获百万级天使投资);
文创周边:设计 “考研人解压玩具”(如 “佛系上岸” 盲盒、“错题橡皮擦”),在小红书、抖音精准投放;
职业培训:面向考研失败者开设 “简历急救营”“面试模拟课”,收费 999 元 / 人,用自身经历增强说服力。
(三)考研失利后的 “心理重建指南”
(一)允许自己 “悲伤,但不沉沦”
设定 “情绪冷静期”:给自己 1-2 周时间痛哭、倾诉、放空,但提前约定 “过期不候”—— 例如在日历上圈出 “3 月 15 日 – 3 月 31 日为调整期,4 月 1 日必须启动新计划”;
物理化情绪:写一封 “给考研失败的自己的信”,把遗憾、不甘全部倾注于文字,然后撕毁或烧掉,完成 “仪式感告别”;
避免 “反刍思维”:当脑海中反复出现 “如果我当时…… 就好了” 时,立刻用 “5 分钟任务法” 转移注意力(如做 10 个深蹲、整理书桌)。
(二)用 “成长型思维” 重构认知
把 “失败” 重新定义为 “数据点”:失败≠能力不足,而是 “当前方法不适用于目标”。例如:
数据点 1:报考院校报录比 30:1,远超自身实力范围;
数据点 2:专业课复习停留在 “背诵”,未练习真题中的综合论述题;
数据点 3:英语阅读错 8 道,暴露 “长难句分析” 短板。
制作 “经验资产清单”:
(三)构建 “支持性人际网络”
远离 “毒性安慰”:警惕那些说 “你肯定是不够努力”“考研都考不上你还能干什么” 的人,他们的焦虑会传染;
寻找 “同频互助者”:加入 “考研失败者互助群”,分享求职、再战、留学经验(亲测这类社群的信息价值远高于普通考研群);
主动寻求专业帮助:若持续失眠、情绪低落超过 2 周,及时预约学校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心理机构,别让 “暂时失意” 演变成 “长期抑郁”
四、人生最好的退路,是永远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记得去年采访一位三战失败的学员,他当时说:“我以为考研是唯一的路,后来发现,当我停止用‘失败’定义自己时,出路突然变宽了。” 如今他在一家教育公司做考研咨询师,用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人避坑,年薪比当年设想的 “研究生毕业后薪资” 还高。
考研考不上,从来不是 “故事的结局”,而是 “另一个故事的开头”。你可以选择再战,用经验铺就更稳的路;可以选择求职,用考研沉淀的能力惊艳面试官;甚至可以选择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让曾经的 “执念” 成为独特的人生注脚。
德国留学不光申请难、毕业也难,来自慕工大学姐的真实经历
小可爱们,大噶好呀,要说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中,哪个专业最多,机械专业肯定是名列前茅;若再问一句,都想去哪所大学呀~慕尼黑工大当仁不让会冲上第一。
氮素!慕尼黑工大作为德国理工科专业排名第一的院校,不仅申请难,毕业也很难…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在慕尼黑工大读本科+硕士的小姐姐,来给我们具体解说一下呀~
– 01 – 慕尼黑工大本科期间如何才能毕业
慕尼黑工大本科阶段的实习:慕尼黑工大机械专业是要求实习的,这个实习是必须要做的。TUM的实习分为两个部分:Fertigungspraktikum和 Ingenieurpraktikum / Projektseminar。
- Fertigungspraktikum就是入学前实习,时间是8周,了解机器加工的过程。
- Ingenieurpraktikum就是专业实习,大概是9周时间,这个也可以用Projektseminar来代替。
这个Projektseminar就是学校提供几个题目,然后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我在这里建议就是,建议大家去德国公司实习,因为本科时间他是必须要做的实习,然后德国公司会提供一部分名额给大学生实习。所以,这个实习更容易找一点,而且你去实习,也可以顺便练习一下你的口语,包括积累工作经验等等。
慕尼黑工大如何毕业:在慕尼黑工大,申请毕业论文是有条件的,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你必须要修满120个学分,并且要做完Vorpraktikum。那么怎么找论文呢,导师会在Fachschaft在上面发布一些题目,学生可以在这里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跟这个老师联系。联系之后,可能会做一个面试,问你一些问题,或者了解一下他们这个项目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面试通过以后就可以开始写论文了。
或者你有想法的话,也可以跟感兴趣的这个所的老师进行联系,让导师帮忙定题目。面试过程中,他主要是问到,你为什么要申请我这个题目呀?你都学过哪些课程?是不是跟我这个题目相关?然后你是否能满足写这个论文的条件,比如说我这个论文题目是有关编程的,那你会不会编程?然后我跟你交流是不是没有语言上的问题等等。当然,这都是最后要过的关卡;在这之前,你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把众多杀手课一一通过!
慕尼黑工大的部分课程需要在两个学期内通过,否则会被退学:高数1和力学1在一定要在两个学期内通过,否则你就会被退学,而且退学之后你不被允许在德国任何一所大学内就读这个机械工程专业,这是一个非常硬性的一个要求。再次叮嘱大家,在入学之后的前两个学期千万不能放松,尤其是这两门课。
几乎每个学期都有杀手课,挂科率在50%以上:其实刚刚提到的高数1、力学1,它们的挂科率就在40%—50%,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被退学了。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第3学期的Technische Mechanik 3、Thermodynamik以及第4学期的Wärmetransportphänomene、Maschinenelemente,这大概是慕尼黑工大机械专业本科阶段最难的4门课。它的内容很多、很难,而且考试的时候,挂科率是非常高的。
以下是慕尼黑工大本科期间的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 02 – 慕尼黑工大硕士期间如何才能写毕业论文
在慕尼黑工大读硕士期间,我选的是机电和机器人的方向(也有其他的方向,比如说航天、汽车工程等等)。每个专业都是一样。在研究生期间,要修满120个学分,这些课程虽然都是选修课,你可以随意搭配、选择,但是一定要在规定的几个模块里面选。
比如说我的专业呢,必须要从这5个模块里选,包括控制、力学、信息、最后一个是其他工业相关的课程,这一共是60个学分。然后是Schlüsselkompetenzen Ergänzungsfächer. Hochschulpraktika这些相对自由的课,加起来一共是19个学分。schlüsselkompetenzen就是类似于你将来在工作中可能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的方面,比如说在做时间管理、与人沟通交流等等,语言课也在这里。
还有一些和你的主修专业没有太大关系的一些课,那Hochschulpraktika就是实验课,这个课程学习之后,你可以申请写学期论文。这个学期论文没有说必须要修满多少学分才可以申请,你可以在刚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就可以申请这个论文。但是一般建议还是大家都是先修一些先修课程,然后再申请这个学期论文。这个学期论文是11个学分,它的具体内容和工作量和本科论文是差不多的,但是它的难度会更难。
最后,再写一个毕业论文,30个学分,而且毕业论文是必须先修满80个学分才可以申请。当毕设完成后,一般还会有实习,两者皆完成且修够180个学分后,才能顺利毕业。
以上,就是我们要分享的内容啦~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可爱一点点!预祝你们都能申请到理想的德国大学,我在德国等着你们哦~
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用户评论
柠栀
慕尼黑工业大学真的很有声誉啊!不过听说申请硕士都挺严格的,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能满足申请条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我最近在考虑去德国读研,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我的首选。虽然知道申请难度大,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准备,一定有机会脱颖而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我觉得标题点出了关键,申请难主要看个人的准备情况吧!如果学术成绩好、论文丰富、语言能力强的话,应该还是很有机会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我之前也有想申请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计划,但是看了一下申请条件,感觉自己还差很多呢。看来还需要多努力才行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ゞ香草可樂ゞ草莓布丁
申请难度大一点没关系,我听说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只要能最终成功读上那该有多好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王派我来巡山!
我觉得申请条件说的很详细,建议大家仔细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毕竟要让自己的梦想实现,还得经历一番风雨和挑战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我也想去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呢,学费便宜,而且学校科研实力强。不过感觉语言测试这个要求有点高危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申请条件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学术成绩优秀,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科研经验。压力很大,希望自己能把握机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硕士项目确实很有吸引力,我希望我能有机会在那里学习!不过申请条件似乎有些苛刻啊,还需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我心目中的梦想大学,希望能有机会去读研学习。我会认真准备申请材料,争取圆梦异乡!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我也是德国留学方向的纠结者,慕尼黑工业大学一直是我的首选目标。不过我看了一下这个文章说申请条件要求蛮高的啊,看来需要多加努力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了解清楚自己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要盲目奔赴一场难成功的爱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我之前也是想申请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硕士项目,可是后来发现自己的背景跟要求差很远呢。感觉还是需要多积累一些海外学习经验才行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慕尼黑工业大学这个名字确实很有冲击力,听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业界相当有影响,读研在那里一定能获得极大的发展机会!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看了文章后我有些迷茫了,虽然我对慕尼黑工业大学充满憧憬,但是申请条件太严格了。感觉这需要我去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和现实情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申请硕士难度大是肯定的,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准备,做到最努力的状态,最终就能取得成功!相信自己,为了梦想坚持下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我强烈建议想要申请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文章,了解清楚他们的招生政策和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虽然申请难度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持之以恒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