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湖南安化人,曾在高校、企业、银行、政府等8个单位工作过。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源环境政策、绿色低碳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三农”问题、投资机会和企业战略等。 着有《人文发展论》等专着5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提交研究报告50余篇,主持或参与已参与国内项目80余个。 他曾在《人民日报》、《改革报》等报刊发表有关国外重大科研项目的文章数百篇,“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等观点引起广泛反响。
主要经验报告
编辑
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城建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国务院体改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 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所长。
出生于湘西农村的他,经历过“工农兵学生商政”中除“军人”以外的所有职业。
研究领域报告
编辑
资源环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经济转型)、人文发展理论、宏观经济与中国趋势、新型工业化与重化工业、产业发展与垄断行业改革、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力、“三农”问题、企业战略与企业创新、投资机会分析等。
研究重点:
1. 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展望;
2.中国经济展望;
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4、分析宏观经济的新思维及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反思;
5、“十二五”规划分析解读;
6、中国三大转型及未来转型的大方向;
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
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及预警;
9、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方向与对策;
10、低碳发展和低碳交易体系建设;
11.循环经济与经济转型;
12、经济定位和区域定位;
13、国内外新形势下地方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14、国内外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15、国内外新形势下的投资机会、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选择;
16、国内外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力的方向和路径。
其研究领域跨越多个领域,具有以下综合特点:
1、理论(如人文发展理论等)、政策(如“十二五”规划等)和实践(如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对策)相结合;
2、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3、结合未来;
4、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融为一体;
5、宏观(或全球)与微观(或局部)相结合(或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相结合);
六、把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结合起来。
出版图书广播
编辑
科研成果播出
编辑
着有《人文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去哪儿》等专着五部。 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等四本蓝皮书; 他是四本书的合著者。 着有《中国民生报告》、《发展经济学导论》等三本书; 合着《应对垄断行业改革》《迎中国汽车学会:前景、问题与政策》等八本书; 作为主要作者或参与国内外重大科研课题60余项; 在《人民日报》、《改革报》等报刊发表文章近两百篇; 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提交研究报告五十余份; 主要针对政府、企业等做了上百场报告和讲座,受到听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各大奖项播出
编辑
曾四次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二等奖,农业部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经济预测广播
编辑
李作军在2011年发表经济形势报告时,分析预测了中国“2013年,最有可能是2013年7月、8月”可能引发的经济危机。 受近期中国经济低迷以及央行与市场流动性斗争的影响,师从经济学家吴敬琏的李作军博士2011年的一份报告于2013年6月在网络上流传。
要点
文章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引发这场危机的爆发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房地产。 泡沫破裂,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
李作军分析,第二个原因来自外部,即国际原因。
李作军认为,第三个原因是政治原因。
文章最后分析,第四个原因是短、中、长三个周期的底部可能重叠。
因此,2013年左右,中国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表现包括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一些银行破产、一些地方政府破产。 [1]
2014年最新消息:发表《经济新形势与投资机遇》专业演讲。 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新形势及投资机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