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十大最顶尖大学—亚洲前十大学

亚洲大学排名揭晓:前十名中国占七,为啥几所双非大学反超985?

亚洲大学排名揭晓,前十名里面中国大学占了7所,而我国新兴的“双非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反超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反超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反超上海大学。

有人说,这是“双非”大学的异军突起,一些985大学应该感觉到压力了;也有人说,这是南方系完胜,办大学不仅要有新理念,还要有真金白银。

这是刚刚揭晓的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情况,亚洲大学前十名分别是: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新加坡国立大学

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5.东京大学

6.香港大学

7.复旦大学

8.浙江大学

9.香港中文大学

10.上海交通大学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都排在前50强里面。

对于亚洲大学排名,我有几点感慨:

第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高校的“双子星”,也是整个亚洲的“双子星”,其地位还是无人能够撼动的。

第二,在前10名的高校中,大陆高校占据半壁江山,分别是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海交大),中国高校更是占据了7所之多,分别是大陆5所以及港大、港中文,这让素来以教育著称的新加坡、日本颇感压力。新加坡有2所进入前十,而日本只有东京大学能够说得过去。

第三,在前20名的高校中,中国高校占了12所,除了上述的高校外,中科大排名11位、港科大排名12位、南大排名14位、香港城市大学排名16位、港理工排名18位。

第四,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前50名中,竟然出现了后起之秀的南方科技大学,它与四川大学并列第35位,远超了北理工(排名40位)、西安交大(排名41位)、中山大学(排名47位)、华南理工(排名48位)等一批985名牌高校。

第五,在前100的排名中,还有另一所南方“双非”高校,它就是南方医科大学(排名59位),南方医大的表现很出色,不仅与南开大学在排序上仅一名之差,还在位次上让位于第60位的湖南大学、第63位的电子科大、第67位的厦门大学、第78位的大连理工、第80位的重庆大学颜面扫地。

第六,在前100名中,还有一所“双非大学”,就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排在了第85位,超过了排在第90位的上海大学。

第七,以前,中国的大学在世界排不上名次,在亚洲也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垄断,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大学也起来了,在亚洲我们的高校要唱主角,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这真是经济兴,教育兴;教育强,经济强。教育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我想说说,为什么在这次排名中,我国南方的几所“双非”高校反超北方几所985大学呢?

一,南方科技大学为什么能够反超西安交通大学?

1.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新兴高校,实施了教授治校、民主治校的管理模式,这种制度创新使得学校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例如,南科大拥有提前批自主招生权,这不仅帮助学校选拔了具有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也为其掐尖招生提供了政策支持。

2.南方科技大学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2023年的预算为36亿,2024年预算增加到59亿,增幅显著。

3.相比之下,西安虽然有政策扶持和潜力,但短期内可能难以在经济繁荣和产业多样化上与深圳匹敌。

总之,南方科技大学通过教育改革、资金投入、国际视野、城市背景以及排名提升等多方面的努力,逐步反超了西安交通大学、北理工等985高校,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一股新兴力量。

二,南方医科大学为什么能够反超湖南大学?

1.南方医科大学能够反超湖南大学,主要是基于其在医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持续发展。

2.作为原第一军医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校,南方医科大学虽然在零几年到一几年间因行政束缚等原因发展受阻,但近年来明显复苏并取得了显著进步。学校通过整合资源,如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划拨为附属医院,形成了强大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体系,拥有多个全国前30强的附属医院和全职院士。

3.南方医科大学在科研产出方面表现出色,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达到了434项,显示了其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南方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和科研上的快速提升,使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湖南大学。

三,深圳大学为什么能够反超上海大学?

1.这两所院校一个是位于深圳,一个是位于上海,可以说在地域上各自都有优势,一个是老牌的大都市,一个新兴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两个学校位置都很优越,不能说谁好谁差。

2.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所以从档次上看,上海大学历史要比深圳大学悠久,底蕴也比它深厚,而且上海大学既211又是双一流,表面上它要超过深圳大学好多的样子,但是这几年却被深圳大学反超了。

3.有同学说,深圳大学是真的有钱,硬件设施啥的都很好。计算机专业金融专业等也挺强的,发展前景很好,学校肯定是进步的。上海大学和深圳大学很像,前景好,但是就是不如深大有钱,硬件不如深大。

因此,办好一所大学,一是办学理念,二是地理位置,三是舍得花钱。以上南方的几所“双非高校”反超北方的一些985大学,就是在这三个方面拉开了差距。

985和211大学该有压力了,以后并不是985一花开放,中国的高校是百花齐放。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Top50出炉!新加坡/香港/日本SGU太香了!

THE 亚洲大学排名发布!

万众瞩目的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已经在中国澳门科技大学举行的2025年亚洲大学峰会上正式揭晓了!

与THE全球大学排名相同,亚洲大学的排名也使用教学环境、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产业收入这五大领域下的18个绩效指标来评估,旨在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较

这份名单的亮点非常多,能够给国际学生在本科择校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思考,尤其是香港、新加坡、日本方向,下面就跟随ss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Top50院校名单如下 ️

THE亚洲大学排名的绩效指标可分为教学/学习环境、研究环境(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收入(知识转移)这五大领域,细分下来又有18项绩效指标,给我们呈现了非常细致全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估。

**排名会排除不招收本科生的大学,以及2018-2022年期间研究成果少于1000份相关出版物的大学。

**如果大学80%以上的研究成果完全属于我们11个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学科,也会被排除在外。

排名的五大绩效指标如下:

教学(学习环境):24.5%

· 教学声誉 10%

· 生师比 4.5%

· 授予博士学位对授予学士学位 2%

· 授予博士学位与学术人员 5.5%

· 师均大学总收入 2.5%

研究(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28%

· 研究声誉 15%

· 师均研究收入 6.5%

· 人均发表量 6.5%

研究质量:30%

· 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 7.5%

· 研究实力: 7.5%

· 卓越研究: 7.5%

· 研究影响力: 7.5%

研究影响力指标着眼于大学在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将学科纳入考量。

国际展望:7.5%

· 国际学生比例 2.5%

· 国际学术人员比例 2.5%

· 国际合著比例 2.5%

产业收入(知识转移):7.5%

· 师均行业投资的研究收入: 5%

· 专利: 5%

该指标表明了企业愿意为研究付费的程度,以及大学在商业市场吸引资金的能力。

新加坡入围的两所学校: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全部跻身本次排名的Top 5,尤其是南洋理工大学,1991年成立至今发展非常迅速,不仅在各类排名指标中取得显著提升,更是成为了全球高校发展的重要参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自创立以来一直声誉卓著,共有16个学院50多个专业,采取跨科系跨领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体验性教育和海外学习机会。

不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不轻松,毕业时成绩要求达到40分的及格线,并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修完所有学分和论文(满分90)。另外虽然大一阶段分数不计入总成绩,但大二、大三的成绩各占最后学位成绩的50%,整体压力很大哦!

在THE亚洲大学排名中,NUS排在NO.3,另外NUS其他综合排名与优势学科如下:

️QS世界大学排名:NUS位列第8;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NUS位列第22;

️THE世界大学排名:NUS位列第17;

️软科世界大学排名:NUS位列第68;

优势学科:工商管理、信息与新媒体、计算机科学、机械电子学、艺术设计类,其中商学院拥有AACSB和EQUIS两大认证。

作为老牌顶尖学校,新加坡国立的申请要求还是很高的,我们以2025 Fall的申请要求为例:

A-level:3-4门A-level成绩,一般都要达到A/A*;

IBDP:需拿到IB文凭,普通专业总分34+,热门专业总分38+;

标化考试:SAT总分1250以上,阅读和写作600分,数学650分;ACT总分29以上,写作8分;

语言考试:雅思6.5+,托福92-93分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最初是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初期定位就是在工程学科领域。然而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NTU)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在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成果显著,注重跨学科研究与创新实践,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还成功建立了多个国际学术合作关系、确立了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战略目标。

在THE亚洲大学排名中,NTU排在NO.4,另外NTU其他综合排名与优势学科如下:

️QS世界大学排名:NTU位列第15;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NTU位列第27;

️THE世界大学排名:NTU位列第30;

️软科世界大学排名:NTU位列第90;

优势学科:航天工程、生物工程、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工程,特别是在AI领域、

南洋理工作为后起之秀,同样也是教学进度快、课程安排紧凑,对申请者有较高的学术要求,我们以2025 Fall的申请要求为例:

A-level:4门A-level成绩,一般都要达到A/A*;

IBDP:需拿到IB文凭,3门HL/SL科目基本都要达到6-7分,总分39-42;

标化考试:SAT总分1250以上;ACT总分30以上;

语言考试:雅思6.0+,托福90分。

香港实力最佳的8所大学内,有6所院校入围THE亚洲大学榜单。更令人惊喜的是,这还是香港六校首次全部进入THE亚洲大学前50的队伍!

NO.6: 香港大学(蝉联亚洲第6的宝座)

NO.9: 香港中文大学(排名有所上升)

NO.12: 香港科技大学

NO.16: 香港城市大学

NO.18: 香港理工大学

NO.50: 香港浸会大学(从去年的65名跃升)

中国香港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化优势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年更是逐渐成为国际生本科申请的\\”热门宝地\\”,不过伴随着申请人数上涨的,自然也有录取难度和竞争压力!

香港大学创立于1911年,本部位于香港岛中西区薄扶林龙虎山,以英国伯明翰大学为蓝本,是香港第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有着“亚洲常春藤”之称。

港大2025年QS排名第17位,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下设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十大学院,优势专业有牙医学、教育与培训、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语言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等。

香港中文大学创立于1963年,是亚洲顶尖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也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以其独特的书院制度和卓越的学术成就闻名。

香港中文大学2025年QS排名第36位,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下设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八大学院,优势专业有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等。

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于1991年,依山傍海,享有“亚洲最美大学”的美誉,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重,是香港公认的顶尖工科院校。

香港科技大学2025年QS排名第47位,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下设商学院、工学院、理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这四大学院,优势专业有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土木与结构工程、电子电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等等。

香港理工大学创立于1937年,是一所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论文发表总数及获引用次数都排名世界第一。

香港理工大学2025年QS排名第57位,下设工商管理学院、建设及环境学院、设计学院、工程学院、时装及纺织学院、医疗及社会科学学院、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以及科学学院这九大学院,优势专业有酒店及休闲管理、建筑与建造环境、土木与结构工程、艺术与设计、市场营销等等。

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于1911年,本部位于香港岛中西区薄扶林龙虎山,以英国伯明翰大学为蓝本,是香港第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有着“亚洲常春藤”之称。

香港城市大学2025年QS排名第62位,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下设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十大学院,优势专业有牙医学、教育与培训、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语言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等。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传理学院排名亚洲第一,是一所国际化研究型博雅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2025年QS排名第252位,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下设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这七大学院,优势专业有传媒、生物、中医学、商科、社会学等等。

日本是THE亚洲大学榜单上榜最多的国家,不过Top 50的队伍里仅有6所。虽然日本不属于国际学生的主流申请方向,但是近几年新增了针对国际学生的SGU英文项目(日本SGU英文项目 | 低成本高回报,国际生新晋“大热门”选择!),同学和家长们也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哦!

NO.5: 东京大学(日本顶级学府)

NO.13: 京都大学(日本的\\”清华北大\\”)

NO.21: 东北大学(与中国合作紧密)

NO.27: 大阪大学

NO.32: 东京工业大学

NO.48: 名古屋大学

SGU项目覆盖13所国立名校和24所特色大学,本科(学士)和硕士(修士)课程都有,全英文申请+全英文授课,招生专业及未来就业方向都非常广泛

开设SGU项目的大学分为A类和B类两种A类顶尖大学有13所,全球排名很靠前,而且科研资源丰富,所以也有Top Global University之称;B类大学有24所,录取条件会宽松一些,更有国际化氛围。

**入围前50榜单的6所大学均开设SGU项目哦!

比起传统的日本留学路径,SGU项目不需要额外花时间去学一门小语种,直接省下国内学习+考N1/N2的时间,或者去国外多读1-2年语言班的时间

师资方面,除了日本当地的知名教授,学校往往还为SGU项目聘请了大量欧美院校的教授常驻授课,实现了传统学科到新兴融合学科的国际化全覆盖,并且很多项目会给大家提供赴欧美交流上课的机会,所以也不失为一个优质的新晋留学方向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用户评论


终究会走-

这份榜单真是厉害啊!我从小就想去念世界顶尖的大学,这些学校感觉都很棒,不过亚洲大学真的有那么好吗? 或许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评价标准,这样大家的了解更全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这排行榜让我对亚洲教育有了新的看法,没想到某些中国高校实力这么强,原来不是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有好大学啊!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亚洲国家的优秀大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作为一位刚毕业的新人,这份榜单对我来说很有参考价值。准备申请研究生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这份名单,目标明确起来更容易规划自己的未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我觉得这种排名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毕竟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术成绩这个层面吧?文化氛围、师生互动等方面也很重要,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哈佛、牛津这些名校永远是宝藏般的存在啊!亚洲顶尖大学也能有他们的地方,不过差距是不是蛮大的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这排行榜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呀? 有些排名让我有点疑问, 我觉得这些评判标准需要更加客观和全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中国高校近年来进步确实很快,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在科研实力方面表现出色。希望未来亚洲能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顶尖学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轨迹!

看这个榜单我才发现很多亚洲国家的教育资源都非常丰富啊!有机会的话想去体验一下那些国际化的学习氛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我有点好奇这份榜单里有没有考虑学生的生活成本和地理位置因素呢?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很重要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感觉这份榜单很偏重于学术研究,没那么关注综合素质培养。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全面的排名体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真的很难选出亚洲前十,毕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份榜单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吧,最后还是要看个人的兴趣和才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这个榜单让我对一些不太熟悉的亚洲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好多都是实力很强的研究型高校!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这排行榜简直太棒了! 我有一个朋友想去读研, 现在让她参考一下这份名单就好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亞洲前十大學的排名,我觉得還是以學術成就為主吧?其他的方面,比如人文素養、社會責任等等,這些指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看到这份榜单,我有点感叹时代真的在进步啊!亚洲教育水平提升这么快真的很让人惊喜。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来自亚洲各国的顶尖大学涌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亞洲的文化和教育特色很独特,这份榜单更像是在把西方標準套用在亞洲大學上吧?還是考慮一下亞洲地區獨有的評估方式比較準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