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试类别和方式 (一)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模块)和学校考试科目(模块)。 1/9统一考试科目(模块):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5个学习领域11个科目必修学分要求的模块内容。 统一考试科目(模块):体育、健康科学领域三个科目必修内容的实验操作。 学校考试(考试)科目(模块):艺术(或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必修分数要求以外的选修模块、一般技术操作和实验。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模块)扩大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课情况选择的考试范围。 (二)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考试采取笔试、听力、口试、实验操作等不同方式。笔试采用闭卷、开卷或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和打开的书。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思政、历史、地理、普通技术科目实行笔试,闭卷。 外语采用听力、笔试、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开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信息技术采用网上考试方式,口语表达方式逐步增加英语和汉语的能力测试。 (三)统考科目考试时间及成绩为语文120分钟,数学、外语、思想政治10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90分钟,信息技术60分钟,以及 50 分钟的一般技术。
每篇学科论文的满分原始分数为100分。 (四)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根据不同科目确定。 四、管理实施 (一)“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更名为“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各州(市)、县(市、区)应当设立相应的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 在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各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 2/9 (二)省级统一考试科目(模块)由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历考试办公室统一。 考试科目(模块)由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统一命题或考试方法,由州(市)、县(市、区)组织实施。 学校考试(考试)科目(模块)由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由学校按照《云南省普通高中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进行考核。 (三)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模块)每年秋季学期末和春季学期末各举行一次。 (四)统一考试科目(模块)采用成绩和标准分来报告学生成绩,分为A(优秀)、B(良)、C(及格)、D(不及格)。
四个等级; 统一考试科目(模块)分为两个等级:P(通过)和D(未通过)。 (五)我省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生参加考试和考试的次数没有限制,以最好的成绩作为最终记录。 职业学校和其他社会人员可以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具体办法由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另行公布。 (六)各学科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试,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试卷结构、设计试题。 。 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根据学科标准和相关要求,制定并公布各学科(模块)的考试标准,明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试题类型、等级标准。 (七)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实行资格管理,保证试验质量和水平。 (八)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制定考试管理、报名管理等考试工作各环节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考试作风和考试纪律,确保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顺利进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声誉。 3 / 95、2011级以前(含2011级)的其他普通高中学生仍参加普通高中考试,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继续组织考试按照原普通高中考试的有关规定执行。
职业学校和其他社会人员可以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具体办法由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另行公布。 (六)各学科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试,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试卷结构、设计试题。 省教育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根据学科标准和相关要求,制定并公布各学科(模块)的考试标准,明确考试内容和方法、试题类型和等级标准。 (七)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必须进行资格管理,确保考试质量和水平。 (八)普通高中学业能力考试办公室应当制定考试管理、报名管理等考试工作各环节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考试作风和考试纪律,确保普通高中学业能力的社会公信力。考试。 。 五、2011级以前(含2011级)的其他普通高中学生仍参加普通高中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继续按照2011级有关规定组织考试。原来普通高中考试。 第二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教育部指导下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 它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的总结性学术水平评价。 4/9 《2010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标准及考试指导·信息技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和《云南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及全省现行三套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浙江教育版、广东教育版、教育科学版》中的教学要求是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的,作为考试的依据的建议。
二、考试形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形式:闭卷,满分100分,机考形式。 3.必修学分的选择规则:高中信息技术学术水平考试规定了必修学分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的内容和选修模块的内容之一。 选修模块的考生可以从“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选修3”中选择“网络技术应用”中的任意一项。 4、考生答题须知(1)考生正确输入准考证号并选择选修模块后,在屏幕出现的提示对话框中,确认准考证号与姓名是否一致; (2)考生完成操作题后,关闭操作界面前必须保存,否则可能不予评分; (3) 在完成操作题的过程中,应先保存操作并关闭窗口,然后再打开下一个操作题,否则系统可能会占用过多的资源。 太多会导致崩溃; (四)考生不得进行与考试要求无关的操作。 考试过程中,如系统出现异常,应及时向监考人员报告。 5. 考试软件要求。 考试内容。 所需的软件版本要求。 必修XP、IE 6.0 Word 2000、/9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Flash、CS8.01 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 3. 试卷难度 试卷根据难度分为简单题。 ,中等问题,困难问题。
试卷中简单题、中题、困难题的比例为7:2:1。 四、试卷题型 试题分为单选题、综合分析题、操作题三类。 其中,单选题占34%,综合分析题占20%,操作题占46%。 采用单选题覆盖知识点,增加试卷可靠性,控制试卷难度; 采用综合分析题,考察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评价的灵活性; 操作题用于考察考生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试卷结构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内容难度分布 题型分布 易、中、难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操作题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 42 12 6 4 10 6 信息处理与表达 6 16 信息资源管理 4 8 信息技术与社会 6 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28 8 4 4 10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处理 6 16 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传播 46 / 9 合计 70 20 10 34 20 46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内容难度分布 题型分布 易、中、难 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操作题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获取 42 12 6 4 10 6 信息处理与表达6 16 信息资源管理 4 8 信息技术与社会 6 网络技术应用 互联网应用 28 8 4 4 10 网络技术基础 6 网站设计与评估 4 16 合计 70 20 10 34 20 46 注:1、表中内容划分分成每个模块的单元; 2. 每份试卷包括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可以任选一门。
其中必修课占60%,选修课占40%; 3、必修模块:题型包括单选题、综合分析题和操作题,共14题,60分单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综合分析题:1题,10分; 操作题:3题,共30分。 选修模块:题型包括单选题、综合分析题和操作题,共9题,40分; 单选题:7题,每题2分,共14分; 综合分析题:1题,10分; 7/9 操作题:1题,共16分。 4、必修模块三道操作题中,信息处理与表达的操作题包括“Word文本信息处理”和“Excel表格信息处理”。 考试时,考试系统会随机抽取一题。 回答; 5、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操作题包括“图形与图像处理”和“Flash动画制作”两类题。 考试时,考试系统将随机选择一题进行回答; 6、选修模块《网络技术》 网页制作题分“应用”和“应用”两种。 考试时,考生可以根据所学教材的内容选择任意问题进行回答。 2010读书节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开展“以书为友,遨游知识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个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能读书。读书,从小就养成了对书籍的热爱。 多读书是一个好习惯,通过读书实践活动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以学校班级和个人为重点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图书馆。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3、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方案 1、准备读书册 (1)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份读书册。 具体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和装饰,使其生动、独特。 特色包括阅读内容、8/9容量、完成时间、好词好句收藏、感悟等栏目。 高年级学生可以做适当的读书笔记。 (2)各班级还要根据学生的计划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阅读目标和阅读成长计划,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评价,简洁、清晰、易于实施。操作。 (3)中队组织“读书交流会”,展示学生的读书记录,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2、举办读书展: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展”,交流读书活动心得。 3、发布阅读小报:、格言、谚语、经典语录、《书与贝壳》、《我的最爱____》、《好书推荐》等形式,介绍新书、好书以及书中的一些内容同学们,用“名言”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