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弊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考生被取消资格,监考人员遭调查

就在莘莘学子为高考梦想而奋斗之时,一些人却明目张胆地作弊。据网友爆料,一名数学考场考生将2021年高考数学第一卷试卷拍照上传至查题APP,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并举报。

很快,这一违规行为被证实。6月8日中午,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公布了对考生吴某某作弊事件的处理意见:“吴某某考试资格被取消,各科成绩全部作废。根据目前调查情况,涉事监考老师已被取消高考监考资格。区纪检监察部门将对相关人员的失职失责问题进一步查处。”据介绍,工作人员已将后台截图、数据等线索打包提供给相关部门核实:“该题从未在前端展示过,也未以任何形式泄露。”

此次出轨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强烈反应,甚至多条相关新闻登上微博热搜,是因为尽管这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却存在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致命盲点”。

首先,普通考生可以带手机进考场,在考场上如入无人之境般拍照,这是不可接受的。别说高考这样严肃的国家考试,即便是学校普通的期末考试,也很少看到考生作弊得如此明目张胆。以往舆论曝光的作弊行为,大多都是作弊者采用隐蔽的通讯方式接收信号。因此,外界有理由质疑:考场纪律有多松懈,监考老师有多没用,竟然纵容如此恶性行为?相关部门也应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回应外界的质疑。

众所周知,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作弊或者协助作弊,不仅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而且涉嫌犯罪。尤其是在“作弊入刑”之后,参与作弊的人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法行为处理办法》:“利用有关设备接收信息进行作弊的,视情节轻重,可以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个别个人绝对不能侥幸在高考中作弊。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考试作弊行为采取了“零容忍”态度。违反考试纪律最终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对认真备考、认真考试的考生危害极大。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捍卫高考的公正性和纪律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舆论对这次作弊事件反应如此强烈——及时披露真相,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凸显高考的公正性,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